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鎮

四川達州市通川區轄鎮

東嶽鎮,四川達州市通川區下轄鎮,地處達州市通川區西北部,東與羅江鎮鳳北街道接壤,南、西與雙龍鎮毗鄰,北與蒲家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千米,總面積34.6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磐石鎮戶籍總人口14927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東嶽鄉。1952年10月,屬達縣第六區。1958年9月,鄉改公社。1983年4月,公社改鄉。1992年7月,劃歸達縣市(今通川區)。2015年,撤銷東嶽鄉,設立東嶽鎮。截至2020年6月,東嶽鎮轄6個社區和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興社區東興路170號。

2011年,原東嶽鄉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8.4‰農業總產值10847萬元,比上年增長11.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8.9%。2018年,東嶽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歷史沿革


春秋,屬夔國。
戰國,屬巴國地。
東漢永元二年(90年),屬宣漢縣(今通川區)。
民國時期,屬達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置東嶽廟鄉蘇維埃和8個村蘇維埃。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東嶽鄉。
1952年10月,屬達縣第六區。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92年7月,劃歸達縣市(今通川區)。
2015年,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達州市通川區、達川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撤銷東嶽鄉,設立東嶽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東嶽鄉轄東興、興盛、虹橋3個居民委員會,有力、山橋、鳳凰、飛進、玉鍾*龍興、丘林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8個居民小組、5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東嶽鎮轄6個社區和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興社區東興路170號。
東嶽鎮區劃詳情
東興社區興盛社區飛進社區鳳凰村玉鍾村
虹橋社區山橋社區有力社區龍興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嶽鎮地處達州市通川區西北部,距通川區政府23千米,東與羅江鎮、鳳北街道接壤,南、西與雙龍鎮毗鄰,北與蒲家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千米,總面積34.67平方千米。
東嶽鎮
東嶽鎮
地形地貌
東嶽鎮地形主要為深丘。境內最高點位於龍興寺茶山,海拔850米。
氣候
東嶽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3℃,1月平均氣溫6.0℃;7月平均氣溫27.9℃。生長期年平均322天,平均無霜期311.9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2小時,年總輻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水文
東嶽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最大河流為雙龍河,從北至南流經境內玉鍾、山橋等村,長11千米,流域面積1.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0.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東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冰凍等。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原東嶽鄉耕地面積8655畝,林地面積23037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東嶽鄉轄區戶籍總人口1462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238人,城鎮化率29%。另有流動人口1528人。總人口中,男性7339人,佔50.2%;女性7284人,佔49.8%:18歲以下3127人,佔21.4%;18~35歲2984人,佔20.4%;35~60歲6003人,佔41.1%;60歲以上2509人,佔17.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4611人,佔99.9%;有彝、壯、黎、布依等6個少數民族,共12人,佔0.1%。2011年,原東嶽鄉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25人。
截至2017年末,磐石鎮常住總人口19563人。
截至2018年末,磐石鎮戶籍總人口1492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東嶽鄉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1290萬元,比上年增長8.4‰農業總產值10847萬元,比上年增長11.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8.9%。
2018年,東嶽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第一產業
東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原東嶽鄉生產糧食5270噸,其中水稻2858噸,小麥41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生薑等。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3153畝,產量442噸。
東嶽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原東嶽鄉生豬飼養量28435頭,年末存欄15489頭;家禽飼養量11.3萬羽,上市家禽7.5萬羽。2011年,原東嶽鄉生產肉類2195噸,其中豬肉2040噸,牛肉33.6噸,羊肉15.8噸;禽蛋185噸;畜牧業總產值4283萬元。
截至2011年末,原東嶽鄉累計造林3200畝,其中防護林100畝,經濟林31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萬株,林木覆蓋率34.3%,活立木蓄積量13萬立方米。2011年,原東嶽鄉水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1萬噸,主要品種有廣柑、塔羅科血橙、鳳凰梨橙。
2011年,原東嶽鄉原大型農業機械35台,農民人均純收入8179元。
第三產業
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商業網點56個,職工75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01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53.6萬元,比上年增長8.5%。

交通


東嶽鎮境內有襄渝鐵路、魏(興)復(興)公路過境。,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1千米。2011年末,原東嶽鄉貨運汽車154輛,客運汽車4輛。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10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1所,在校生709人,專任教師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在校生220人,專任教師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原東嶽鄉教育經費38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79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79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354萬元。
文化事業
1993年5月,原東嶽鄉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線電視用戶11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體育場地7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70.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00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949人,參合率97%。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東嶽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09戶,人數976人,支出297.9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254.3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24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76人次,共支出35.7萬元,比上年增長56%。
2011年末,原東嶽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16戶,人數2924人,支出283.2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80.7元,比上年增長2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4人,支出6.1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2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24人次,共支出24.3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臨時救濟260人次,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20%0
2011年末,原東嶽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7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5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東嶽鄉有郵政網點1個,征訂報紙860份、期刊65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用戶普及率20%,寬頻接入用戶560戶。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原東嶽鄉高壓輸電線路總長度41千米,用電負荷16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50萬千瓦時;天然氣用戶485戶。

文化


● 名字由來
東嶽鎮因清嘉慶初年在此建有一座東嶽大帝廟宇而得名。

特產美食

達州脆李,四川省達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東嶽鎮為種植區。
達州脆李果實中大,圓形,果頂平或微凸;果面黃綠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縫合線淺、明顯、不對稱;果肉淡黃色,肉質脆,汁液中多,味甜、濃,離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州脆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旅遊


東嶽鎮境內的龍興寺山和鳳凰山景點。
鳳凰山,即達州鳳凰山公園,位於達州市城北,因其山勢猶如一隻展翅的鳳凰得名,屬山林風景型城市公園,鳳凰山,主要有鳳凰樓、鳳凰亭、紅軍亭、送君亭、元稹紀念館、元稹文化廣場、六相廣場、巴人文化廣場、拜月台、鳳仙池、西聖寺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