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鎮

河南信陽市息縣轄鎮

東嶽鎮,隸屬於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地處息縣北部,東與包信鎮為鄰,南以閭河為界與張陶鄉隔河相望,西與白土店鄉接壤,北與駐馬店市新蔡縣關津鄉、正陽縣岳城鄉毗鄰。區域面積111.8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59460人。

清代,設保屬松鄉里。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聯保屬包信區。1951年,設區轄18個鄉。1958年8月,鄉改為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為鄉。1998年4月,撤鄉建鎮。截至2020年6月,東嶽鎮下轄20個行政村。

2018年,東嶽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歷史沿革


清代,設保屬松鄉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聯保屬包信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鄉轄20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息縣愛國民主政府”在東嶽廖庄建立,在此建立東嶽區政府。
1951年,設區轄18個鄉。
1956年1月,撤區設中心鄉。
1957年3月,撤中心鄉設鄉。
1958年8月,鄉改為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為鄉。
1998年4月,撤鄉建鎮。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東嶽鎮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位於秦圍孜村大岳庄組,海拔45米;最低點位於黃崗村小楊庄組,海拔38米。

氣候

東嶽鎮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濕潤季風氣候。

水文

東嶽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4條。蓮花港從白土店鄉流入劉灣村注入閭河,境內長3.2千米;倒流水河自東向西流經徐大庄村,注入新蔡縣境汝河,境內長8千米;閭河從白土店鄉流入,從西到東流經境內郭圍孜、劉灣、邱庄、黃崗、大鄒庄、夏圍孜村流入包信鎮,境內長9.1千米;溜溝河從白土店鄉流入,自西向東流經境內羅樓、石菜園、街村、楊庄、小黃庄村注入包信鎮,境內長8.2千米。

自然災害

東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龍捲風等。最嚴重的一次龍捲風災害發生在2005年6月26日,大鄒庄、小黃庄、夏圍孜村等行政村受到龍捲風、特大暴雨襲擊。受災面積達5平方千米,受災人口6097人,成災人口4230人,死亡1人,傷4人;倒塌房屋276間,損壞房屋1026間;損毀樹木2.3萬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00萬餘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690多萬元。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7年7月,沿閭河、倒流水發生1954年以來的特大洪水,農作物受災面積3.5萬畝,成災面積2.5萬畝,絕收面積2.4萬畝;受災人口1.9萬人,倒塌房屋50間。

行政區劃


2011年,東嶽鎮轄街村、楊庄、小黃庄、石菜園、大劉庄、夏圍孜、黃崗、霍庄、邱庄、劉灣、郭圍孜、羅樓、大房庄、小房庄、烏廟、小於寨、肖庄、李庄、秦圍孜、徐大庄2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5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東嶽鎮下轄2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街村(東嶽集)政府路30號。
街村村石菜園村大鄒庄村劉灣村
楊庄村夏圍孜村邱庄村徐大庄村
烏廟村小黃庄村肖庄村大劉庄村
大房庄村黃崗村李庄村羅樓村
小房庄村秦圍孜村郭圍孜村小於寨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東嶽鎮轄區總人口580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00人,城鎮化率15.7%。總人口中,男性29843人,佔51.4%;女性28179人,佔48.6%; 14歲以下8590人,佔14.8%; 15~64歲42812人,佔73.8%; 65歲以上6620人,佔1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7991人,佔99.9%;有回、苗、哈尼等4個少數民族,共31人,佔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長率4.8‰。
2017年,東嶽鎮常住人口52130人。
截至2018年末,東嶽鎮戶籍人口5946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東嶽鎮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1.2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25億元,比上年增長8%。稅收收入137.2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355元。
2018年,東嶽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東嶽鎮景色
東嶽鎮景色
東嶽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0.6萬畝,人均1.8畝,林地面積0.9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5%;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3萬噸,人均742千克,其中小麥2.3萬噸、玉米1.2萬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作物、棉花、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112萬千克;棉花種植面積8200畝,產量820千克;蔬菜種植面積12340萬畝,產量0.7萬噸。畜牧業總產值0.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30%,森林覆蓋率達到12%。

工業

東嶽鎮工業以建材、木材加工、麵粉加工為主導產業。有工業企業154家。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1%。從業人員2000人。

商業

2011年末,東嶽鎮有商業網點125個,從業人員1620人,集貿市場8個,年成交額8億元。

金融

2011年,東嶽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2億元,比上年增長18%;各項貸款餘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22%。

文化


地名由來

清初建東嶽廟,民眾聚居於廟周圍形成集市得名。 

文物古迹

● 中國社科院息縣“五七”幹校舊址
息縣東嶽五七幹校位於東嶽鎮烏廟村張庄南部,創建於1969年,文化名人錢鍾書楊絳夫婦、沈從文、俞平伯、何其芳、吳世昌、余冠英、何西來、呂叔湘、丁聲樹、胡繩、任繼愈、金岳霖、孫冶方、顧准、吳敬璉等都曾在息縣東嶽“五七”幹校工作學習勞動過。
2016年,位於息縣東嶽鎮石菜園村、楊庄村的中國社科院息縣“五七”幹校舊址入選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交通


東嶽鎮境內有大廣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7千米。縣級公路包東路與106國道、大廣高速公路相連,境內長13千米,村公路全部貫通,總長52千米。公交線路兩條,有14輛20座小型客車,日發客運汽車28班次,年客運量20萬人次。2011年末,鎮區框架形成四縱四橫,街道均為水泥路面,總長4千米,人均0.44米,鋪裝面積2.4萬平方米,人均2.64平方米。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東嶽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60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13所,在校學生5060人,專任教師2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1338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東嶽鎮有鎮文化事業發展服務中心、鎮文化大院各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
2011年末,東嶽鎮有有線廣播電視站1個,有35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入戶率7.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東嶽鎮有衛生院1家,村醫療機構20個。專業衛生人員112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39人,大專學歷11人,中專學歷51人;鎮中心衛生院配有德國西門子CT、美國柯達CR成像醫療設備,病床10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8375人,參合率98.3%。

社會保障

2011年,東嶽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50戶,人數1897人,支出182.8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供養258人,支出3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0.1萬元,比上年增長15%,2011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5萬人,參保率78%。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東嶽鎮有郵政支局1個,代辦點20個,報紙、期刊發行1.2萬份(冊);電信服務網點4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行動電話用戶2.8萬戶,寬頻接入用戶2200戶。
● 給排水
2011年,東嶽鎮鎮區建有自來水廠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凈化設備。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供水管網10千米;鎮主要街道兩側修建排水道8千米。自來水廠1座,自來水普及率85%。
● 供電
2011年末,東嶽鎮鎮區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供電量為680萬千瓦時。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東嶽鎮鎮區有花壇10處,綠化面積0.5公頃。綠化覆蓋率16%,人均綠地0.7平方米。鎮區建有垃圾中轉站1個,擁有垃圾運輸車等垃圾處理設備,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