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乾屍

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乾屍

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乾屍,2009年8月20日首次對外展出,便引起轟動。乾屍的身份為清代康熙年間的“中憲大夫”、四品文官黃拙吾。不可思議的是,在留髮不留頭的清朝,黃拙吾為什麼留著明朝髮式?2009年12月9日,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表示,他已經復原了北京“龍袍乾屍”面貌,並解開了與此有關的謎團。

簡介


龍袍乾屍
龍袍乾屍
北京唯一的乾屍是2006年5月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的。乾屍長1.73米、左腳長有六個腳趾。乾屍剛出土時皮膚還有彈性,呈古銅色,後來乾屍的水分徹底揮發,但頭髮、指甲尚保存完好,全身呈黑色。“龍袍乾屍”下葬棺的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
乾屍展出時,被放置在一個雙層恆溫玻璃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乾屍的上半身全貌,暗紅色的皮膚肌肉組織。乾屍的頭髮經過修整被理順在腦後,全身骨骼非常完整。
乾屍的身份已經初步推定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

解秘


頭髮指甲完好

龍袍乾屍
龍袍乾屍
為查明“龍袍乾屍”的身份,參與破解“龍袍謎案”的趙成文教授應邀前往乾屍出土地北京石景山實地勘驗。
這具北京唯一的乾屍是2006年5月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的。

留明朝髮式

趙成文從乾屍頭頂推斷髮際線的位置,經在計算機上放大觀察,乾屍頭頂沒有留髮痕迹,推斷死者生前應該遵守了清朝的剃髮易服制度。
趙成文將乾屍復原年齡確定為50歲左右,這是一個可以較好反映出死者生前精神狀態的年齡段。從復原結果看,此人是一位儒雅的文官形象,死亡時間可能是深秋。
經過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的考證,終於復原了石景山乾屍的身世謎團:中憲大夫、四品文官黃拙吾,歷經明末清初,在清朝為官,不得已剃髮易服。
不過,翻遍史書,專家們並未發現關於這位黃拙吾老先生的隻字片語。
故而,有專家認為,這個“中憲大夫”的稱謂,也可能是死後追贈,子孫做了大官,可能會追封祖先。

奇特之處


龍袍乾屍
龍袍乾屍
乾屍外套是清代一品官員的朝服,裡面穿著一套上下兩截的皇帝的 禮服,上衣下裳,並且陪葬還另外有一件龍袍。這顯然與棺頭所寫身份不符。按照棺頭所寫:中憲大夫,相當於四品文官,官服應該綉有鴛鴦補子。但乾屍外面穿的補服上繡的卻是麒麟的圖案,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
龍袍乾屍細節 五爪龍袍
龍袍乾屍細節 五爪龍袍
不可思議的是乾屍頭上沒有留清代男性的辮子,而是盤起的髮髻,這是明朝的髮式。乾屍的髮式與清規“剃髮令”不符,別說在朝為官了,即使當平民百姓隨時都可招來殺身之禍。

復原情況


龍袍乾屍
龍袍乾屍
從復原結果看,此人是一位儒雅的文官形象,死亡時間可能是深秋。
為官期間,因工作有所建樹,被封為四品“中憲大夫”,並得到皇帝賞賜的一品“麒麟補服”和“五爪龍袍”。晚年黃拙吾因病卧床,彌留之際,滴水不進,卧床而亡。死後其家人將其髮辮挽成髮髻,依然保存明朝髮式入葬,以示慰藉。

復原專家


趙成文是中國著名的刑事相貌專家、痕迹考古學家。趙成文一直不斷探索和研究古屍復原技術,他運用刑事相貌學中的顱像還原技術,根據古屍的顱骨來還原古屍生前的容貌,先後復原的長沙馬王堆女屍、《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樓蘭美女、清代香妃等古人的相貌,引起海內外關注。

人物猜測


由於龍袍乾屍存在種種矛盾,造成了對這位乾屍的身份無法判定。不過這名乾屍既然身著一套蟒袍,陪葬一套龍袍,外著一品武官的麒麟補服。從服飾而言,就不可能是御賜龍袍這麼簡單。
目前對於龍袍乾屍身份的猜測很多,有說是被康熙皇帝廢黜的太子愛新覺羅·胤礽,有說是隱姓埋名的明帝後人,有說是多爾袞
說是廢太子胤礽,首先是不可能的。胤礽死於雍正二年冬,彌留之際雍正已召人開始討論他的喪儀問題,最後明旨:胤礽喪儀照和碩親王例,葬於天津薊縣黃花山理親王陵。這裡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是在清東陵陵區內,是皇家陵園。所以石景山的乾屍不可能是胤礽。再說胤礽為何蓄髮梳髻?他跟道教從無關係,也不可能心懷明朝。
除了以上猜測,更有人猜測是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或是甚至還有人猜測這是死因成迷的順治皇帝,說他當年並沒有死也沒有出家,而是被孝庄皇太后秘密囚禁,死後秘密下葬於此的。但由於缺乏必要的證據,這些猜測至今也只能是猜測,並無實據支持,石景山龍袍乾屍的身份,可能永遠都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