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萬福橋的結果 展開
萬福橋
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清代石拱橋
萬福橋位於重慶市開州區臨江鎮響石村10組,開縣(今開州區)文物登記資料中記錄為清朝同治七年間修建,也就是公元1868年,距今已有146年歷史。
橋身非常堅固和完整,保存較好,高35米左右,寬約8米。橋的兩面刻著“萬福橋”三個繁體大字,非常醒目,其下還有殘缺的龍頭、龍尾等雕飾。
開縣文物保護單位
萬福橋主體保存非常完整,橋身牢固,但兩邊的護欄有輕微損壞,橋頂的遮雨石已經破壞。據當地74歲的老支書陳代佰介紹,此橋高35米左右,有32步台階,是開州古橋中最高的橋。
“我聽爺爺說,從前一個達縣舉人因為沒有考中狀元,返鄉后聽算卦的人說要多積德行善才會福星高照、萬事順利,於是他便出資在此處修建了這座橋,為百姓造福,所以被稱為萬福橋。”陳代佰說,1983年他任臨江鎮青洞村支部書記,後來青洞村合併於響石村。
據介紹,修建萬福橋的時期,青洞村屬於南雅區域,而南雅又屬於四川達縣管轄範圍,之後行政區域的改變,才歸屬臨江鎮。在解放戰爭前,萬福橋上通達縣、下通萬縣,是一條舊時開州通往新陵(今開江)、綏定(今達州)的要道。
精美花紋
“以前都是靠鏨子、鐵器敲打,在石頭上慢慢刻畫,做工相當耗時還不能出一點差錯,不比現在的石匠用機器哧啦啦幾下就按照模板雕刻好了。”陳代佰介紹道,並指引記者觀看橋兩邊的龍頭龍尾,雖有些殘缺,但仍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可惜文革期間‘破四舊’時,把龍頭龍尾都砸啦,你看,龍頭還在河溝里。”陳代佰邊講邊搖頭,十分惋惜。在解放前,龍頭處還懸掛著一個小桶大小的銅鈴,非常漂亮,清脆悅耳。
萬福橋還有四根石柱欄,欄上有四個簸箕一樣大的石雕南瓜。“很小的時候,我們這些娃娃最愛抱著大石南瓜玩耍了。”陳代佰說。
“1976年,一些考古專家來調查過,然後向上級打報告,政府還撥款3000元作為修繕費用,將下陷的石階和裂開的石縫修補好。”陳代佰說,他當時是青洞村民兵連長兼農田基礎建設隊隊長,他調動村裡的石匠和抬工,並發動300餘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義務進行修補。
“3000元主要用於買材料、打石頭,還有供大家吃飯,工錢都是沒有拿一分的。幹了好幾個月,費用還超支了,當地的煤炭廠、糖廠、酒廠紛紛拿出善款進行貼補。”陳代佰講到此處,頗有些自豪,並帶記者觀看他們曾經修補過的石縫。
年代長了,人們鞋子粘上的泥土日積月累留在了橋上,隨後各種花、草、樹木開始“安家”,一個縫隙處還長出了一根碗口粗細的大樹。再後來,道路的變遷讓原本輝煌的萬福橋荒廢了,橋上長滿了一人多高的雜草,偶有小孩子到草叢裡捉迷藏。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組織村民除一次草,同時還會加強宣傳,要保護這座古橋,不準小孩在橋上亂刻亂畫等。”村民田建紅說,他是一名萬福橋的熱心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