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7條詞條名為張強的結果 展開

張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徠張強,男,1979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電聯(ITU)“面向網路的量子信息技術焦點組”主席、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6年至2011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日本信息情報所做博士后和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2011年起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授。
2013年入選首批青年973首席科學家。
2018年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張強
張強
2020年10月入選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 。
現任國際量子密碼年會大會主席、國際電聯(ITU)“面向網路的量子信息技術焦點組”主席、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英國物理學會New Journal of Physics高級顧問組成員(Senior Advisory Panel)和Quantum Science & Technology雜誌編委。
研究領域為量子密碼和量子通信實驗研究,核心器件研製和時間頻率傳輸。已在包括現代物理評論(1篇),自然(5篇),自然子刊(11篇)、物理評論快報(28篇)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SCIE論文90餘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徠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陳騰雲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清華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將可以抵禦黑客攻擊的遠程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安全距離擴展至200公里,創下新的世界紀錄。2014年11月15日出版的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了這一重要成果。
2021年6月消息,中科院院士、該校教授潘建偉及同事張強、陳騰雲與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王向斌、劉洋等合作,突破現場遠距離高性能單光子干涉技術,採用兩種技術方案分別實現428公里和511公里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創造了現場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的新世界紀錄。
2021年7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與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合作,利用頻率上轉換單光子探測技術,實驗實現了毫米級非視域三維成像,比之前的解析度提高1個數量級,是目前非視域成像的最高精度,為該技術的實用化發展開闢了新道路。
代表性科研成果
1、實驗室內首次實現測量器件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在徹底關閉其探測漏洞 (@2013年)的同時創造(200km @2014年)並刷新(404km @2016年)了量子密鑰分發在光纖中的世界紀錄,並在此基礎上於合肥市成功構建了星型拓撲結構的MDI-QKD網路,證明了該技術的現實應用潛力。基於最新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協議,在國際首次實驗實現300公里真實環境光纖下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 (@2019,PRL)並成功拓展光纖通信距離至509公里 ,首次突破了理想的無中繼器的距離-成碼率曲線,創下新的光纖量子密碼傳輸距離世界紀錄 (@2020,PRL)。
2、開展量子力學基礎檢驗,利用星光隨機數實現無漏洞Bell不等式檢驗 ,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安全級別最高的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DI-QRNG) 。
利用獨立糾纏源技術,在合肥城域網的30公里光纖上,完成了基於獨立糾纏源的量子隱形傳態 (@2016,Nat. Photonics),並將量子態隱形傳輸和量子網路的傳輸距離拓展至100公里,創下光纖量子態隱形傳輸距離的世界紀錄(Optica4@2017 ;PRL@2019 )。
3、自主研製了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掌握逆向質子交換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技術;基於自主研製的周期極化鈮酸鋰波導,實現了白天陽光背景下的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2017,Nat.Photonics),實現相距50公里光纖的存儲器間的量子糾纏 (@2020,Nature)。

成果獲獎及評價

在實驗室內將測量器件無關量子密鑰MDI-QKD安全距離突破至200公里和404公里。工作發表在Phys.Rev.Lett.113, 190501(2014) 和Phys.Rev.Lett.117,190501(2016) 。其中,量子通信安全傳輸創世界紀錄(200公里)入選了兩院院士評選的201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入選湯森路透ESI資料庫高被引論文。並被IOP下屬網站Physics World以“安全的量子通信傳輸到遠距離(Secure quantum communications go the distance )”為題進行了報道。
首次驗證遠距離雙場量子秘鑰分發 ,該成果被選為“編輯推薦(Editors’Suggestion)”論文,並且在APS下屬Physics網站以“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為題專門撰文介紹 ,同時該成果入選科技日報評選的 201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將光纖通信距離提升至509公里 ,首次突破了理想的無中繼器的距離-成碼率曲線,創下新的光纖量子密碼傳輸距離世界紀錄,文章發表在 Phys.Rev.Lett.124,070501(2020) 。

社會任職

2019年1月,任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
2019年12月,任國際電聯(ITU)“面向網路的量子信息技術焦點組”主席 。

獲得榮譽


2017年獲日內瓦發明博覽會特別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