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淑蘭
著名評劇教育家
花淑蘭,原名葛淑蘭,女,1929年出生於河北省唐山,評劇花腔女高音、評劇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創始人。
原全國劇協理事、著名評劇教育家。與韓少雲、筱俊亭合為“韓花筱”三大流派,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46年嶄露頭角后,進入北京演出,以《劉翠屏哭井》和《保龍山》打炮而紅。擅演劇目有《茶瓶計》《牧羊卷》《謝瑤環》《黛諾》《女經理》(與人合編並主演)等。
2005年3月30日逝世。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29
出生
1929年出生於河北省唐山。
1937
隨母學藝
1937年8歲隨母學藝,主要學唱評劇,兼學京劇、河北梆子、大鼓等。
1946
走紅
1946年嶄露頭角后,進入北京演出,以《劉翠屏哭井》和《保龍山》打炮而紅,由於的演唱既有劉翠霞高亢、剛勁的韻味,又有愛蓮君唱腔里的玲瓏、俏皮、華麗的特點,被譽為“評劇花腔女高音”。
1953
一舉成名
1953年參加東北大區匯演,以《茶瓶計》奪得最高獎——優秀獎,一舉成名,轟動全國。
1966
停止正常文藝生產和演出
1966年劇院開展文化大革命,停止正常文藝生產和演出。1978年瀋陽評劇院恢復建制,恢復《茶瓶計》《謝瑤環》《半把剪刀》等優秀劇目。
2000
組織成立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
2000年組織成立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任校長並親自赴到校學員們。
2003-09-01
榮獲“中華英才”獎盃
2003年9月1日榮獲“中華英才”獎盃和榮譽證書。此時已經75歲,是本次全國十餘位獲獎者中最年長的一位。
2005-03-30
逝世
2005年3月30日逝世。
1942年拜評劇創始人之一劉子熙為師,這是一生中唯一的叩拜師傅。
1944年在塘沽演出時,向京劇演員崔玉柱(綽號“小活猴”)學習武功。
1945年張家口第一次解放,排演秧歌劇《兄妹開荒》《兄妹識字》,歌劇《白毛女》,評劇《槍斃楊小腳》《血淚仇》《九件衣》等。
1950年以後曾兩次到錦州演出,參加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的義演,被錦州文教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1952年參加並宣傳“三反、五反”運動,演出新編評劇《救急包》;6月參加錦州評劇院,任三團團長。
1953年參加東北大區匯演,以《茶瓶計》奪得最高獎——優秀獎,一舉成名,轟動全國。
1954年赴阜新演出《茶瓶計》《張羽煮海》。8月份遼東遼西兩省合併,10月調到遼寧省評劇二團。
1955年進京參加第一屆戲曲演員講習班,班主任梅蘭芳,聆聽了張庚、郭漢城、羅合如等名師的講課。
1956年赴朝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茶瓶計》《志願軍的未婚妻》《相思樹》等。
1957年進京出席第二屆婦代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的接見。12月,遼寧省舉行好戲匯演,演出《孔雀膽》獲得優秀表演獎。
1959年8月遼寧省舉行現代戲匯演,演出《火風》,獲優秀表演獎;11月份瀋陽評劇院成立,參加建院演出,與其他主演聯合演出《“八八”紡棉花》,復排並演出《三節烈》等劇目。
花淑蘭年輕
1961年至1964年創演四齣移植評劇:《半把剪刀》《謝瑤環》《霓虹燈下的哨兵》《黛諾》,成為花派的代表劇目。
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率團赴哈爾濱、吉林、長春、四平等地巡演,演齣劇目有《茶瓶計》《謝瑤環》《霓虹燈下的哨兵》《三節烈》《牧羊卷》等。同年參加瀋陽市現代戲匯演,演出《霓虹燈下的哨兵》獲得優秀表演獎。
1964年冬排演現代戲《瓊花》。
1965年春率瀋陽評劇院二團赴盤錦城鄉演出《瓊花》《黛諾》等。深入瀋陽毛紡廠參加勞動體驗生活。同年秋參加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在教育。
1966年劇院開展文化大革命,停止正常文藝生產和演出。
1969年被編入瀋陽市五七幹校,先後於盤錦、瀋陽輝山集中勞動。
1970年走“五七”道路,到遼中縣牛心坨公社插隊,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在教育。
1972年抽調回瀋陽樣板戲學習班評劇組,后改在瀋陽評劇團工作。
1973年排演小型評劇《一捧鹽》,演出后頗受歡迎。
1978年瀋陽評劇院恢復建制,恢復《茶瓶計》《謝瑤環》《半把剪刀》等優秀劇目。
1979年為瀋陽市文化局舉辦青年演員技術表演賽,示範演出《牧羊卷》《半把剪刀》,被上級授予榮譽獎。同年出席第四屆文代會。
1980年瀋陽市舉行現代戲展演,演出《海峽情淚》,冬天率領新組建的瀋陽評劇院二團赴鐵嶺、營口等地巡演。
1982年遼寧省舉辦金開芳舞台藝術生活七十周年活動,來自東北、華北的評劇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舉行學術研討會,率評劇二團演出《謝瑤環》。
1985年出席全國戲劇家代表大會,當選全國劇協理事。
1987年參加天津舉辦的振興評劇名家演唱會,鮮靈霞、花月仙、六歲紅、蓮小君、郭硯芳、筱俊亭、趙麗蓉、李福安等老藝術家出席。
1988正式辦理退休。此後仍然為振興評劇事業做出貢獻:一方面協助劇院演出、參加全國各地的名家薈萃演出,一方面廣收弟子、傳授藝術,力求花派藝術後繼有人。
1991年退休后仍隨瀋陽評劇院深入廠礦農村演出《茶瓶計》《黛諾》《半把剪刀》等戲。
1992年從藝五十五周年,宋任窮、高占祥分別發來賀電和書法條幅。和弟子們演出了《茶瓶計》《謝瑤環》《半把剪刀》《牧羊卷》《三節烈》《桃花庵》《相思樹》《劉伶醉酒》等戲。
2000年組織成立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任校長並親自赴到校學員們。同年參加首屆評劇節,獨唱了《茶瓶計》,與弟子曾昭娟合唱《黛諾》。同年參加北京舉行的新千年評劇流派名家演唱會。
2001年赴太原攜弟子趙俊芝參加第六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趙俊芝參賽《牧羊卷》《杜十娘》,榮獲一等獎;本人獲創腔獎。
2002年從藝六十五周年,舉辦花(淑蘭)派經典劇目展演,攜全國各地的部分弟子(24名)演出了《茶瓶計》《謝瑤環》《半把剪刀》《牧羊卷》《孟姜女》《珍珠衫》《盜仙草》《劉伶醉酒》《杜十娘》等十餘齣戲。同年參加第三屆評劇藝術節。
2003年9月1日,榮獲“中華英才”獎盃和榮譽證書。此時已經75歲,是本次全國十餘位獲獎者中最年長的一位。
時間 | 獲得榮譽 |
1992年 | 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2003年9月1日 | 獲“中華英才”獎盃和榮譽證書 |
2008年 | 獲得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貢獻獎 |
代表劇目
花淑蘭《謝瑤環》劇照
花淑蘭演齣劇目一覽表(按照首演年代劃分)
30、40年代:《吳家花園》《絲絨記》《李香蓮賣畫》《珍珠衫》《劉翠屏哭井》《趙五娘》《桃花庵》《臨江驛》《王少安趕船》《三節烈》《花為媒》《張彥趕船》《保龍山》《馬寡婦開店》《孔雀東南飛》《牛郎織女》《對金瓶》《桃花女破周公》《洞房認父》《槍斃楊小腳》《血淚仇》《九件衣》《李三娘打水》《楊三姐告狀》《姊妹花》《啼笑姻緣》《鋦碗丁》《千里送京娘》《貧女淚》《麻風女》《雷雨》《紅杏出牆記》《麻風女》《乾坤福壽帶》《三戲牡丹》(與張德福合演)《牧羊卷》《三打宮》《海棠紅》《封神榜》《夫妻相罵》《四勸》《女俠紅蝴蝶》
50年代:《賺文娟》《天雨花》《大登殿》《梁祝》《花木蘭》《鍘黃愛玉》《小女婿》《小二黑結婚》(50年代初在長春給小王金香配演陳快腿、三仙姑,55年給筱俊亭配演陳快腿)《戰犯嘴臉》《盜金磚》《富春院》《趙一曼》《救急包》《趙小蘭》《氣貫長虹》《卓文君》《相思樹》《紅樓夢》《茶瓶計》《志願軍的未婚妻》《張羽煮海》《雨過天晴》《梅香》《孔雀膽》《火風》《銀桃》《生死牌》《母女倆》(與筱俊亭合演)
60年代:《半把剪刀》《謝瑤環》《霓虹燈下的哨兵》《紅雲》《黛諾》《這不是小事》《南海長城》《瓊花》(66年開始韓花筱被批判,花淑蘭停止演戲)
70年代:《龍江頌》《一捧鹽》《金沙江畔》《女經理》《於無聲處》
花派弟子
全國各地花派弟子名冊
1.馮玉萍:瀋陽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2.田敬陽:瀋陽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3.吳丹陽:瀋陽評劇院優秀青年演員
4.張繼萍: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文化館優秀青年演員
5.王鎮芝:瀋陽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現退休
6.李威:錦州市評劇團主演,調瀋陽后經商
7.徐蘊玉:原大連市評劇團主演,現退休
8.祝久珍:鞍山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現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教師
9.潘洪偉:鞍山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
10.趙威:鞍山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
11.張麗華:本溪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業務團長,現本溪市文化局工作人員
12.張旭紅:錦州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
13.付秀琴:原瀋陽評劇院二團青年主演,現退休,於錦州定居
14.張久蘭:原盤錦市大窪縣評劇團主演,現於錦州市經商
15.楊曉華:原遼陽市評劇團主演,現遼陽市藝術研究所工作
花淑蘭黑白劇照
17.石雅云:原錦西市評劇團青年主演,現於葫蘆島市經商
18.李萍萍:北票市評劇團青年主演
19.鄭桂芳:原長春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現經商
20.李娟娟:原長春評劇院副院長,國家二級演員,現民盟長春市委辦公室主任
21.孫偉:長春評劇院優秀青年演員
22.徐廣琴:哈爾濱市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現退休
23.張偉:原牡丹江市評劇團主演,現經商
24.劉螢:原牡丹江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現牡丹江市朝鮮族藝術館工作
25.孫娟妹:原牡丹江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現牡丹江市群眾藝術館工作
26.曾昭娟:天津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27.艾麗珍:北京市海淀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
28.張秀云:中國評劇院國家二級演員
29.宋海英(已故):原石家莊市評劇院優秀青年演員
30.趙繼蘭:石家莊市評劇院優秀青年演員
31.王鳳英:原唐山市評劇團主演,現唐山市藝術學校高級教師
32.解郁文:原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團長、國家二級演員,現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教師
33.孟沙: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業務團長
34.張悅:秦皇島市小海燕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
35.王孔芳:承德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
36.曹秀云:承德市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
37.孫寧寧: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
38.楊晶:河北省豐潤縣評劇團優秀青年演員
39.王銳君:原內蒙古赤峰市評劇團國家二級演員,業務團長,現寧城藝術學校教師
40.郭雅君:海南省海口電視台播音,主持人
41.邱艷傑:原遼寧省藝術學校教師,現於昆明定居
42.劉秀梅:遼寧省青年評劇團主演,后調瀋陽市瀋河區文化館工作,現退休
2005年3月30日逝世。
1957年出席了全國第三次婦女代表大會。
曾任遼寧省第一屆至第七屆人大代表、瀋陽市第六屆至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花淑蘭於一九五七年出席了全國第三次婦女代表大會,一九六O、一九七九年兩次出席全國文代大花淑蘭《三節烈》劇照會,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和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新中國成立后,歷任錦州評劇團演員,遼寧評劇二團演員、副團長,1959年11月11日任瀋陽評劇院二隊隊長(領銜主演),1962年任瀋陽評劇院二團副團長(領銜主演)、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劇院藝術顧問等職。1992年起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遼寧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遼寧省暨瀋陽市文聯委員、遼寧省暨瀋陽市婦聯委員、遼寧省暨瀋陽市劇協副主席、1985年當選為中國劇協理事、瀋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委員、瀋陽市慈善總會理事、遼寧省教育基金會理事、晉察冀文藝研究會會員、1985年曾應聘河北省成兆才研究會顧問、1987年應聘北京老舍茶館顧問、2000年出任瀋陽評劇院花淑蘭藝術學校校長。
自成流派
花淑蘭藝術成熟的黃金時代是新中國成立后。她的演唱特點是嗓音甜潤,脆而亮,唱腔高亢流暢、華麗清新,表演活潑,自然、大方。她擅演花旦戲,《茶瓶計》是她的代表劇目。她在這齣戲里充分發揮和顯示了她繼承和發展劉派和愛派演唱的藝術特色,豐富了小丫環春紅的音樂形象。加上邊歌邊舞,情趣橫生,把個機靈、活潑、頑皮天真無邪的小春紅,表現得活靈活現。花淑蘭演唱的特點是聲音有力度,共鳴好,音域寬,能唱到15度,音高超越了劉翠霞,她充分發揮其優勢,使花腔在高音區行繞,聽起來堅實有力,又華麗跳蕩,巧妙地將劉、愛兩派的演唱藝術融為一體,形成她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深受同行喜愛,紛紛仿效,自然形成一支新的流派——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