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爪陸龜

龜鱉目陸龜科的動物

四爪陸龜(Testudohorsfieldii):又叫草原龜,是爬行綱、陸龜科的動物。背甲長95-130毫米,寬86-119毫米,高51-69毫米。頭中等,頭寬19-22毫米。頭黃褐色,頭背有對稱的鱗片,顎端有三個尖突,顎緣呈細齒狀。背甲高隆,褐色或橄欖色,背甲寬與長略等,如半球形。腹黑色或具黑斑。四肢粗壯,黃褐色,指、趾均具4爪,因而得名。無蹼。

生活於海拔600-1100米的黃土丘陵地區。洞穴隱蔽,早晚活動,3-8月為其活動季節;但隨溫度變化決定其活動時間。草食性,以植物的莖、葉、花及果實為食。分佈於哈薩克南部荒漠、天山山脈的西南部、黑海東岸、伊朗西部和印度西北部。

形態特徵


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背甲長12-16cm,寬10-14cm。背甲中部略微扁平,看上去其背甲基本上呈圓形。頭部與四肢均具黃色,它的頭比較小,頂部有對稱的大鱗;喙緣鋸齒狀。前肢粗壯而略扁,後肢為圓柱形;共有四爪,趾間無蹼;成年龜體色為黃橄欖色或草綠色,並有不規則黑斑;腹部甲殼大而平,呈黑色,邊緣為鮮黃色,並有同心環紋。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間無蹼。前臂與脛部有堅硬大鱗,股後有一叢錐形大鱗。同齡四爪陸龜,雌龜大於雄龜,雌龜尾較短,尾根部粗壯,而雄龜尾較細長。

分佈範圍


四爪陸龜分佈範圍從阿富汗到中國西北部,經過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伊朗、巴基斯坦。在中國僅分佈於新疆西部伊犁境內。
分佈區位於天山支脈阿克拉斯山的前山荒漠地帶,包括該縣所屬的伊車嘎善、阿克蘇、十月、清水河、三宮、蘆草溝、沙爾布拉克等鄉的1000m以下的荒漠草場和旱田,都有數量不等的零星分佈;其中以蘆草溝、三宮、沙爾布拉克三鄉交界處的坎頭曼墩地區分佈數量最多。據牧民反應,位於喀什河以南的鞏乃斯黑山頭地區,過去也曾見有四爪陸龜活動。國外分佈於哈薩克南部荒漠、天山山脈的西南部及黑海東岸;伊朗西部和印度西北部也有分佈。

棲息環境


四爪陸龜生活於海拔700-1000m的黃土丘陵草原半荒漠地區,常在在蒿草豐富、土質濕潤、螺殼較多的陰坡凹地棲息。

生長繁殖


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
雌龜約12齡性成熟,雄龜約10齡達性成熟。一般於4月上、中旬開始交配,4月下旬到5月上旬為交配盛期;雄龜間有爭雌現象,交配時間約6分鐘;5-7月雌龜挖穴產卵,每產2-4枚,石灰質卵殼堅硬,乳白色,長橢圓形,卵徑40.9±2.4毫米×27.7士2.2毫米。卵重8.1±4.9克,靠日照自然孵化,孵化期約120天左右,幼龜孵出后即入蟄。
2021年8月,位於新疆霍城縣的全國唯一一個四爪陸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7隻幼龜陸續破殼出生。這是我國首次成功人工繁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爪陸龜,對恢復它的種群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保護現狀


據新疆四爪陸龜保護區統計(2006年),中國現存的陸龜不足2000隻,其中在野外生存的四爪陸龜約有295隻,人工飼養點內放養的陸龜約有1500隻,陸龜數量還在不斷減少。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生效年代:1997年
IUCN瀕危等級:易危生效年代:1996年
IUCN瀕危等級:VUA2d生效年代: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極危生效年代:1996年
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6年ver3.1——易危(VU)。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極危生效年代:1996年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生活習性


四爪陸龜習慣隱匿於洞穴中,白晝外出活動,行動快捷。洞穴有臨時洞和休眠洞兩種,臨時洞沒有固定的位置,大多選擇蒿草叢和芨芨草的基部進行臨時隱匿,穴深僅有20-30cm;休眠洞則在向陽的坡地上挖掘,穴深在60cm以上。四爪陸龜以野蔥、蒲公英、木地膚、早熟禾、頂冰花等10多種植物的花果和肉質的葉為食,偶爾吃蜥蜴、甲蟲等動物性食物,也喜歡飲水,在飲水時常發出低沉的咯咯聲。每年3月中旬出蟄,此時陽坡的積雪已經融化,早春的旱生植物已經發芽,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此後隨著天氣變暖,活動也越來越頻繁。7月份以後又陸續進入夏蟄。
餵食
人工飼養的四爪陸龜以各種人工栽培的蔬菜和觀賞植物為食。包括草坪用草,南瓜,玉米,綠葉,蘋果(去核),蒲公英之類的在後院中常見的雜草,以及桑樹和白麻(Abutilon,俗稱“中國燈籠”,ChineseLantern)之類無毒的樹木和灌木的葉和花。儘可能廣泛多樣的食物,高纖維素和低蛋白,對龜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來自無農藥污染區的草料要優於單由超市裡的那些“水靈靈”的農產品組成的食料。水果的供給要保守一些,因為過多的糖可能會導致消化問題。
管理由於這種陸龜原產於乾旱地區,潮濕的底材,加上潮濕的氣候,飼養過程中將會出現腐甲病。一旦確定四爪陸龜能在完全乾燥的條件下生活,飼養時就要儘可能地保持乾燥。
在原產地,地面和土壤溫度達到32℉(0℃)以下時發生冬眠。這時在土壤表層以下數英寸處的溫度為59℉(15℃)。野生的四爪陸龜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尋找對它們合適的冬眠體溫(39-41℉,4-5℃)。這個溫度下,動物完全停止活動,靠消耗脂肪,來滿足已大幅度降低了的生理活動。當體溫升到46-50℉(8-10℃)時,龜就會蘇醒,並開始向地表挖洞遷移。
對那些新到的健康有問題的龜,不宜試圖讓它們進入冬眠(這項準則適用於所有的龜類,而不僅僅是四爪陸龜)。在進入冬眠前,應盡一切努力對外傷,疾病和寄生蟲進行診治。動物在冬眠時,不僅是新陳代謝的速度變慢,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有所下降,而疾病會進一步發展。帶有嚴重疾病的龜進入冬眠一定會發生惡化,甚至可能無法倖存下來。調節溫度是控制疾病的一個因素。在39℉(4℃)時,大多數病原體都會停止生長和繁殖。然而在45℉(7℃)時,病原體會快速增殖,導致疾病迅速發展。
取消冬眠只能視為,在解決潛在的威脅龜類生命的情況時,用到的一項緊急措施。而不能把它當作必然的事情。雖然缺少冬眠所引發的短期影響尚不為人知,但它會引起一些影響生命的遠期結果。阻止龜類冬眠會造成成龜的厭食和腎臟疾病,對稚龜則會造成膳食問題。繁殖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亞種分化


四爪陸龜(6亞種)
中文名稱學名命名者與年代
1四爪陸龜費爾干納亞種TestudohorsfieldiibogdanoviChkhikvadze,2008
2四爪陸龜指名亞種TestudohorsfieldiihorsfieldiiGray,1844
3四爪陸龜哈薩克亞種TestudohorsfieldiikazachstanicaChkhikvadze,1988
4四爪陸龜庫氏亞種TestudohorsfieldiikuznetzoviChkhikvadze,Ataev,Shammakov&Zatoka,2009
5四爪陸龜克佩特山亞種TestudohorsfieldiirustamoviChkhikvadze,Amiranashvili&Ataev,1990
6四爪陸龜特比西亞種TestudohorsfieldiiterbishiChkhikvadze,2009

報導


在中國新疆的伊犁河谷中,有一種被稱為“塔西帕卡”的小生靈。“塔西”是指“石頭”;“帕卡”意為“癩蛤蟆”。像石頭一樣的癩蛤蟆,究竟說的是什麼動物呢,它就是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等級的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又名草原龜,它們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兩億多年,是一種古老的孑遺動物。據說,在五萬多平方千米的伊犁河谷中,僅生活著300多隻四爪陸龜,成年四爪陸龜的身體有十幾厘米長,弧形隆起的背部格外醒目。它們在大草原上行走,尤如一個一個移動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