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書考證

今文尚書考證

大誥第十二 無逸第二十 書序第三十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
叢書名: 十三經清人註疏
平裝: 535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32
ISBN: 9787101005790
條形碼: 9787101005790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 x 13.8 x 2.8 cm ; 499 g
ASIN: B00284C0NQ

內容簡介


《今文尚書考證》的主要內容包括:尚書傳自伏生,其徒歐陽、夏侯,西京立學宗,習徧天下。溯龍門著記,虎觀講經,迄於熹平所刊,一以今文為主。雖其間有史公雜采之說,有三家歧出之說,要皆截然不紊,考跡可知。古文肇出魯壁,不列學官,盛於新莽,微於中興。厥後杜、衛、賈、馬賡續倡和,若故為今文樹之敵者,而其從來亦遠矣。夫經義不窮,引而日新,學塗眾趨,則材高者激而返古,理勢固然,無足怪者。漢書稱今文徒眾,或善修章句,或增多師法,未嘗不各自為說。若古文當日之不泯,亦非獨文字古也。史遷從孔安國問故,明孔氏嘗為故矣。遷書載堯典諸篇,多古文說,是古文有說矣。桑君長名傳古文,其言散見地誌、水經,與今文不同者,皆可決其為古文說。劉歆又從而推演之。如莽立六宗、建三公,及三統曆言文王受命、武王克殷之年,顯背今文,由歆創說,此可以意定者。而必謂古文義說盡出於歆,或不其然。自鄭君以漢末儒宗,雜糅今古,為書學一大變。東晉偽經傳出,茫昧千年。本朝碩學朋興,今古文界域始明,而亦因之。曲阿高密,強仞今文,蔽一。尊尚古文,故抑伏傳,蔽二。不信史記,擯斥舊聞,蔽三。皮君鹿門治尚書最精,嘗為大傳疏證、古文冤詞平議二書行世矣。近復以今文尚書考證視余,其條理今文,詳密精審,兼諸大儒之長,而去其蔽。后之治今文者,得是編為前導,可不迷於所往。余讀君撰箸,每有針芥之合。惟於論古文義說,反求於心而未能釋然,序君書,因並出所見相質,竊附於諍友之義雲。光緒二十三年歲次丁酉月正元日長沙愚弟王先謙謹撰

目錄


凡例
堯典第一
皋陶謨第二
禹貢第三
甘誓第四
湯誓第五
般庚第六
高宗肜日第七
西伯芩耆第八
微子第九
牧誓第十
鴻範第十一
大誥第十二
金縢第十三
康誥第十四
酒誥第十五
梓材第十六
召誥第十七
洛誥第十八
多士第十九
無逸第二十
君奭第二十一
多方第二十二
立政第二十三
顧命第二十四
康王之誥第二十五
呂刑第二十六
文侯之命第二十七
費誓第二十八
秦誓第二十九
書序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