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雍
張雍
張雍(938-1008年),字子雍,德州安德(今山東德州市德城區)人。北宋大臣,毛詩學研究專家。
宋太祖開寶六年中第,釋褐東關縣尉,改將作監丞,知南雄州,遷太子右贊善大夫,知開封府司祿參軍,俄為秘書丞,充推官。端拱初年,遷太府少卿,加諫議大夫,出為西川轉運使,知梓州。景德初,權知開封府事,判留司尚書省,出知鄧州。大中祥符元年,以尚書右丞致仕,卒年七十。
張雍,字子雍,德州安德縣(今德城區)人,研究毛詩學專家。宋太祖開寶六年(973)中第,釋褐東關縣尉,改將作監丞,知南雄州,遷太子右贊善大夫,知開封府司祿參軍,俄為秘書丞,充推官。
端拱初(988),累遷太府少卿,加諫議大夫,出為西川轉運使,知梓州。此時,四川王小波、李順作亂。為保衛梓州,張雍嬰城固守,設智屢摧敵鋒八十日,圍始解。為此,宋太宗皇帝下詔書給予獎勵,並提升張雍為給事中,后改工部侍郎,轉禮部、戶部、兵部三部侍郎,其宦績揚歷內外。大中祥符元年(1008),以尚書右丞致仕。
回鄉后,辦學立教,招收學生,講授經術。在教學中,他注重因材施教,培養既有道德修養,又有實際治國能力的人才。由於張雍在任職期間,經常往來於河南、西川和京都,注意到河與水利的重大社會效用,所以他在教學中設立水利一科,使弟子在學習儒家義利的同時,能掌握一些實際有用的專業知識,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這在中國教育史上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講學不拘古法,多有新義。生徒或請教經義者,日達數十人,他都怡顏相待,耐心和氣的一一解答,殊無倦色,頗受推重。終生致力於研究和傳授儒家學說,以學術活動來捍衛和重振儒家的正統地位,以“道德論”來闡明和發展儒家的大一統思想,為振興德州宋代儒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雍個性鄙吝,蒞事勤恪,善為米鹽苛察以肅下,恃其清干,受遇於時,益矯厲以取名譽。所至藩鎮宴犒,率皆裁節;聚公錢為羨餘,以輸官帑;集會賓佐,糲食而已。在三司置簿籍,有"桉前急"、"馬前急"、"急中急"之目,頗為時論所誚。雍姿貌魯朴,始登科,為滕中正婿,中正子錫、世寧咸笑之。中正曰:"此人異日必顯達壽考,非汝曹所及。"錫兄弟雖有名,然終不越郎署,亦無耆年者。
張雍,德州安德人。治《毛氏詩》。開寶六年中第,釋褐東關尉。太平興國初,有薦其材者,召歸,改將作監丞、知南雄州。遷太子右贊善大夫、知開封府司錄參軍事,俄為秘書丞,充推官。
京城民王元吉者,母劉早寡,有奸狀,為姻族所知,憂悸成疾。又懼元吉告之,遂遣侍婢訴元吉寘堇食中以毒己,病將死。事下右軍巡按之,未得實;移左軍巡,推吏受劉賂掠治,元吉自誣伏。俄而劉死,府慮囚,元吉始以實對。又移付司錄,盡捕元推吏,稍見誣構之跡。且以逮捕者眾,又獄已累月未能決,府中懼其淹,列狀引見,詔免死決徒。元吉大呼曰:"府中官吏悉受我賂,反使我受刑乎?"府不敢決,元吉歷陳所受賂主名,又令妻張擊登聞鼓訴之。上召張臨軒顧問,盡得其枉狀,立遣中使捕元推官吏,付御史鞫治。時滕中正為中丞,雍妻父也,詔供奉官蔚進別鞫之。雍坐與知府劉保勛、判官李繼凝初慮問,元吉稱冤,徙左軍巡,雍戒吏止令鞫其毒母狀,致吏訊掠慘暴。上怒,雍及左右軍巡判官韓昭裔、宋廷煦悉坐免所居官,保勛、繼凝各奪一等奉,左右軍巡使殿直龐則、王榮並降為殿前承旨。
雍熙初,復為秘書丞、御史台推直官,改鹽鐵推官,遷右補闕,充判官。端拱初,轉工部郎中、判度支勾院。未幾,又為鹽鐵判官兼判勾院。逾年,以本官兼侍御史知雜事。月余,出為淮南轉運使。
淳化初,選為太府少卿。二年,加右諫議大夫,徙兩浙轉運使,入知審刑院。三年,充戶部三司使,出知梓州,就命為西川轉運使,俄復知梓州。五年,蜀州青城民王小波、李順作亂,眾至萬人。雍訓練士卒,得城中兵三千餘人,又募強勇千餘守城,輦綿州金帛以實帑藏。推官陳世卿治戎器,掌書記施謂、榷鹽院判官謝濤伐山木為竿,銷銅鐘為箭鏑,紐布為索,守械悉備。遣推官 盛梁請兵於朝。未幾,益綿邛彭漢州、永康軍悉陷於賊。順入成都,僣號大蜀王,勢甚盛,遣其黨楊廣將十萬眾寇劍門,相里貴帥眾十萬圍梓潼。雍與監軍盧斌登堞望之,賊所出兵,皆老弱疲憊,無鎧甲,斌笑請開北門擊之,雍曰:"不可,賊或詐見老弱,設伏伺我。又城中吏民心未定,脫為伏兵所突,則墮其奸計,非良策也。"言未畢,果有卒依敵樓呼嘯,與外應和,雍亟斬以徇。賊大設梯衝火車,晝夜鼓噪,攻城益急,城中大恐,雍命發機石碎之,火箭雜下。賊稍退,復治攻具城西北隅,雍紿曰:"軍士趣治裝,吾將開東門擊賊。"陽遣步騎五百臨東門。賊升牛頭山瞰城內,信然,伏精兵萬餘山之東隅以待我。雍即召敢死士百輩縋而下,盡焚其攻具,自午達申殆盡,賊以為神。凶黨數乘城進戰,皆不利。一日,北風晝晦,賊乘風縱火,急攻北門。雍與盧斌等領兵據門,立矢石間,固守不動,賊為之少卻。長圍八十餘日,會王繼恩遣石知顒來援,賊始潰去。遣施謂入奏,上手詔褒美,擢雍給事中,斌西京作坊使、領成州刺史,世卿掌書記,謂節度判官,濤觀察推官。又以通判將作監丞趙賀為太子中舍,監軍供奉官辛規為內殿崇班。
至道二年,改工部侍郎。明年召歸,復知永興軍,轉禮部侍郎,改刑部,充度支使。
宋真宗咸平四年,遷鹽鐵使。上以雍齪齪小心,三司事重,宜有裁製,乃用王嗣宗代之。又以其無過,特拜戶部侍郎,復知審刑院,出知秦州,徙鳳翔府。
景德初,權知開封府事。上覽奏獄,京府囚二百餘人,以為淹系,遣給事中董儼、直昭文館韓國華同慮問,決遣之。三年,改兵部侍郎、同知審官院。明年,車駕朝陵,判留司尚書省,出知鄧州。大中祥符元年,請老,以尚書右丞致仕,誥命未至而卒,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