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

名詞

啞巴,拼音yǎ bā,不能說話的人;不說話的人;謂嗓音沙啞;用於罵人,帶有歧視。

演變


啞巴,亦作“啞吧”、“啞叭”。古漢語讀作“a ba”,是古人根據啞巴的叫聲創造的詞。由於啞巴不能講話,但仍能發出“a ba a ba”的叫聲,古人就將那類人稱作“a ba”,即啞巴,後來的普通話出現了音變,將啞巴讀作“yǎ bā”。

解釋

1、不能說話者。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何苦來,你摔砸那啞吧物件。
曹禺雷雨》第一幕:你說呀!裝什麼啞巴。
曹靖華《集·竊火者》:中國當年的反動統治者……用愚民政策,把人民變成聾子和啞叭。
3、不說話的人。例:你怎麼不說話?啞巴啦?
4、謂嗓音沙啞。
梁斌紅旗譜》二三:濤他娘啞叭著嗓子說:“該快去,不為死的為活的,孩子在監獄里。”
5、用於罵人,帶有歧視。啞巴、聾啞之類的字眼有侮辱之意。

替代

“啞巴”有歧視、侮辱意,日常生活可使用如下辭彙代替。
啞巴
啞巴
1.語言障礙
2.失語
注意兩詞的含義與“啞巴”都不完全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