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在撒旦的陽光下的結果 展開
  • 小說
  • 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

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是由莫里斯·皮亞拉執導的93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傑拉爾·德帕迪約、桑德里娜伯奈爾、莫里斯·皮亞拉等主演,於1987年9月2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法國天主教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背負深重罪孽的16歲的少女穆謝特,在神父多尼桑的教誨下希望獲得上帝的原諒,而穆謝特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隨著她的死,多尼桑的精神也開始逐漸崩潰。

劇情簡介


1926年,在阿爾多瓦的一個小村莊里,16歲的穆謝特殺死了對她始亂終棄的情人,儘管所有人都認為死者是自殺身亡的,但是少女還是感覺自己有必要將自己的罪行向村裡的神父多尼桑懺悔。多尼桑儘管有老神父莫努·賽格萊的熱心指導,但是他還是對自己的職責有著懷疑,儘管被當地人看成是聖人,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看到的是撒旦,他和穆謝特有著怪異而不潔的關係,甚至到最後迫使穆謝特自殺,但是不久之後老神父也發現多尼桑在懺悔亭中死去。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傑拉爾·德帕迪約多尼桑
桑德里娜·伯奈爾穆謝特
莫里斯·皮亞拉莫努·賽格萊
Alain ArturCadignan
Yann DedetGallet
Brigitte Legendre穆謝特的母親
Jean-Claude BourlatMalorthy
讓-查理斯通·博夫特馬販子
Philippe Pallut採石工
Marcel Anselin主教
Yvette Lavogez瑪爾特
Pierre D'Hoffelize哈雷特
Corinne Bourdon孩子的母親
Thierry Der'ven薩布魯
Marie-Antoinette LorgeEstelle
Bernard De GouyM. de Vamin
Yolene De GouyMme de Vanin
Claudine Gauthier信徒
Thierry Artur牧師
Ghislain Boitrelle車夫
Raymonde Jacquot教區居民
弗里德里克·奧伯汀年輕的牧師
Edith ColnelMme Lambelin
Delphine Westrelin農場工人
Vincent Peignaux小孩
Françoise Disle罪人
Fabienne Deleforge瑪麗的孩子
Yolaine De Gelas瑪麗的孩子
Anne Duquennoy瑪麗的孩子
Karine Lambert瑪麗的孩子
Carole Loth瑪麗的孩子
Nathalie Lourtil瑪麗的孩子
Sabrina Vervacke瑪麗的孩子
Marie-Paule Vienne朝聖者
Claudy Widczinski朝聖者
Anne Cassagnou朝聖者
Guillaume Dhoye朝聖者
Jérôme Dhoye朝聖者
Franck Dhoye朝聖者
David Dhoye朝聖者
克勞德·貝里Le docteur Gallet
阿蘭·蓋音Saint-Marin

職員表

製作人Claude Abeille、丹尼爾·托斯坎·杜普蘭蒂爾
原著喬治·貝爾納諾斯
導演莫里斯·皮亞拉
編劇莫里斯·皮亞拉
攝影Willy Kurant
配樂Henri Dutilleux
剪輯Yann Dedet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多尼桑
演員 傑拉爾·德帕迪約
村裡的神父,他儘管有老神父莫努·賽格萊的熱心指導,但還是對自己的職責有著懷疑,儘管被當地人看成是聖人,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看到的是撒旦。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穆謝特
演員 桑德里娜·伯奈爾
16歲,生活在阿爾多瓦的一個小村莊里,她殺死了對她始亂終棄的情人,儘管所有人都認為死者是自殺身亡的,但是她還是感覺自己有必要將自己的罪行向村裡的神父多尼桑懺悔。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在撒旦的陽光下[法國1987年莫里斯·皮亞拉導演電影]
莫努·賽格萊
演員 莫里斯·皮亞拉
阿爾多瓦的一個小村莊里的老神父,他熱心指導著多尼桑。在穆謝特自殺 的不久之後,他發現多尼桑在懺悔亭中死去。

幕後花絮


• 在1987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在撒旦的陽光下》在強烈的爭議聲中獲得金棕櫚獎。這個獎對法國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時隔21年法國電影才再次在法國戛納電影節獲獎,上一次法國電影獲得這個獎是1966年。
• 1987年的戛納電影節頒獎禮,當《撒旦的天空下》爆冷獲得金棕櫚獎時,場下厭惡此片的記者一片噓聲,甚至被拒絕發行。
• 在《在撒旦的陽光下》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21年後(2008年),法國電影《課室風雲》(又名《牆壁之間》)才再次獲得該獎項。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情況
1987年5月19日第4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在撒旦的陽光下》獲獎 
1988年3月12日第13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在撒旦的陽光下》提名 
最佳男演員傑拉爾·德帕迪約
最佳女演員桑德里娜·伯奈爾
最佳導演莫里斯·皮亞拉
最佳攝影Willy Kurant
最佳剪輯Yann Dedet
最佳海報——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根據喬治·伯納諾斯小說改編,討論宗教信仰,即什麼是神聖,什麼是邪惡。闡釋了“人類禁不住世俗的誘惑”的主題。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Films A2、Flach影業、CNC、Sofica創作、Erato影業、Erbograph、Sofica Investimage、Action影業
發行單位Connoisseur Video(英國)、ACFK(捷克)、Alvorada Vídeo(巴西)、Alive Films(美國)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上映國家上映時間、細節
法國1987年9月2日加拿大1987年9月13日(多倫多電影節)
美國1987年10月3日(紐約電影節)美國1989年2月10日
捷克2003年7月(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
《在撒旦的陽光下》是充滿著宗教隱喻的電影,但過於迷離的情節鋪陳和虛實交疊的影象呈現方式,最終還是擊潰了普通觀眾的心理防線——以正常人的智商,是無法理解這部電影的。(搜狐娛樂評)
導演莫里斯·皮亞拉自稱是無神論者,但《在撒旦的陽光下》卻對宗教信仰的闡述沒有其他好萊塢電影那般善惡分明。雖影片的欣賞價值也不是太高。莫里斯·皮亞拉的電影總是給人一種不太親切的陌生感,對於他那種反潮流、反觀看的美學個性,也許真的就只有了解他這個人,才能更好地感受他的電影。。(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