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追尋

胡培奮導演廣播劇

《跨越海峽的追尋》是由胡培奮導演,呂中吳俊全趙嶺鄧小鷗等演播的廣播劇。

劇情簡介


跨越海峽的追尋
跨越海峽的追尋
2013年12月23日起,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歷時三年創作的廣播劇《跨越海峽的追尋》在福建人民廣播電台各頻率播出。該劇講述的是我黨隱蔽戰線優秀特工朱楓烈士在台灣犧牲六十年後魂歸故里的曲折故事。通過跨越海峽追尋烈士遺骸的過程們追尋了英烈的蹤跡、業績,還原了英烈的精神世界,從而寄託了創作團隊對英雄深深的敬意,並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幕後製作


從選題策劃到劇本創作再到演播錄製,經過編劇、專家論證、導演、演員、音樂、音響、錄音、合成等諸多環節,一步步走來,一路艱辛,一路感動。
由於廣播劇的創作周期較長,早在三年前,集團就謀划要創作一部廣播劇精品,向新中國成立六十五周年獻禮,題材的選擇從那時候就開始了。在大量各類文學期刊中尋尋覓覓,直到有一天看點《新華文摘》2011年第6期一篇題為《忠骨返鄉》的文章,文章講述的是1950年與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將軍一同被槍殺的中共女交通員朱楓的遺骸,60年後回到北京的故事。一下子就認定這就是創作團隊要尋找的題材,除了革命隱蔽戰線題材傳奇、曲折、感人外,巧的是當時創作團隊集團正在製作一部廣播劇《英烈回家》,講述的是一位退伍軍人在一次收藏活動中意外地發現了84份在解放太原戰役中陣亡的烈士通知書,在之後十年的時間裡,他和成千上萬的熱心志願者,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尋找到50多位英烈的下落,挖掘出許許多多感人的英雄故事和親人苦苦的等待。創作團隊敏感地意識到紅色特工朱楓烈士60年後魂歸故里的故事和尋找50多位英烈下落的故事一樣,共同表達出人民沒有忘記英雄,共和國沒有忘記先烈們的真摯情感。以尋找朱楓烈士遺骸為題材創作廣播劇《英烈回家》第二部的思路很快得到了集團領導的支持並作為集團參評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的重點劇目立項。
轉眼三年時間過去了,劇作完成之時,恰逢解放軍總政治部主持修建的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在北京西山落成,以此紀念在台灣殉難的大批隱蔽戰線烈士,朱楓烈士的雕像也矗立在廣場之上。《環球時報》、《參考消息》、人民網、中新網、新浪網等各大媒體新聞報刊網站都在重要版面刊登了《北京建成紀念廣場銘記犧牲於台灣的無名英雄》《天地有正氣英雄永銘記——走進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等紀念文章,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天涯共此時》欄目製作播出了《台海記憶紅色特派員魂歸故里》專題節目。一篇篇報道,讓創作團隊激動不已:編劇周易先生在編者感言中寫道:“本劇猶如一朵小花,送上創作團隊深深的敬意。”,導演胡培奮深情地表示“作品與廣場同時出現,這是對烈士最好的致敬和紀念,能為英雄們做一點事,值了。”創作團隊終於可以自豪地在劇本的扉頁莊重地寫下“——此劇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周年”。致敬,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
劇本,一劇之本。著名編劇周易先生和創作團隊集團廣播劇創作有過多次合作,深知創作團隊對劇本質量的要求,從2011年7月接下這個選題到他把初稿交給創作團隊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2013年的年初,這過程足以可見編劇創作的用心與嚴謹。從初稿到2013年9月定稿,又是大半年的時間。這期間創作團隊到北京召開了劇本研討會,邀請到多位廣播劇專家對劇本進行論證;並且一次一次地與編劇溝通、討論修改意見;最讓人感動的是周易先生在吸收各方意見之後,不厭其煩,反覆修改,四易其稿。
劇本的整個修改過程,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苦苦琢磨,也有靈光閃現;有謀篇布局,也有細節推敲……箇中滋味真可謂酸甜苦辣。有一回,創作團隊和編劇在北京的一家咖啡廳里討論劇本,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是朱楓的養女阿菊——當年朱楓赴台執行特殊任務就在她家落腳,是朱楓在台的唯一親人,阿菊對養母的感情是十分複雜的,有敬佩、不解、思念、內疚……一開始對尋找遺骸很排斥,創作團隊一直苦於怎麼讓阿菊轉變呢?終於,創作團隊中間的王宏說,“有了,讓朱楓的女兒朱曉楓飛到台灣去見阿菊,姐妹50多年後重逢,宛若隔世,阿菊情感的閘門一下子打開就合情合理了……”,話音未落,“真是神來之筆啊,神來之筆啊……”編劇周易老先生激動得跳了起來,像個孩子,全然忘了置身於靜謐的咖啡廳中,引得鄰座投來不解的目光,只有創作團隊相視笑了。
現在回過頭去看,有幾處的修改對劇本真是太重要了:比如修改後的劇本以周總理的臨終囑託為引子,彰顯了題材的厚重感,共和國沒有忘記在台灣的隱蔽戰線的先烈,一下子就把聽眾帶入追尋的曲折故事中;又比如劇本初稿過多的筆墨放在寫阻撓追尋的一股勢力上面,結果反而沖淡了對英烈精神的追尋和還原,編劇聽取各方意見之後,果斷地刪掉了“阻撓追尋”這條線索,轉而細細描寫朱楓前夫女兒阿菊、朱楓當年獄友、國民黨老兵的回憶、追思,更好地闡釋了追尋英烈精神的主題。
有了好劇本,廣播劇進入演播錄製階段,導演當之無愧就成為了靈魂人物。在胡導的指揮調度下,演播和錄音進行得很順利,呂中、吳俊全、趙嶺、鄧小鷗、喬琛林美玉等演員都沉浸在角色中,動情演播,感情充沛真摯。
演播完成後,配樂、音效真是一件細緻、磨人的活兒,音樂哪裡起?哪裡落?音效對應的環境對不對?多大音量?面對編輯機上一道道音軌,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編輯,一遍遍又一遍地聽,反覆感覺,胡導在合成過程中反覆感嘆的一句話——精品是用心打造出來的。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旁白齊克建
朱曉楓呂中、季冠霖(青年)
羅青長吳俊全
鄭文雄趙嶺
朱楓鄧小鷗
陳蓮芳喬琛、薛白(青年)
馮玉娥林美玉、季冠霖(青年)
谷正文張遙函
其他趙述仁、商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