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圩
安徽宣城市的古代首圩
始建於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大帝赤烏元年至四年之間(公元238—241年),距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全圩有良田10.2萬畝,水面5萬畝,大小村莊一千多個,人口近9萬人,是宣城市和宣州區的首圩。圩內阡陌交錯,溝渠縱橫,土壤肥沃,旱澇保收。產業結構調整后,如今每年可產糧食2萬噸,油料1萬噸,皮棉0.5萬噸,豬羊5萬頭,家禽50萬隻,魚蝦蟹鱉等水產品1.25萬噸,優質“水陽江”牌中華絨鰲蟹苗1.6億隻,打造千噸以上鋼舶船百餘艘,是歷史名蟹“花津蟹”源產地,全國聞名的“蟹苗之鄉”,全省有名的“河蟹之鄉”、 “水運之鄉”、“造船之鄉”。
她在宣州區境內的北側,創造了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近兩千年歷史的金寶圩。
金寶圩有多大?
巍然屹立的環圩大堤全長105華里,南北長50華里,東西寬20華里,內有裘公、楊泗、雁翅三個鄉,一個水陽鎮,三個鄉現均撤併入水陽鎮。總面積205平方公里,有10.5萬畝良田,5萬畝水面,聚居近12萬人口。金寶圩一年產的糧食,可供安徽省8000萬人口吃上一年。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糧倉”。
金寶圩古得驚人!
金寶圩,是在宣州古時五大湖之一的花津蟹源產地金錢湖基礎上建造起來的。《乾隆府志》:“(東漢末年)中原避亂者歸者眾,始築為園田,初名化城,”當時,一方面,孫權既喜且憂,喜的是吳國的子民增多,憂的是,這麼多人湧入,如何解決生計問題。公元235年春,令大將軍丁奉尋找屯墾練兵。天賜吳國!丁奉來到金錢湖,只見四野茫茫,草盛泥肥,飛鳥群集,魚翔淺底,更是當時有名的螃蟹盛產地,於是率10萬雄兵,歷經四年,築埂成圩,使之成為旱澇保收的吳國大糧倉,並易名為金寶圩。
丁奉
梓童閣,是吳王孫權駕臨的一座亭閣,高達三層,約12米,它飛檐翹角,臨水陽江而立,迎朝日東升,聽漁歌晚唱,覽四季景色,閱千年滄桑,是水陽江最著名的景觀,歷代均有修葺,不幸於2000年遭雷擊而毀。
水陽江東岸的龍溪塔,其塔基傳說是當年丁奉築圩督工的瞭望台。清?嘉慶《寧國府志》:“吳赤烏二年(239年)建。”想當年,站在高高的台基上,眺望10萬軍民,春去冬來,那百里修築圩堤的場面是何等的氣吞山河!
裘公的古街道,形成於三國時期。老街的青石板,光滑如鏡,徘徊其上,可以想像當年的繁華昇平。
雁翅的金寶寺,原名“凈國寺”。清?嘉慶《寧國府志》載:“晉永平中建。宋太平興國時廢。明洪武癸亥重建,景泰中修。”今庵前進五間為舊建,后兩進為1994年新建。離大士庵不遠處有一尊極為罕見的“八面佛”,高約2米,八面都雕刻著如來佛的鏤空像。建造時期不詳。裘公的古街之側,有座建於不知何年的觀音廟,現在的亭閣式廟宇為當地百姓2003年冬新建。水陽下街頭有座遠近馳名的西士庵,它佔地3畝,始建於明代,曾多次毀於水患,現為當地百姓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重建。
據史載,金寶圩從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共有六次破圩的記載。大圩潰破后,內外洪水漫衍,百里濁浪滔天,此情此境下,人尚不能倖免,何況房屋建築物!但這些依稀可覓的古迹,每一處都在向人們傾訴她近兩千年來的瑰麗神奇……
金寶圩 美得醉人。
站在巍峨的水陽江大堤上,江水滾滾北去,圩內河渠縱橫,良田萬頃,樹木蔥蘢,村莊錯落。“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程——“村村通”水泥公路,如條條玉帶,蜿蜒伸展。雖有了公路,交通無憂,但外來遊客,都喜歡乖上一葉輕舟,臨風盪漿,漾起道道綠波,詩意大發,好一派水鄉風光。
撒捍灘、洋捍灘,總面積各有八九百畝,史載:“碧波千頃,水族繁茂,蘆葦叢生,浩淼幽深。”雁翅潦塘,竟有著1000多畝的水域,湖水瀲灧,水質清純,楊柳依依,櫓聲咿呀,大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情畫意。
陳元帥曾借了房東開明人士刁寶如的幾本古書,不過,戎馬倥傯,陳元帥終於沒有還成。半個月後,陳毅元帥由這裡夜奔南湖,寫了一首傳誦天下的名詩:“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很可惜,陳毅元帥居住的民房早已拆除。金寶圩人民正在依託自己位於蕪湖、馬鞍山、南京、宣城四市中心位置的區位優勢,刻意謀划著江南水鄉旅遊景區的新藍圖:水陽江休閑垂釣中心,潦塘休閑度假中心,遊客自駕小舟一日游,水陽江江中衝浪,陳毅元帥行蹤游……
金寶圩富得誘人。
新中國成立后,從省政府到鄉鎮政府,把金寶圩的防汛當作特等大事抓好。1954年、1998年、1999年三次都是超過歷史水位的洪水,金寶圩固若金湯。魚米之鄉,令人驚羨不已,據有關資料統計,這裡的農戶,一般人家都擁有數十萬元以上的存款。全鎮兩萬多戶,70%農民住進了新樓房。百萬元戶多達近千、千萬元戶在這裡已陸續呈現,水運大戶李澤民、唐傳義等已建造了幾艘自航的集裝箱萬噸級海輪。
金寶圩
金寶圩還是歷史名蟹“花津蟹”的源產地,是聞名全國和全省的“河蟹之鄉”、“蟹苗之鄉”、“水運之鄉”、“造船之鄉”、“產棉之鄉”。金寶圩是曾被上海水產大學王五教授稱讚的“‘華東唯一,全國第一’的‘中國蟹苗之鄉’”。全鎮培育幼蟹規模達到3萬餘畝,每年可產蟹苗4億餘只,併產花津蟹3000餘噸、魚蝦近萬噸,水產品直銷蘇浙滬,純收入約達2個億!
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造船之鄉”、“水運之鄉”,全鎮每年可造3000至6000噸級鋼駁船百餘艘,總產值3個多億!該鎮還擁有千噸以上、萬噸以下大小鐵船600餘艘,運力百萬餘噸。金寶圩還是全市最大的“產棉之鄉”,全鎮種棉4萬餘畝,純收入3000萬元。
金寶圩更是一方投資熱土。
近年來,每年招商引資、落鎮造船2個億。江蘇、浙江等地外來投資數千萬元,加工生產各類服裝皮鞋,遠銷蘇浙滬和海內外。
1994年,水陽鎮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2009,被安徽省確定為“強鎮擴權試點鎮”。
金寶圩氣象萬千!
金寶圩人民,正承先啟後奮進!將傳承於古人,創新於現在,更期望著美好的未來!
金寶圩,它是美麗江南、水陽江畔一顆璀璨的水鄉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