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前身是1994年組建的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1997年經中編委批複同意成為院屬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科研機構。2009年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決定將城市中心更名為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9月中編辦予以正式批複。科研人員中60%具有高級職稱,70%具有博士學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
黨委書記:李春華;所長:潘家華
堅持“人才強所、精品立所、規範治所”的方針,不斷優化學科配置,鞏固增強城市與區域經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城市發展戰略與規劃、氣候變化經濟研究在全國的領先和優勢地位,使之成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綜合性城市與環境研究機構,學術研究與交流中心、信息資料中心、決策諮詢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1.城市發展與環境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
2.城市發展與環境對策研究
3.主持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課題研究項目
4.主持和承擔中央和國家機關重大科研項目
5.主持和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重點課題和國情調研課題研究
6.接受境外組織委託的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等諮詢業務
7.承擔國家機關、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戰略規劃、環境評價、土地利用規劃、規劃設計項目等業務
8.培養城市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科的碩士生、博士生
9. 培養城市經濟學、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博士后
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室
可持續發展經濟研究室
環境經濟與管理研究室
土地經濟與不動產研究室
城市與區域管理研究室
城市規劃研究室
城市經濟研究室
與寧波工程大學合辦
北京中社科城市規劃院
城環所博士后流動站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中美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
研究所具有經濟、社會、環境、規劃等多學科交叉優勢,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學科綜合研究特點,擁有城市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兩個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以及國家環境部認定的戰略規劃環境評價資質、國家統計局認定的涉外社會調查資質、國土資源部認定的土地利用規劃甲級資質、建設部認定的規劃設計甲級資質,形成了城市化、城市與區域發展、都市密集區、西部大開發、土地經濟與房地產、三峽移民、城市垃圾處理、生態城市、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低碳經濟、國際碳市場與CDM政策等優勢研究領域。近年來,先後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以及院重大、重點課題,承擔並完成國家和地方政府委託課題100多項。每年編輯出版《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和《應對氣候變化報告》。參與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的撰寫,出版的學術專著和發表的學術論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一些研究報告和建議得到中央領導人的批示和肯定,相當一部分成果在有關部門和各地建設中轉化為現實,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研究所設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市發展系,面向國內外招收城市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碩士、博士研究生。現有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13名。研究所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23人。此外,研究所還面向國內外接收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人員。
研究所學術活動積極活躍,國內外學術交流十分頻繁;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開普敦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和北美、歐洲、亞太的一些國家、區域和國際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直接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國際低碳城市聯盟等國際機構的活動,是外交部推薦給聯合國氣候公約組織秘書處的關於氣候政策研究的三家學術支撐單位之一。近年來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會議,每年出訪和接待來訪數百人次。一批學術實力雄厚的研究人員已經走向世界,躋身國際學術前沿,參與國際對話,引領國際話語權。在《自然》、《牛津經濟政策評論》《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國際國內權威刊物發表了有影響的論文,我所科研人員的聲音、身影頻繁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國家電台、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日本廣播公司、路透社、美聯社、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一批有影響的媒體上。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28號中冶大廈8層;郵編: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