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伏羲廟的結果 展開

伏羲廟

山東省微山縣伏羲廟

伏羲廟,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劉庄村的伏羲廟,是濟寧市現存最早的廟宇建築。

簡介


微山伏羲廟
微山伏羲廟
伏羲廟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劉庄村境內,是濟寧市現存最早的廟 宇建築。伏羲陵台基高築,伏羲廟即在其上。陵台長40.5米,寬34.6米,面積為1401.3平方米,台高4.6米。陵台四周條石砌壘,非常壯觀。由於伏羲陵後有聖母池泉,陵前又與西側諸泉交匯,青山碧野,流水潺潺,美麗的景觀,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有不少詩篇載入“地方志”。位於兩城鄉劉庄村西北30米處,背依鳳凰山,面朝獨山湖。廟後有“六合”“聖母”等諸泉匯流。廟建於陵台之上,數里之外,即可看到。伏羲廟原是一組完整的古建築群,前有三聖閣,後有女媧殿,伏羲殿建在中心部位,並配以鐘樓、鼓樓、廟門等建築,繞以青石圍牆。

歷史記載


據《魏書·地形志》載:“高平,二漢屬山陽……有痴水、千秋城、湖陸城、齊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廟。”據此,伏羲廟雖然創建年代不詳,但在魏時就已為名勝。
伏羲廟[山東省微山縣伏羲廟]
伏羲廟[山東省微山縣伏羲廟]
《十三道圖·圖經》載:“單州魚台縣東北七十里曰辛興村,其間有伏羲皇帝之陵,陵上有廟。”唐、宋、元、明皆有重修碑刻。由於年久失修,許多建築被拆除,牆垣倒塌殆盡,現唯一留存的建築物——伏羲殿。伏羲殿坐落在青石雲台(即伏羲陵)上。殿面闊5間,進深3間,長15.4米,寬9米,面積138.6平方米。建築形式為單檐歇山式,斗拱結構,單華拱、三下昂、七鋪座。殿為八柱六重梁九檁,長鼓狀石礎。大殿東西兩側各有4根,前後各有兩根八棱形石柱;前面有6根,後面有4根木柱。兩稍間為一座間斗拱,中間3間檐下為兩座補間斗拱。殿內梁、檁、椽、柱上均施以彩繪,因年代久遠現已模糊不清。殿頂為黃綠色琉璃瓦,脊瓦作對吻雲龍圖案。殿中頂檁上有大明嘉靖三十九年重修”字樣。殿內現還存有石碑兩幢:一為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重修伏羲聖祖廟碑》,一為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伏羲廟碑》。

保護等級


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943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47處),微山縣兩城鎮伏羲廟榜上有名。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