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眶雀鶥

雀形目畫眉科動物

灰眶雀鶥(學名:Alcippe morrisonia),是畫眉科、雀鶥屬的鳥類。灰眶雀鶥是小型鳥類,頭、頸和臉褐灰,頭側和頸側深灰;上體和翅、尾表面橄欖褐;喉呈灰色;胸淺皮黃;腹部和脅部皮黃至赭黃,腹部中央淺淡。

灰眶雀鶥棲息於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森林和灌叢中,主要以昆蟲及其幼蟲為食,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成5-7隻至10餘只的小群活動。灰眶雀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形態特徵


灰眶雀鶥
灰眶雀鶥
灰眶雀鶥額、頭頂、枕、頰和耳羽頸側灰褐色;背、腰為橄欖褐色;尾上覆羽逐漸轉棕褐色;眼先灰褐眼周灰白色;頰比頭頂稍淡;頦、喉淺灰褐色;胸灰白染草黃;腹側和兩脅為草黃色,腹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棕黃色;肩羽、小覆羽、內側飛羽和各飛羽外翈同背色,內翈黑褐,但內翈緣色較淡;第2-6枚初級飛羽具切跡:飛羽式為4>5>6≥3>7>8>9>10;第2初級飛羽等於次內側飛羽;第1枚初級飛羽短於最內側飛羽。尾羽12枚,中央尾羽橄欖褐。其餘尾羽外翈暗橄欖褐色,內翈更暗;中央尾羽具不明顯的暗色橫隱紋;各尾羽末端羽軸尖出。
灰眶雀鶥嘴黑褐色,嘴峰稍曲,上喙末端略鉤,具缺刻,鼻須嘴須均發達。跗蹠前緣,被盾狀鱗,跗蹠趾角褐色,爪稍淡。
體重♂15-18g,♀16-19g;體長♂122-143mm,♀122-140mm;嘴峰♂10-12mm,♀10-12mm;翅♂58-66mm,♀61-68mm;♂55-65mm,♀53-65mm;跗蹠♂20-24mm,♀20-23mm(湖北亞種)。

棲息環境


灰眶雀鶥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森林和灌叢中,在原始林、次生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以及林緣灌叢、竹叢、稀樹草坡等各類森林中均有分佈,在油茶林、竹林、果園等經濟林以及農田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和灌叢內都見有活動,是雀鶥屬鳥類在中國分佈最廣的一種。

生活習性


灰眶雀鶥主要以昆蟲及其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苔蘚、植物葉、芽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蟲各類主要有甲蟲、毛蟲、鞘翅目昆蟲、鱗翅目昆蟲、膜翅目昆蟲、雙翅目昆蟲、蜻蜓目昆蟲以及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榕果、漿果、草莓、花蕊、苔蘚、懸鉤子、果實、雜草種子、葉芽等,偶爾也吃少量穀粒等農作物。
灰眶雀鶥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常成5-7隻至10餘只的小群,有時亦見與其他小鳥混群,頻繁地在樹枝間跳躍或飛來飛去,有時也沿粗的樹枝或在地上奔跑捕食。常常發出“唧、唧、唧、唧”的單調叫聲。常與其他種類混合於“鳥潮”中,大膽圍攻小型鴞類及其他猛禽。

分佈範圍


灰眶雀鶥在中國以內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其以南各省區,往北達陝西南部和甘肅南部,往東至浙江和福建沿海,南達廣東、香港、廣西、台灣和海南島,往西至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灰眶雀鶥在中國以外分佈於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

繁殖方式


灰眶雀鶥的繁殖期在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叢近地面的枝杈上,巢距地高0.2-2m。巢呈深杯狀,主要由草葉、草莖和草根等材料構成,有時還有樹葉和苔蘚摻雜在一起。巢的大小為外徑8.3cm,內徑4.5cm,巢高6.3cm,深4.6cm。每窩產卵2-4枚,卵白色、密被有淡棕黃色斑點,卵為梨形,大小平均為19.6mm×15mm。在台灣發現一巢築於離地約2m的樹上,巢呈碗狀,主要由樹葉、樹皮、草葉、苔蘚和芒草莖等材料構成,巢的大小為口徑6cm,巢高7cm,深4cm,窩卵數3-4枚,卵乳白色、被紫紅色斑點,以鈍端較多,卵的大小為20mm×15mm。

亞種分化


拉丁名稱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Alcippe morrisonia davidi灰眶雀鶥湖北亞種Styan,1896 
Alcippe morrisonia fraterculus灰眶雀鶥雲南亞種Rippon,1900 
Alcippe morrisonia hueti灰眶雀鶥東南亞種David,1874 
Alcippe morrisonia morrisonia灰眶雀鶥指名亞種Swinhoe,1863 
Alcippe morrisonia rufescentior灰眶雀鶥海南亞種Hartert,1910 
Alcippe morrisonia schaefferi灰眶雀鶥滇東亞種La Touche,1922 
Alcippe morrisonia yunnanensis灰眶雀鶥滇西亞種Harington,1913 

種群現狀


灰眶雀鶥有一個非常大的分佈範圍,種群趨勢尚不清楚,種群規模沒有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