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卿

全國女戰鬥英雄

郭俊卿(1931年一1983年9月),遼寧省凌源縣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鎮)北店村人,於194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45年到1950年,先後榮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開的全國群英會上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國女戰鬥英雄”、“現代花木蘭”榮譽稱號。1981年離休后在江蘇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於南京。

著名小說和電影《戰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

人物生平


童年時代

郭俊卿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三十家子北店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中。
7歲那年的夏天,她隨家人逃荒要飯來到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大草原。一家人住進了地主翁德臣的破屋,幾年後父親便去世了。郭俊卿不得不剃了光頭,扮成男孩外出打工,但是一家人還是填不飽肚子。就在她做泥瓦工回來的那天,3歲的小妹妹因病餓夭亡了。

青年時代

郭俊卿[全國女戰鬥英雄]
郭俊卿[全國女戰鬥英雄]
1945年,14歲的少女虛報年齡、喬裝成男孩參加了八路軍,她給自己改名為郭富。第二年,組織上調她去騎兵通訊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務。1947年6月,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一次,班長讓她在4個小時以內,將一個命令送到30公裡外的部隊。天黑路險,她騎著快馬在大山溝里賓士,提前完成了任務。在返回的路上,馬已累死,她背著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駐地,自己在這期間因受涼落下了婦科病。

革命經歷

1948年初,郭俊卿調到東北野戰軍某部三連四班任班長。不久,平泉戰鬥打響。她帶領的四班作為突擊班,擔負奪取城東第二道山樑的重任。當時,全班只有十來支老式步槍和幾十顆手榴彈,戰士大多是初上戰場的新兵,而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60多個敵人。戰鬥開始后,郭俊卿搖著紅旗沖在最前面。戰鬥中,跑在她身邊的副班長中彈犧牲。她高喊著“為副班長報仇”,帶頭衝上山樑。敵人發起了反衝鋒,她帶領戰友同敵人展開白刃格鬥,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郭俊卿因為指揮機智勇敢、帶病堅持戰鬥立了功。團里還給四班頒發了“戰鬥模範班”錦旗。為了不暴露女兒身的秘密,5年中,郭俊卿從不脫衣睡覺,也從不和大家一起上廁所、洗澡。
1950年4月,郭俊卿因勞累過度生病住進醫院,被醫生髮現了女兒身。同年9月,她作為特等女戰鬥英雄,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大會結束后,她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出訪蘇聯,受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生的熱烈歡迎。回國后,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

戰後時代

郭俊卿一生未婚,領養了兩個女兒。後來,根據組織的安排,郭俊卿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後擔任過山東省青島第一服裝廠廠長、山東省曹縣民政局副局長等職。
1981年離休后在江蘇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因患腦溢血不幸病逝於南京。

人物榮譽


1945-1948年間,共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1950年9月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國女戰鬥英雄”“現代花木蘭”榮譽稱號,榮獲模範獎章、勇敢獎章和毛澤東獎章各1枚。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人物成就


先後當過通信員、警衛員、班長、連隊文書和副指導員。在艱苦的戰爭歲月里,她女扮男裝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樣,衝鋒陷陣,征戰沙場,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屢建奇功,被譽為“現代花木蘭”。
1948年的一次戰鬥中,她擔任突擊班班長,接受了奪取河北平泉城外陣地的艱巨任務。最終,成功拿下陣地,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遼瀋戰役中,作為機槍連副指導員,她多次展開肉搏,先後奪取了幾大陣地,守住了革命的重要防線,為新中國解放戰爭全線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軼事典故


雪夜送令

郭俊卿
郭俊卿
194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郭俊卿接受到一項緊急任務,“要駐在60裡外的白音布統的部隊在4個小時之內趕回來執行任務,並隨部隊一併趕回。”
由於雪深,不能騎馬前行,只能牽著馬在沒膝深的積雪中一步一步向前挪,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向前,途中甚至滑跌下了深溝。
第二天清晨,奔波了半宿的郭俊卿和戰友完成了任務。當走到離部隊六七里的地方時,她的坐騎終因體力不支倒累死了。她從馬背上把坐鞍解了下來,背在自己的肩上返回了駐地。
這次,由於她任務完成得出色,部隊給她記了一小功。這以後,她多次獨自一人敏捷機警地通過對面的封鎖線,在對方的眼皮底下傳送情報,傳達命令,一次次圓滿完成任務,受到了首長的多次稱讚。

女扮男裝

1945年,14歲的少女虛報年齡、喬裝成男孩參加了八路軍,她給自己改名為郭富;第二年,組織上調她去騎兵通訊班,她多次出色完成任務1947年6月,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無論怎樣掩飾,班裡的戰友們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你們注意了沒有,郭富這傢伙從來不跟咱們一起解手!”“這小子有點怪,跟他鬧著玩時老躲躲閃閃的。”
戰友們決定揭開這個謎。一次,趁郭富不備,戰友小李一把將她抱住,氣得郭富一邊拔刀一邊大哭,嚇得戰友們再也不敢鬧了。

遭受批鬥

“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剛點燃,郭俊卿就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揪斗。鋪天蓋地的大字報污衊她是“假英雄”、“假花木蘭”。“造反派”掀掉她的帽子,揪住她男式的長發,謾罵毆打和坐噴氣式車輪大戰。
郭俊卿受難的消息傳開后,組織上立即採取保護措施,將她調到山東西部的曹縣任民政局副局長。再改名“郭富”。
即使遭受批鬥,她也從牙縫裡省出點錢,5元10元地接濟需要的人,還把自己穿的衣服脫下來送給需要溫暖的老人。女兒常常發脾氣,十七八歲的姑娘還沒有工作,連戶口還沒有報上。她要郭俊卿去找人,可郭俊卿說:“咱們兩個人,有我90多元工資,夠花的了。人家有困難,先照顧別人。”

生命尾聲

1981年4月,她離休了。離休前,她給上級有關部門打報告,要求將“郭富”改為“郭俊卿”,並恢復她本來的女性。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現代花木蘭”郭俊卿公開了她的傳奇人生。
1983年9月23日凌晨,中國惟一的女特等戰鬥英雄郭俊卿離開了她為之奮鬥的和平歲月,她走時才52歲,她鐵骨錚錚,忠心耿耿,一隻舊皮箱、一床舊被、一條毛毯是她最貴重的遺物。她身上只有80元錢。她買不起電視機,用了十幾年的一隻小收音機給她傳送五洲喜訊、四海風雲。
“現代花木蘭”安卧在蒼翠的常州市烈士陵園中,鮮花和芳草擁抱著她,她是大地的女兒。

後世紀念


烈士陵園

骨灰被安葬在常州市烈士陵園中。

原型電影

1959年,原型電影《戰火中的青春》上映。

紀念詩詞

父仇誓報扮男裝,
殺敵英姿騁沙場。
涉水扶傷病染體,
“木蘭”原本是姑娘。

有關報道


郭俊卿:屢建奇功的“現代花木蘭”
郭俊卿是全國特等女戰鬥英雄。1931年出生在遼寧省凌源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45年,為了給被地主害死的父親報仇,她隱瞞自己的真實性別,又將自己的年齡報大兩歲,用假名郭富參軍。先後當過通信員、警衛員、班長、連隊文書和副指導員。在艱苦的戰爭歲月,她女扮男裝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樣,衝鋒陷陣,鏖戰疆場,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屢建奇功,被譽為“現代花木蘭”。
郭俊卿到部隊后,政治思想覺悟提高很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為人民服務就要服務到底。為完成黨的任務,就要不怕流血犧牲。”1947年6月她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次,班長讓她在4個小時以內,將一個命令送到30公裡外的部隊。天黑路險,她騎著快馬在大山溝里賓士,提前完成了任務。在返回的路上,馬已累死,她背著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回到駐地。在部隊這個大家庭,她以深厚的階級感情,熱心關懷著戰友們。平時誰有病,她幫助做病號飯;行軍途中,她幫助同志們扛槍、背背包,搶救傷病員。一次行軍路過沒腰深的河,她帶頭將病號一個個背過河,而自己因受涼落下了婦科病。
1948年初,她調到戰鬥班任班長。不久,平泉戰鬥打響。郭俊卿帶領的四班作為突擊班,擔負奪取城東第二道山樑的重任。當時,全班只有十來支老式步槍和幾十顆手榴彈,戰士大都是初上戰場的新兵,而面對的是裝備精良的60多個敵人。戰鬥開始后,郭俊卿搖著紅旗沖在最前面。突然,跑在她身邊的副班長中彈犧牲。她高喊著“為副班長報仇”,帶頭衝上山樑。敵人發起了反衝鋒,她帶領戰友同敵人展開白刃格鬥,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郭俊卿因為指揮機智勇敢,帶病堅持戰鬥,立了功。團里還給四班頒發了“戰鬥模範班”錦旗。
為了不暴露女兒身的秘密,5年中,她從不脫衣睡覺,也從不和大家一塊上廁所、洗澡。1950年4月,勞累過度的郭俊卿生病住進醫院,被醫生髮現了女兒身。同年9月,她作為特等女戰鬥英雄,出席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後來,根據組織的安排,郭俊卿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後擔任過山東省青島第一服裝廠廠長、山東省曹縣民政局副局長等職。1981年離休后在江蘇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