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2條詞條名為陳勇的結果 展開

陳勇

武漢大學教授

陳勇徠,1946年1月生於江蘇常州。196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

簡介


陳勇,男,教授,博士生導師,1946年1月生於江蘇常州。196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本科,1982年、1989年先後獲歷史學(世界史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導師吳於廑教授。1992年起任武漢大學世界史研究所副所長,1999年至2001年3月兼任歷史系副主任。1996年初赴美國西東大學擔任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

學術兼職


現為中國英國史研究會理事、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理事、湖北省世界史學會常務理事。

研究方向


自20世紀80年代起從事世界史研究以來,其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15、16世紀世界史、西歐現代化歷史進程和西方史學史方面。在密切關注史學發展前沿的同時,注意合理借鑒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鄰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學科交叉,探索世界史研究的新路徑,並且將歷史研究與史學史的思考有機結合起來。

主要著作


《商品經濟與荷蘭近代化》(1991年、國家社會科學“七五”重點項目成果之一)
《西方史學思想導論》(主撰、1995年)
作為主要成員參撰《十五十六世紀東西方歷史初學集》(共三編,1985、1989、1993年)
《新發展經濟學》(1992年初版、1999年再版)
《社會穩定論》(1999年、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成果)

主要論文


先後在徠《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其中《商品經濟與荷蘭近代化》被史學界列為新時期國內有關現代化進程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和主要參考書,《中國社會科學》中、英文版(1991、1993年)先後載文評價,認為“比起國外同行的研究成就而言,至少在三方面有明顯突破”,該書併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碩士文庫》歷史學卷(1998年)。《西方史學思想導論》被《光明日報》史學專欄文章列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史學理論新進展的主要成果之一(1999年9月24日)。其論著先後獲湖北省政府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1995)、武漢大學第7、8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和二等獎(1997),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