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光

五代時期桀燕政權建立者

劉守光(856-914年),深州樂壽(今屬河北)人,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之子,五代時期桀燕政權建立者。因與庶母羅氏通姦被劉仁恭棍打后,斷絕父子關係。

唐天祐四年(907年),宣武軍節度使李思安攻打幽州。劉仁恭駐軍大安山享樂,城中沒有戒備。劉守光領軍擊退李思安后,自稱盧龍節度使,並派兵進攻大安山,生擒並囚禁劉仁恭,擒殺義昌節度使劉守文,兼有兩鎮。同年,後梁太祖朱全忠冊封其為燕王。

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自稱大燕皇帝,史稱桀燕,改元應天。乾化三年(913年)被晉王李存勖所滅。乾化四年(914年),劉仁恭、劉守光父子被李存勖獻於晉國太廟,后被殺。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囚父敗兄

影視形象 劉守光
影視形象 劉守光
劉守光是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之子。起初,劉守光因與其父劉仁恭的愛妾羅氏通姦,劉仁恭得知后大怒,將劉守光鞭打后趕出家門,斷絕父子關係。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後梁太祖朱溫派宣武軍將領李思安攻打劉仁恭,劉仁恭駐軍大安山(位於今北京市房山區),劉守光在外率兵入城擊敗李思安,自稱盧龍節度使。又派李小喜、元行欽率兵攻打大安山,抓捕並幽禁其父劉仁恭。劉守光的哥哥劉守文聽說劉仁恭遭劉守光囚禁,就率兵討伐劉守光,劉守光在盧台(位於今天津)擊敗了劉守文,繼而又在玉田(今屬河北唐山)再敗劉守文,於是劉守文向契丹乞求援軍。
開平二年(908年)五月,劉守文率領契丹、吐谷渾軍四萬援軍在雞蘇(今天津薊縣西)打敗了劉守光,劉守文在陣前假裝不忍,出面對軍士說:“請將士們不要傷害我的兄弟!”這時劉守光部將元行欽認出了劉守文,就飛馬躍過戰陣把劉守文擒拿並囚禁起來。劉守文死後,部將孫鶴、呂兗等擁立劉守文之子劉延祚為首領去抵擋劉守光。劉延祚駐守的滄州被劉守光包圍一百多天,城中糧盡,每斛米的價格達到三萬,人相殺而食,或吃黏土為生,戰馬相互吃掉身上的鬃尾。以至於到了呂兗每日派人殺掉城內饑民來作戰士的食物,被稱為“宰務”。時間久了,劉延祚無力抵抗,只得投降,不久劉守文父子被劉守光所害。

暴戾治內

劉守光平時昏庸愚昧,攻滅劉守文之後更加驕奢,做鐵籠、鐵刷,令犯錯或犯罪之人坐到籠中,從外面用火燎,或用鐵刷刷剔人的皮膚使其在痛苦中死去。燕地將士為求避禍紛紛逃走。劉守光身穿赭黃衣服對將吏說:“我穿此衣面南而坐,可以成帝王之事嗎?”部將孫鶴為此力諫,認為萬萬不可。
開平四年(910年)冬,後梁攻打趙地,趙王王鎔向劉守光求救,孫鶴說:“現在趙國沒有過錯,梁無端討伐,諸侯中最先去救趙國的必然會稱霸,臣恐怕不等我軍出動而晉王李存勖已攻破梁軍,所以我們不要錯失機會,請快速出兵!”劉守光說:“趙王曾經和我結盟,後來背叛我,現在危急之時又來求救於我,不可援救。而且現在二虎相鬥,可以等待觀察他們的動向,我應當做卞莊子!”於是不肯出兵救趙。
開平五年(911年)正月,晉王李存勖果然出兵救趙,在柏鄉(今河北邢台柏鄉縣)大敗梁軍,掠奪邢、洺二州,屯兵黎陽。劉守光聽說晉王以傾國之力深入梁朝境內,就實行戒嚴,派人去煽動鎮、定二地說:“燕有精兵三十萬,率二鎮歸附晉王,然而誰當盟主呢?”晉國為此憂慮,商議說:“以前夫差在黃池之會上爭當盟主,而越王勾踐卻乘此機會滅吳;項羽貪圖利益討伐齊國,漢王乘機打敗了楚。現在我們遠行千里去討伐梁,而燕在後方,這是心腹之患啊。”就因此而班師。
劉守光自以為各藩鎮害怕他的強盛,就暗示各藩鎮推他為尊。於是晉王李存勖率領天德宋瑤、振武周德威、昭義李嗣昭、義武王處直、成德王鎔等人用墨筆制冊,尊奉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劉守光派人告訴後梁朝廷,請授自己為河北兵馬都統,以便討伐鎮、定、河東等藩鎮。後梁派閣門使王瞳授給劉守光河北採訪使。有司報告劉守光,尚父受冊,採用唐朝冊封太尉的禮儀,劉守光問道:“這個禮儀為什麼不祭天改元?”後梁說:“這是天子之禮,尚父雖然尊重,但還是臣子。”劉守光發怒說:“我當尚父,誰當皇帝呢?況且現在天下四分五裂,大者稱帝,小者稱王,我有燕地二千里,難道不能稱帝一方嗎?”下令把梁、晉使者押進監獄,在庭中設斧鑕等刑具,下令說:“有膽敢提出異議的人必死!”孫鶴諫阻說:“滄州失敗,臣感謝大王不殺的大恩,可是現在的事,我不敢不諫。”劉守光發怒,將孫鶴推到斧鑕上,命令軍士割他的肉吃。孫鶴大叫說:“不出百日,周邊藩鎮討伐的兵馬一定會到!”劉守光命令軍士塞住他的口,並將其剁成肉醬。

晉王來襲

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自稱大燕皇帝,建立大燕政權,史稱桀燕。劉守光稱帝后,改元應天,任用王瞳、齊涉為左右丞相。當時晉王李存勖派太原少尹李承勛來祝賀劉守光被冊封為尚父,到燕時劉守光已經稱帝。劉守光逼迫李承勛稱臣,李承勛不肯,用列國交聘之禮入見,劉守光大怒將他殺死。
乾化二年(912年),晉王李存勖派周德威率領三萬人會合鎮、定軍攻打桀燕,從祈溝關進入燕境,澶、涿、武、順各州都聞風而降。劉守光被圍一年多,屢戰屢敗,才派客將王遵化送信給晉將周德威說:“我得罪晉王,迷不知返,現在患病,請替我向晉王解釋一下。”
周德威對王遵化說:“大燕皇帝還沒有到南郊祭天,怎麼到這個地步?我受命討伐僭亂的人,其他的事不知道。”劉守光從此更加睏乏,又獻出絹千匹、銀千兩、錦百段,派部將周遵業對周德威說:“我王以實情告訴你,富貴成敗,人之常理;記住別人的功勞,寬恕別人的過錯是稱霸者的胸襟。劉守光去年狂妄,妄自稱天子,本意是不願在朱溫之下而已,哪裡料到晉王的大軍來包圍一年多,如今知道自己的過錯,請求晉王能寬免。”周德威不許。
劉守光無奈之下登城對周德威喊道:“你是三晉的賢士,難道不能想到別人的危難嗎?”派人用自己的馬交換周德威的馬而去,告訴說:“等晉王到了之後我就投降。”李存勖就自己到軍中,劉守光登城見李存勖,李存勖問他準備怎麼辦。劉守光說:“我現在是砧板上的肉,任憑王處理吧!”劉守光有個寵幸的人叫李小喜勸他不要投降,劉守光請求等待幾天。當晚,李小喜叛降晉軍。次日晨,晉軍攻破幽州城,捉拿劉仁恭家族三百人。

兵敗而死

劉守光和妻子李氏、祝氏,兒子劉繼珣、劉繼方、劉繼祚等南走滄州,之後不慎迷路,走到燕樂縣境內,幾日都得不到飯食,劉守光派妻子祝氏到農家乞食,農家感到奇怪,詢問情況,祝氏卻以實相告,於是劉守光一行就被擒住送往幽州。
晉王李存勖正在犒賞三軍,客將把劉守光押到晉王李存勖陣前,李存勖戲弄劉守光道:“你作為此地之主為何急著逃避客人?”劉守光向李存勖叩頭請死,李存勖命人用刑具隨軍押送劉守光及其父劉仁恭。李存勖大軍路過趙王王鎔的轄地,趙王王鎔會見晉王李存勖,大設酒宴。喝得正高興時,王鎔請求見一見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晉王李存勖命人帶劉守光父子前來坐下。劉仁恭、劉守光父子飲食如常,毫無一絲慚愧的意思。
晉王李存勖回到太原,把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捆在一起,獻於晉國太廟。劉守光將死之時,哭著說:“我死了沒有遺憾,然而勸我不投降的人是李小喜,如今罪人不死,我到了地下也不會安生。”李存勖派人召李小喜,李小喜側目而視、斥責劉守光說:“你囚父殺兄,姦淫父妾,也是李小喜叫你做的嗎?”晉王李存勖大怒,命令先斬李小喜。劉守光知道不能免死,大叫道:“晉王要恢復唐室,成就霸業,為什麼不赦免臣讓我為你效勞?”他兩個妻子在旁罵道:“事已至此、活著還能有什麼作為?我們願意先死!”於是劉守光的妻子家人被李存勖所殺。晉王李存勖派李存霸把劉守光之父劉仁恭押到雁門,破腹取心祭奠先王李克用,然後斬殺劉守光。

主要成就


佔據幽州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溫趁劉仁恭離開幽州,在城外大安山享樂之際,派遣大將李思安進攻幽州;劉守光聞訊,提前一步返回幽州,擊敗李思安,佔據幽州,自稱盧龍節度使,並派兵圍攻大安山,擒拿劉仁恭,將其幽禁。

吞併滄州

劉守光囚禁父親劉仁恭后,義昌節度使劉守文即刻點兵來攻;起初,劉守文常常落敗。開平三年(909年),劉守文借得契丹和吐谷渾的兵力四萬餘人,一舉擊敗劉守光,劉守光一人獨到陣前,裝作十分悲戚的樣子。劉守文一時心軟,未令兵將將其捉拿,反而被劉守光帳下大將元行欽擒住,劉守光趁機領兵大敗劉守文軍,一舉圍困滄州。幾個月後,侄子劉延祚舉城投降,連同其父劉守文一同被殺。

建立桀燕

開平五年(911年)8月,劉守光趁晉王李存勖與後梁太祖朱全忠相戰正酣之際,在幽州正式稱帝,建立桀燕。劉守光在位期間,殘暴不仁,製造了刑具鐵籠子和鐵刷子。如果有人犯罪,便關進鐵籠子,然後在四周點起火來,烘烤折磨,或是用鐵刷刷犯人的臉和身上的皮肉;在其殘暴統治下,百姓不堪忍受,紛紛逃離。

親屬成員


•父親:劉仁恭,唐末曾任盧龍節度使,為劉守光囚禁。
•兄長:劉守文,為劉守光所害。
•侄子:劉延祚,為劉守光所害。
•妻子:李氏。

史書記載


•《新五代史·卷三十九·雜傳第二十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五·僣偽列傳二》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十七》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十九》。

人物評價


•《舊五代史·劉守光傳》:守光逆天反道,從古所無,迨至臨刑,尚求免死,非唯惡之極也,抑亦愚之甚也。
•劉光業:劉守光凶淫縱毒,欲自尊大。
•許亢宗:劉守光據幽州,暴虐,民不堪命。
•馬端臨:劉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
薛居正:劉守光為燕帥,性慘酷,不喜儒士。
王夫之:故溫一篡唐,存勗一滅溫,而淫虐猥賤,不復有生人之理,迫脅臣民,止供其無厭之求,制度設施,因唐末之稗政,而益以藩鎮之狂為。則與劉守光、孟知祥、劉、王延政、馬希萼、董昌志相若也,惡相均也,紜紜者皆帝皆王,而何取於五人,私之以稱代邪?初無君天下之志,天下亦無君之之心,燎原之火,旋起旋灰,代也云乎哉?
蔡東藩:劉守光幽父不道,守文乞師外族,幸得少勝,此時苟得捕獲守光,雖誅之不為過,乃對眾號呼,願勿傷弟,以丈夫之義憤,忽變而為婦人之仁柔。一何可笑!卒之身為所縶,死逆弟手,天下之愚昧寡識者,無過守文,而守光之行同梟獍,喪盡天良,且自是益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