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石
龍脊石
龍脊石是雲陽縣城前長江江心的一處長200餘米,寬10多米的砂岩石樑。在三峽大壩修建前,龍脊石每年冬春枯水季節都會露出水面,一般年份中部潛於江心,形成東西兩島,水位十分低下時,兩島聯成一片,宛如一條白龍潛於長江,故名龍脊石,又稱龍潛石。據《雲陽縣誌》載,此處自古為春遊勝地,每年春上人們會在龍脊石上宴遊賦詩,占卜豐歉,十分熱鬧。因此龍脊石上題刻極為豐富,有自北宋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以來的各代石刻題記一百七十餘處,其中含五十三個枯水年份的六十八段水文石刻題記。石刻大字如斗,小字如粟,篆、隸、楷、草,樣樣俱全。“古渝之義熙,涪陵之石魚,雲陽之龍脊石,雖地各異,然意皆同”。
目錄
名稱由來在三峽大壩修建前,每年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一般年份中部潛於江心,形成東西兩島,水位十分低下時,兩島成一片。宛如一條白龍潛於長江,故名龍脊石,又稱龍潛石。這裡自古為春遊勝地,每年春上,在龍脊石上宴遊賦詩,占卜豐歉,十分熱鬧。因此,龍脊石上古詩文題刻極為豐富,有自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以來的各代石刻題記170餘處,其中含53個枯水年份的68段水文石刻題記。石刻大字如斗,小字如粟,篆、隸、楷、草,樣樣俱全。每年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時,龍脊石就很顯眼地擺在人們視線之中,特別是春節那幾天,更是到那去玩的好地方,這時,到龍脊石上面去玩的人也就特別的多, 龍脊石可分為三段,其中西段為頭,稍高,東段為尾,中段偏低, 退出來時很寬,也沒有懸崖絕壁,有的只是減緩的坡度,不必要單心掉到水裡面。相關傳說傳說在古時候,有一條龍違犯了龍宮的規矩被罰下人間,到了大地上它依舊噁心不改,玉皇大帝就派大禹用金斧子懲罰它,巨龍還是不服氣,把江水攬得上下翻騰,洪水泛濫成災。於是大禹就用一顆神針釘住了巨龍,這時風平浪靜了,巨龍也化成一架長200米、寬10多米的石樑,像條巨龍沖向江水的上游。這也就是雲陽龍脊石來歷的傳說傳說歸傳說,不過龍脊石上有口直徑有30公分的小洞,傳說是龍的肚擠,我們到上面去耍時,還是很懂得規矩的,每次去耍,都要往那龍肚擠里丟錢,傳說丟了錢肚子就不會生痛,也不知有沒有作用。更不知那次忘了沒丟以後有沒有痛過,還是最愛沒經人工雕琢過的龍脊石 雲陽龍脊石不僅是有名的長江水文標誌,而且,更有神奇動人的傳說附麗在它身上。龍脊石在雲陽縣境內的長江江心,宛如一條巨龍潛於江中,又名龍潛石。相傳洞庭湖中的老龍,游入長江,直至巴地,到處興風作浪。於是,玉帝派大禹到凡間斬龍劈蛟,大禹見此孽龍殘害生靈,不禁怒火中燒,金斧一揮,砍中老龍頸項,老龍作垂死掙扎,攪動龍尾,濁浪翻飛,天昏地暗,大禹再將一根金 刺向龍脊,結果了它的性命,老龍殘屍化力鐵石留於江心。龍脊石上詩文書法題刻極多,冬春之時,遊人如雲。龍脊石的這段大禹斬龍的傳說與巫山縣城西錯開峽的傳說相一致,那裡至今仍有“龍斬台”。大禹治水活動中斬殺孽龍,一方面表明大禹具有神力,是為“神禹",另一方面也表明大禹治水並非易事,坎坷曲折,艱辛奮戰。
門票價格不需門票交通提示公交:重慶朝天門汽車站乘坐直達雲陽的汽車自駕:重慶-雲陽相臨景點丁房雙闕紅池壩高山草場皇華城遺址龍缸大小石城龍脊石棲霞宮太保祠夏冰洞塗井漢墓群劉伯承故居大埡口森林公園大埡口森林公園鹽井溝龍無銘闕
龍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