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外奇穴
經外奇穴
指不徠歸屬於十四經,但具有一定名稱、固定位置和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
目錄
簡稱為奇穴。經外奇穴一般都是在阿是穴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其中部分穴位如膏肓俞、厥陰俞徠等,後來還補充到十四經穴中,可見經外奇穴本身又是經穴發展的來源。
經外奇穴的分佈比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經循行路線上,但與經絡系統仍有一定關係。有的經外奇穴並不專指某一個部位,而是指一組腧穴,如十宣、八邪、八風等。經外奇穴在臨床應用上,針對性較強,如四縫治疳積、太陽治目赤等。
歷代中醫文獻中多有關於奇穴的記載。《靈樞·刺節真邪》中提出“奇輸”是“未有常處也”,可見界於阿是穴與經穴之間的一類腧穴就是後世所說的奇穴。晉代《肘後方》里奇穴又有增加。唐代《千金要方》里散見於各卷的奇穴達187穴之多。明代方書《奇效良方》,首次將“奇穴”單獨立節專論。《針灸大成》論穴有“奇”、“正”,專列經外奇穴一門,收穴35個,對後世影響很大。《針灸集成》彙集奇穴144穴。這些都說明歷代醫家對奇穴是頗為重視的。1974年郝金凱所著《針灸經外奇穴圖譜》續集,已將奇穴收集達1595個。得到公認的奇穴是48個,它們是:四神聰、當陽、印堂、魚腰、太陽穴、耳尖、球后、上迎香、內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頸百勞、子宮穴、定喘、夾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極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點、外勞宮、八邪、四縫、十宣、髖骨、鶴頂、百蟲窩、內膝眼、膝眼、膽囊、闌尾、內踝尖、外踝尖、八風、獨陰、氣端。
部位 | 腧穴名 | 定位 | 主治 | 刺灸方法 |
頭頸部 | 四神聰 | 正坐位。在頭頂部,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4穴 | ①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等神志病症;②目疾 | 平刺0.5-0.8寸 |
印堂 | 在額部,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 ①痴獃、癇證、失眠、健忘等神志病症;②頭痛,眩暈;③鼻衄,鼻淵;④小兒驚風,產後血暈,子癇 | 提捏局部皮膚,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 |
太陽 | 正坐或側伏坐位,在顳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橫指的凹陷中 | ①頭痛;②目疾;③面癱 |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 | |
背部 | 定喘 | 側伏或卧位,在背部,第7頸椎棘突下(大椎穴)旁開0.5寸 |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 直刺0.5-0.8寸 |
夾脊 華佗夾脊 | 側伏或伏卧位,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兩側,后正中線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 | 適應範圍較廣,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療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療胃腸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療腰腹及下肢疾病 | 直刺0.3-0.5,或用梅花針叩刺 | |
胃脘下俞 | 俯卧或伏卧位,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 ①胃痛,腹痛,胸脅痛;②消渴 | 斜刺0.3-0.5寸 | |
腰眼 | 伏卧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3.5寸凹陷中 | ①腰痛;②月經不調,帶下;③虛勞 | 直刺1-1.5寸 | |
上肢 | 十宣 | 仰掌,十指微屈手十指尖端,距指甲遊離緣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 ①昏迷;②癲癇;③高熱,咽喉腫痛;④手指麻木 | 淺刺0.1-0.2寸,或點刺出血 |
八邪 | 微握拳,在手背側各指縫中的赤白肉際處,左右共8穴 | ①手背腫痛,手指麻木;②煩熱,目痛;③毒蛇咬傷 | 斜刺0.5-0.8寸,或點刺出血 | |
外勞宮 | 伏掌,左手背側,第2、第3掌骨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處 | ①落枕,手臂腫痛;②臍風 | 直刺0.5-0.8寸 | |
下肢 | 膝眼 | 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即犢鼻穴) | ①膝痛,腿痛;②腳氣 |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對側膝眼 |
膽囊穴 | 在正坐或側卧位,小腿外側上部,當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陽陵泉)直下2寸 | ①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等膽腑病症;②下肢痿痹 | 直刺1-2寸 | |
闌尾穴 | 在正坐或側卧位,在小腿前側上部,當犢鼻穴下5寸,脛骨前緣旁開1橫指。足三里穴下約2寸處 | ①急慢性闌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 直刺1.5-2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