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鄉

建中鄉

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建中鄉原名下觀音橋,治地位於縣城南54公里,居三台、大英、中江3縣交界處,也處在綿陽、德陽、遂寧3市交界處,位處綿陽市和三台縣的最南端,三台海拔最低處位於此。東與紫河鎮協和鄉接壤,南與大英縣象山鎮、中江縣萬福鎮、普興鎮相依,西與郪江鎮相接,北與安居鎮、寶泉鄉相鄰。

2017年10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三台縣撤銷建中鄉,設立建中鎮,以原建中鄉的行政區域為建中鎮的行政區域。

歷史沿革


清光緒時興場,宣統時擴建場鎮易名建中。2001年,全鄉總面積52.8平方公里,場鎮面積1平方公里。鄉轄18個行政村(含原西豐鄉9個行政村),1個場鎮居民委員會。2001年底,總人口25720人,6668戶。
有土地面積5280公頃,耕地1227公頃,人均佔有土地3.08畝。主要河流2條,郪江河最大,全長11.07公里。
植被面積1673公頃,森林面積157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9.7%。地處山高溝狹的丘陵地帶,年均氣溫17.1℃,降水量889毫米,無霜期285天左右。
郪江河繞境而過,麻柳河貫穿全境。有魯班水庫向西、太建、朝賢3條支渠42公里,可控灌耕地70%。有電灌站43座,微水池17口,山平塘38口。

名勝古迹


境內名勝古迹主要有義軍山、天宮堂、西峰寺,蠻子洞。義軍山因義和團運動駐軍紮寨而聞名。西峰寺為建國前地下共產黨組織西豐工委辦公地遺址。
蠻子洞
蠻子洞
被盜過的石墓
被盜過的石墓
蠻子洞為建中當地人俗稱,在巴蜀大地上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穴居住所亦或墓穴,建中鄉銀合村、響水洞村最為集中,大大小小几十處。蠻子洞開鑿於距離小溪很近的砂岩山體上,完全靠古老的鋼釺、釺子、鑿子一錘一錘的開鑿出來,深度、大小不一,最小的也需要開鑿上百方山石,人力、財力、時間消耗巨大。現有蠻子洞有的空空如也,有的裡面有石床、石器,可供生活起居,有的卻作為墓穴,蠻子究竟為那個朝代開始出現眾說紛紜未達成共識;90年代初期曾被大肆盜挖過。

建中簡介


建中鄉有建中、西豐兩個場鎮,通過建鄉后10多年的努力,現已初具規模,有街道4條,總長2200米,街道有各類店鋪180餘個,場鎮有糧站、信用社、衛生院、初中校、中心小學,敬老院等單位,中學和敬老院都是地震后重修;建中中學亦準備開設高中部。
三(台)大(英)二級公路貫穿全境,北距三台縣城54公里,南距大英縣城蓬萊鎮30公里;出三大路后沿夏團路可直接從中江縣倉山鎮或大英縣城蓬萊鎮上成南高速;
半小時內可達成遂高速鐵路大英東火車站;交通相對便利。
鄉里每天有建中至成都直達車,每日早6點從建中出發,上午10點半到成都梁家巷汽車站;下午1點20從成都發車返回建中鄉。
場鎮至綿陽、三台、大英、遂寧每日都有班車往返運營。
建中鄉下轄村
銀合村
高山寨
中興村朝鳳村廣益村河邊村朝賢村井灣村曬金村來鳳村付家溝村快活村劉家溝村響水洞村大堰坎村南下村羊角村范家井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6228
14036
12192
家庭戶戶數6563
家庭戶總人口(總)26091
家庭戶男13932
家庭戶女12159
0-14歲(總)6309
0-14歲男3385
0-14歲女2924
15-64歲(總)18009
15-64歲男9787
15-64歲女8222
65歲及以上(總)1910
65歲及以上男864
65歲及以上女104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5832

文化建設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在農村如何能得到充分體現,是建中鄉一班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引導農民發家致富,指點迷津是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農閑休息之餘,老百姓的生活又如何過呢!
打麻將、鬥地主這些或多或少都帶有點賭博性質,既傷身體又影響家庭團結,有時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還可能引發治安案件,甚至上升為刑事案件,也是一件讓人煩心的事。
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體現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減少一些矛盾糾紛的發生,從而維護一方穩定。鄉文化站通過走訪、座談了解群眾,摸清他們的心思。
專門從縣文化館請來兩位舞蹈教員,先培訓一批有舞蹈基礎、熱愛舞蹈的愛好者,再通過他們來培訓更多的人員。
最初大家由不好意思、怯場到後來達到最多200多人的規模,平時練舞者都達100人以上,舞場也由1個增加到4個。他們中年齡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才1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