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伏羲廟的結果 展開

伏羲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西北地區著名古建築群之一,原名太昊宮,俗稱人宗廟,地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廟內古建築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築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6座。新舊建築共計76間。整個建築群包括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伏羲廟景區自恢復營業起一年內都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

歷史沿革


2001年06月25日,伏羲廟作為明、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始建於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1484年),前後歷經九次重修,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現存面積6600多平方米。
伏羲廟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四院,宏闊幽深。
廟內古建築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新建築有朝房、碑廊、展覽廳等共6座。
新舊建築共計76間。整個建築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線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
而朝房、碑廊沿橫軸線對稱分佈,規整劃一,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由於伏羲是古史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築群呈宮殿式建築模式,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築群。
又因有伏羲廟,民國以前小西關城又叫伏羲城。
先天殿又稱正殿、大殿,在中院後部正中,是伏羲廟的主體建築,巍然屹立於院子正北高1.7米的磚築月台上。
其高大雄偉的殿內,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頂棚正中繪太極河洛八卦圖,四周等分為六十四格,內刻繪六十四卦圖。
先天殿後面為太極殿,又稱退殿、寢殿、寢宮,依“前宮后寢”慣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農,建築規模略小於先天殿。
伏羲廟各院內遍布古柏,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徵伏羲六十四卦之數,現存37株。挺拔蒼翠,濃蔭蔽日。
伏羲廟大門內側東西牆角原有古槐兩株,相對而立。現存東邊1株,樹榦中空,經鑒定為唐代所植。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誕辰日,周邊群眾扶老攜幼,紛紛前來伏羲廟朝拜祭祀“人祖爺”。一時,寶燭輝煌,香煙繚繞,鐘鼓鳴天,善男信女異常虔誠,廟內充滿著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
伏羲廟門坊又稱大門、正門、前門、頭門。

地理環境


天水伏羲廟,是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
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址位於天水市秦城區(現為秦州區)西關伏羲路。
卦台山的古建築被破壞無遺;而天水城裡的伏羲廟主要建築、塑像和其它文物,卻由於天水市文化部門及時地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基本保存完好。
國內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重視保護這一建築群,對於研究中國遠古歷史、探討明代建築藝術、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風情等,有著相當重要的實物資料價值。
史料記載,元代統治者對"三皇"特別推崇。他們認為,"三皇"應為伏羲、神農、軒轅。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鐵木爾,詣令全國各州、縣,務必修建"三皇"廟,以通祀之。
當時,天水市作為秦州府治,又是成紀縣地,即伏羲故里,因之,這裡的"三皇"廟也便修得特別講究。此廟就是如今伏羲廟的前身。
此廟從建成到元朝覆亡,雖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於政局動蕩,各方均受牽連,文化、宗教、教育等諸業日趨蕭條;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廟已傾倒坍塌,不成樣子了。
直到明代中葉,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揮"明威將軍"尹鳳的倡導組織下,才在原"三皇"廟的基礎上,重新起造廟宇,始稱"伏羲廟",延續至今,已近五個世紀了。
據記載,伏羲廟起初並不很大。
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陳講,用了三年時間進一步開拓修繕,為伏羲廟的規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礎。
近五百年來,又先後歷經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屢次擴建、維修,才成如今這樣整肅宏偉、遠近聞名的古建築群。伏羲廟,坐北向南,佔地一萬餘平方米。現存建築為兩門三進。

建設背景


明弘治三年(1490年)創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嘉慶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間由原來的3間擴建至5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間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闊5間計17米,進深2間計5.4米。懸山頂,綠瓦龍吻,質樸典雅。

主要景觀


進大門牌坊,即入正門。此門五間門面,共寬十八米,進深兩間。正中門楣,原掛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書法家胡纘宗所書"與天地准"巨匾一方,現懸掛"太昊宮"匾一,含義同"與天地准"相似,都是頌揚伏羲造福人類的恩德廣大無邊。伏羲廟的這座正門,雖也經清代局部修繕,但其主體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實為難能可貴。至今,屋頂完整無損,正脊兩端施龍吻,尾向內,背獸齊全,中央置寶瓶;脊身飾纏技牡丹。這套質樸典雅、玲斑剔透的飾品構件,工藝、藝術價值相當之高,曾引起國內不少建築專家和藝術家的重視。步入前院,可見院東有棵古槐,傳為唐代栽植。歲月流逝,已逾千年;雖然屢經兵燹天災,閱盡人間春色,至今依舊昂然挺拔,令人嘆為觀止。
文祖殿,迎面為一座碧瓦覆項、結構宏偉的大型古建築,就是文祖殿。此殿雖系清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重建,但其彩繪風格卻保持了明代暖色基調,向為專家所稱道。穿過儀門,來到中院。由於場面開闊,令人襟懷頓覺釋然。這裡是伏羲廟建築群的中心部分。正中位置為一月台,殿、閣、亭、榭,高下相間,與院內星羅棋布的株株參天古柏,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妙趣橫生。民間說法,前後院內原來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個方位栽植的。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機盎然。這些忘年古柏,現已成了珍貴的文物樹了。
先天殿,又稱正殿、大殿。在中院後部正中,是伏羲廟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創建的太吳宮是其前身,但原宮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1523年)擴建,時榜書“先天”。嘉靖十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慶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間屢經重修,始成今制。面闊7間計26.4米,進深5間計14.05米。殿宇雄踞寬闊的露台之上,莊嚴宏偉,重檐歇山大頂襯以龍吻脊、雕花天宮寶剎,顯得高貴典雅,氣度非凡,雖屢經重修,依舊呈明代風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迴廊,間架結構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間、次間、盡間隔扇門窗雕以盤龍、團鳳、仙鶴、糜鹿等吉祥物圖案,飾以牡丹、艾葉、松枝等植物,華麗精美。因閱歷久遠,色彩斑駁,時顯滄桑氣息。殿內伏羲聖像高3米有餘,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龕之中,靈氣逼人。像右原有龍馬雕像、左置河圖洛書石盤,民國30年(1941年)被十三臨時教養院生產合作社拆除,現已依原樣恢復。殿頂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裝飾,井口天花鑲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圖①,而藻井施繪河圖和伏羲先天八卦圖,將裝飾和伏羲氏的業績緊密結合,別具特色。明月之夜,置身中院,月光從古柏枝椏縫中篩落下來,銀輝瀉地,而先天殿檐牙上的老鐵鐘迎風搖曳,叮噹聲輕盈入耳,猶如超人化境。
朝房,中院、第三院都有,分列先天殿前東西兩側和太極殿前東西兩側,相向對稱分佈。明嘉靖二年(1523年)創建,時有房20間。清順治十年(1653年)重修,乾隆四年(1739年)修葺6間,新建14間。嘉慶十年至十二年間(1805-1807年)重修10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間改建為16間,即中院先天殿前東西各5間,第三院太極殿前東西各3間,現存太極殿東側3間。房為懸山頂,土木結構。1989年12月,在先天殿露台前東西兩側重建朝房各5間,出廊式頂磚木結構。朝房是仿宮殿式建築設置的,按古代慣例,文武官員上朝前先在朝房做準備活動,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後靜待金鑾殿的上朝鐘鼓聲。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東朝房。
鐘樓(鼓樓),分列先天殿露台東西。宮觀寺院的常設建築,所謂暮鼓晨鐘。清嘉慶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間創建,均呈六角攢尖頂,小巧玲瓏。原來都是封閉式的,只留一面為門,現柱間的雕花窗欞已全部拆去,與亭無二致。鐘樓在民國29年(1940年)第十三臨時教養院進駐伏羲廟后,因失火被焚毀,清代的大鐵鐘下落不明。現存的鐘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館復原重建的。民間祭祀伏羲的組織“上元會”補鑄鐵鐘一口,懸置其中。鼓樓依舊,而鼓早已不知去向。依據採訪所知,原來鼓樓的鼓很大很響,民國33年(1944年)中國戲劇學社戴涯話劇團來天水演出話劇《雷雨》,還曾借用這面鼓伴奏雷聲。
碑亭(碑廊),原在先天殿西側。創建時間不詳,乾隆《直隸秦州新志.建置》提及廟內有“碑亭”,據此,疑創建於明代。有史可證為清嘉慶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間重建,時有碑亭6所。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間改建為碑廊一列,共5間。1955年,天水師範搬入伏羲廟后,佔用碑廊,將碑碣放翻另置。1990年,在儀門內側東西新建碑廊兩列,共10間。卷棚頂,磚混結構,所有碑碣都得以安置。
中院,處儀門和先天殿後牆之間,是伏羲廟的主體院落。先天殿居后、居中,東西兩側分列朝房、碑廊、鐘鼓樓,構成典型的四合院。
太極殿,又稱退殿、寢殿、寢宮,在第三院後部正中,依“前宮后寢”慣例而建。明嘉靖二年(1523年)創建,時榜書“太極”。清順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嘉慶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間、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間屢經重修,始成今制。太極殿面闊5間計17.7米,進深3間計9.38米。單檐歇山頂。正面裝飾不及先天殿華麗,但盡間龍鳳呈祥雕刻,鮮明生動,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殿內設神龕,供伏羲聖像,比先天殿像略小而形體相似。不設頂棚,較先天殿簡陋。
第三院,處先天殿和太極殿之間。殿前東西列朝房。有側門和中院、後院相通。
後院(后陵),又稱第四院,處太極殿和伏羲城北城牆之間。明嘉靖二年(1523年),院內設置見易亭、水池、橋亭等,並植有花木,經嘉靖十年(1531年)整修,成為風景幽美的園林,類北京故宮的御花園。明胡纘宗有《與趙太史見易亭小坐》詩,正是在此院中吟作的。為體現建築群的完整,明代創廟時,仿河南淮陽伏羲陵形制,天靖山麓半山設有象徵性的伏羲陵標誌。廟前又置大片廟地,有“負山帶河”之說。山即指天靖山,河即藉河。明末兵燹不斷,於是築小西關城環圍廟宇及附郭居民,伏羲廟後院和天靖山割裂。以後逐漸荒廢。清乾隆四年(1739年),秦州知州李鉉主持重修伏羲廟時,院中的亭、池、橋已不復見,亦未完全恢復,只是在廟西北餘地,種花構亭,以供遊憩。民國時人稱“后陵”,認為是歸葬伏羲的地方。院內雜草叢生,大蛇屢見,人跡罕至。民國28年(1939年),第十三臨時教養院進駐之後,在院內修建工房等。1955年天水師範學校遷入之後,又在這片空地上修建教室等。1970年後歸部隊使用,2002年正式退還地方。
伏羲廟
伏羲廟

文化活動


在天水,相傳正月十六是伏羲誕辰,按照傳統人們要到伏羲廟“朝人宗”,這便是伏羲廟廟會,隆重而盛大。每年這一天,天水人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仰望“人祖”樸實、憨厚、慈祥的面容,追思華夏民族遙遠輝煌的歷史,懷念人文始祖肇啟中華文明的豐功偉績,緬懷始祖恩澤,弘揚伏羲文化,促進社會團結進步。人們撫摸、辨識著年代久遠的碑文,觀賞著筆精墨妙的書畫作品,受到了一次極好的傳統文化教育。

獲得榮譽


1963年被評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交通

公交
天水市秦州區伏羲路110號從天水中心廣場南側街道一直向西步行20分鐘即可到達,打車約10元。

門票

價格
門票:20元
門票優惠政策
1.身高1.2米以下兒童免票;身高1.2~1.4米兒童,門票半價優惠。
2.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門票半價優惠。甘肅省60周歲以上老人免票。
3.殘疾人、現役軍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景區自恢復營業起一年內都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