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3條詞條名為永安村的結果 展開
-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下轄村
-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新興鎮下轄村
- 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正定鎮永安村
-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冶鎮下轄村
- 路外村
- 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永安
- 江蘇南京市雨花區板橋街道下轄村
-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鎮轄村
-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石埠街道永安村
- 山西省沁水縣嘉峰鎮東南部永安村
-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溪西鎮下轄村
-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下轄村
-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東觀鎮永安村
-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永安鎮下轄村
- 山西省河津市陽村鄉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市水富市向家壩鎮永安村
- 雲南省昭通永善縣茂林鎮永安村
-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下轄村
- 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下轄村
- 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永安村
-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高橋鎮永安村
- 雲南省曲靖宣威市板橋鎮永安村委會
- 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永安村
- 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竹基鄉永安村
- 雲南省大理雲龍縣諾鄧鎮永安
- 江蘇省常熟市董浜鎮永安村
-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界頭鎮永安村
-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永安村
-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莽山鄉下轄村
-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轄村
-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零陽鎮下轄村
- 雲南省宣威市板橋鎮永安村
- 雲南省富民縣永定鎮
- 廣西來賓市武宣縣東鄉鎮下轄村
- 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白濟訊鄉永安村
-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大河鎮永安村
- 吉林省吉林船營區搜登站鎮永安村
- 雲南省普洱市景谷縣威遠鎮永安村
- 山西省高平市馬村鎮下轄村
-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土橋鎮永安村
- 貴州鳳岡縣永安鎮下轄村
- 江蘇省常熟市董浜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師宗縣竹基鎮永安村委會
- 雲南滄源縣勐來鄉下轄村
- 上海市崇明縣三星鎮永安村
-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永安村
- 黑龍江伊春市嘉蔭縣朝陽鎮永安村
- 雲南省麗江永勝縣大安彝族納西族鄉永安村
- 江蘇省建湖縣慶豐鎮永安村
-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存瑞鎮下轄村
- 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郭家村鄉下轄村
- 江蘇省高郵市界首鎮下轄村
- 安徽鳳台縣城關鎮下轄村
- 湖南省常德市官當鎮轄村
- 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杏花村鎮下轄村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團結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富民縣永定街道辦事處永安村
-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城關鎮永安村
- 南川區南平鎮下轄村
- 重慶市綦江區三角鎮下轄村
- 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永安村
- 四川省劍閣縣搖鈴鄉永安村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右鄉下轄村
- 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鎮轄村
- 貴州畢節市放珠鎮下轄村
- 黑龍江省海林市永安村
-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土橋鎮下轄村
- 老君鎮永安村
-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泥汊鎮永安村
- 重慶市江津區石門鎮下轄村
-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下轄村
- 安徽省肥東縣眾興鄉下轄
- 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朗公廟鎮永安村
永安村
雲南省大理洱源縣右所鎮永安
該行政村隸屬洱源縣右所鎮,距鎮政府所在地1 公里,到鎮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5公里。東鄰焦石,南鄰松曲,西鄰陳官,北鄰梅和。轄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76戶,有鄉村人口4034人,其中農業人口3963人,勞動力23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78人。全村國土面積21.44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氣溫 16 ℃,年降水量 8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和大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506.00畝,人均耕地0.92畝,林地15099.00畝.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9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83.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截止2013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1076戶通自來水。有1076戶通電,有107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07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0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76戶(分別佔總數的100%和100%)。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0拖拉機80輛,摩托車25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506.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50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7畝。
到2013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全村有100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0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9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95.00萬元,佔總收入的54.8%;畜牧業收入703.00萬元,佔總收入的14.8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23頭);漁業收入425.00萬元,佔總收入的8.9%;林業收入 42.00萬元,佔總收入的0.8%;第二、三產業收入771.00萬元,佔總收入的19.2%;工資性收入234.00萬元,佔總收入的1.2%。農民人均純收入6983.00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3人,在省內務工17人。
該村建有小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3194.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329}人,距離 鎮中學0.2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72人,其中小學生329人,中學生244 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2個。
該村現有農戶1076戶,共鄉村人口4034人,其中男性2031人,女性2003人。其中農業人口3963人,勞動力2378人。該村以漢族、白族為主(是漢族、白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558人,漢族1476人和彝族39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89人,參合率95.03%;享受低保10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9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9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 816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2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粘貼公告方式公開。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需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鄉村道路的修整。學校危房急待改造等。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依託自然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開發東湖旅遊業,帶動全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