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11號

蘇聯發射的載人宇宙飛船

聯盟11號是蘇聯發射的載人宇宙飛船,屬於蘇聯第三代飛船“聯盟”系列。聯盟11號完成了航天史上的幾項重要創舉,但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幸發生事故,造成3名宇航員喪生。

目錄

任務


聯盟11號於莫斯科時間1971年6月6日上午7時55分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該飛船執行的任務十分重要:按計劃,聯盟11號應與蘇聯發射的世界上第一個長期在軌的空間站禮炮1號對接,並讓3名宇航員進入空間站站內。
當時蘇聯的載人登月計劃遭到一系列重大挫折,政治局高層已經基本放棄與美國在登月方面的競爭,轉而發展更有實際價值的空間站。就在1個多月前,聯盟10號飛船第一次嘗試與禮炮1號對接取得成功,但由於轉移艙技術故障未能使宇航員進入空間站。
聯盟11號的3人宇航員小組包括:指令長格奧爾基·多勃羅沃利斯基,實驗工程師維克托·帕查耶夫和飛行工程師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飛船於1971年6月7日與禮炮1號成功對接。6月7日10時45分,3名宇航員成功進入空間站。
他們在空間站共停留了23天18小時22分,進行了一系列天文觀測、植物在失重條件下生長的實驗和一些醫學實驗,獲得不少寶貴資料,幹得相當出色。對接期間,還兩次將空間站的軌道抬高。
6月29日下午9時,3名航天員離開禮炮1號返回。但3人都未穿航天服。飛船離開空間站后飛行了4個多小時,並保持著同地面上的聯繫。
6月30日1時35分,飛船按程序啟動制動火箭。在再入大氣層前,返回艙和軌道艙分離。但連接兩艙的分離插頭分離后,返回艙的壓力閥門被震開,密封性能被破壞,返回艙內的空氣從該處泄漏,艙內迅速減壓,致使航天員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
返回艙失壓事故時間線:0秒:當著落返回艙和軌道服務艙分離時,連接軌道艙和返回艙的換氣閥門被震開。原因是本應先後引爆的爆炸螺栓同時引爆了。此時高度為168千米。開始失壓;
幾秒:氣壓即已經下降到致命的程度,且氣閥位於宇航員座椅的下方,無法定位和封堵;40秒:飛行數據記錄器中的生物感測器顯示宇航員死亡;212秒:艙內氣壓降到0。
儘管返回程序都是正常的,返回艙也在降落傘減速下,安然著陸。但當人們打開艙門時,看到的卻是已經遇難的3名航天員的屍體。
這次事故的原因是飛船設計不合理,座艙擁擠,只有脫掉臃腫的航天服才能坐下。當時聯盟號返回程序就明確規定,航天員在返回前必須脫掉航天服。對此設計和程序,不少科學家當時就反對,但航天部門的領導人不接受正確意見。為此,蘇聯航天負責人卡馬寧將軍被撤職。
這一事故是原蘇聯載人航天活動中最為悲慘的一次。事故發生后,又一次推遲了蘇聯空間站的使用計劃,禮炮1號此後再無人進入。飛控中心不得已,於發射后175天,忍痛發出降軌指令,將其退回到太平洋上空燒毀。
聯盟號飛行又一次中斷飛行達2年3個月,以改進聯盟號安全性能,將乘員從3人減為2人,並增加了1套生命保障設備,規定在上升、返回段必須穿上航天服。
1971年,三名俄羅斯宇航員悲慘地親歷了太空真空,並付出了生命代價,這段史實記載於《蘇聯載人太空飛行年鑒》:
空氣開始逃逸。在30秒鐘之內,軌道艙內的空氣全部丟失了,當時他們在168千米的高空。幾秒鐘后,Patsayev意識到了這個情況,趕緊把自己從座位上解開,並試圖把真空管的進口堵上。手動關閉這個進口大約需要60秒長的時間……另外兩位宇航員坐在位置上,眼睜睜看著幫不了忙,因為空間太狹小,甚至沒有通道……當太空艙正常降落後,救援人員發現他們靜靜地躺在裡面,彷彿睡著一般。
當地時間2021年6月30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在其官網上公布了1971年失事的“聯盟-11”號飛船乘組人員在臨發射前的已解密談話內容。1971年6月6日,載有多布羅沃利斯基、沃爾科夫和帕察耶夫三名宇航員的“聯盟-11”號航天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一日後與“禮炮”空間站完成對接,6月30日飛船在返回地球時,返回艙發生失壓,造成三位宇航員全部死亡。從公布的談話記錄中可以了解到宇航員在發射前所進行的準備過程,包括關閉艙門、設備檢查和時間校準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