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體近紅鮊
硬骨魚綱鯉科動物
高體近紅鮊,Ancherythroculter kurematsui (Sh. Kimura, 1934),鯉科近紅鮊屬的一種魚類,屬分佈於長江上游。口端位,下頜較上頜稍長。眼大,吻長與眼徑相等。側線鱗57~63。背鰭起點位於吻端與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鰭末端不達腹鰭基部。臀鰭條3,21~25。
個體不大,一般體長為100~200毫米。3~4月產卵。天然數量不多。
![高體近紅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7/m57c13130ceb7e7cbfc945e9d0f71ce21.jpg)
高體近紅鮊
高體近紅鮊鱗片年輪結構呈疏密切割型,年齡特徵顯著。種群由1~4齡共4個年齡組組成,其中以2齡個體為主。體長分佈主要集中在100~160 mm;體重分佈主要集中在20.0~50.0 g。總性比為♀∶♂=1.30∶1。體長與鱗徑呈直線關係,體長和體重呈冪函數關係且冪指數接近3,基本符合勻速生長類型,體長和體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別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長拐點為2.85齡,拐點對應的體長和體重分別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齡均為1齡;繁殖高峰期為6~7月。Ⅳ期雌魚的絕對繁殖力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體長相對繁殖力FL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體重相對懷卵量FW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徑頻率分佈顯示高體近紅鮊為一次產卵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