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於1948年,是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系全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48年11月,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靈柩葬於此地。陵園由烈士事迹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築組成。由中國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國家旅遊局、中央黨史研究室等單位公布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哈爾濱烈士陵園位列其中。

建設歷史


1952年,哈爾濱市民政局開始對陵園進行規劃設計,19 53年對朱瑞將軍墓進行重建。重建后的朱瑞將軍墓正方形,水泥結構。墓基地下的墓穴內置棺槨。墓前為墓塔,通高7米,用漢白玉和紅色花崗岩貼面。塔頂端立一鐵質紅五星,塔身上部正面鑲嵌“朱瑞將軍墓”金色大字,塔座正中豎寫朱瑞將軍傳略。墓前建有能容4000人進行祭悼活動的廣場。墓周圍青松挺拔,鬱鬱蔥蔥,宏偉壯觀。同時,還為排列在朱瑞將軍墓后的12位烈士墓修建了墓碑,撰刻了碑文。
1954年,陳翰章、汪亞臣兩位將軍的遺首從東北烈士紀念館移入哈爾濱烈士陵園安放,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撥款在朱瑞將軍墓兩側分別修建了陳翰章、汪亞臣兩位將軍的陵墓。陳翰章將軍墓基座為正方形,墓身為圓形,漢白玉和花崗岩貼面,四面有8級台階。墓背面有墓室。墓碑正面陰刻楷書黑字“陳翰章將軍之墓”,左下款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暨全體人民恭立”,背面陰刻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撰寫的碑文。汪亞臣將軍墓基座為正方形,墓身為方形,四面有8級台階。墓背有墓室,內有平台。上置裝殮烈士遺首的廣口瓶和有機玻璃罩。墓碑正面陰刻楷書黑字“汪亞臣將軍之墓”。左下側落款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暨全體人民恭立”,背面為碑文。
1958年10月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撥專款修建陵園圍牆並將著名烈士盧冬生將軍的靈樞從東北農學院實驗林場遷人陵園安葬,為其修了墓碑。盧冬生將軍墓長方形,中間為墓穴,上建方錐形黑色大理石貼面墓塔,墓塔正面陰刻楷書“盧冬生將軍墓”金色大字。墓塔前立一灰黑色大理石碑,正面陰刻楷書金字“盧冬生同志之墓”,背面橫刻原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和老戰友羅坤山各自撰寫的兩則碑文。
1970年,哈爾濱市政府在陵園內修建烈士骨灰堂,1972年竣工。1975年8月正式接收和安放烈士骨灰、陳列烈士遺物、展示烈士生前事迹。園內重新鋪設了甬道,栽植大量的松樹,丁香連翹小桃紅等灌木樹和果樹,改善了陵園環境。此後,國家多次撥款擴建,增設展館,修建烈士墓。
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

地理位置


位於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

著名烈士


陵園中的著名烈士
一、陳翰章
陳翰章,吉林省敦化縣人,1913年生。1930年畢業於敦化敖東中學,受聘為縣立小學教師,兼《吉長日報》通訊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他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2年9月加入抗日救國軍,在前方司令部任秘書,1933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秋,任抗日工農義務隊中隊指導員,在牡丹江地區開展抗日游擊戰爭。1935年春,任綏寧反日同盟軍第五軍第二師參謀長兼中共師黨委書記。1936年4月,調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五師師長兼中共道南特委常委。1939年8月,任中共南滿省委委員、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
在艱苦的歲月里,陳翰章率部轉戰於寧安、額穆、敦化蛟河等地,屢挫日本侵略軍。1940年12月8日,他帶領30多人的小隊伍,活動於鏡泊湖邊,因叛徒告密,被日軍重兵包圍,雖奮力死戰,終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於鏡泊湖東南岸的小彎彎溝村附近,壯烈殉國。
二、汪亞臣
汪亞臣,曾用名汪雅臣,1911年生,工人出身。“九·一八”事變后,參加宋德林義勇軍部隊,活動於五常縣拉林河流域各地。1936年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影響,率部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並任軍長,后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積極參加抗日鬥爭。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配合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英勇作戰,給予日軍嚴重打擊。1941年1月29日,於五常縣石頭亮子河畔,被日軍包圍,激戰中身負重傷被俘,在去賈家溝途中光榮殉國。
汪亞臣
汪亞臣
三、盧冬生
盧冬生,化名宋明,1907年生,湖南省湘潭縣人。7歲即打短工放牛,10歲進湘潭城裡一家鐵工廠學徒。1921年進入湘軍當兵,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共產黨員陳賡的影響和帶動下,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同年12月7日,經陳賡、王根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初,隨賀龍、周逸群等赴湘鄂西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曾任工農紅軍第四軍司令部手槍連長,紅二軍團七師營長、團長,獨立師政委,紅三軍教導團團長、紅七師師長、軍黨委委員、紅二軍團四師師長等職。1935年11月參加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1939年3月被組織派赴蘇聯伏龍芝陸軍大學特別班學習。1941年參加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任教官。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回到哈爾濱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同年11月16日不幸犧牲。時年38歲。
四、朱瑞
朱瑞,1904年生,江蘇省宿遷縣人。1926年考入廣州大學,不久,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被黨組織派往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轉為共產黨員。
1930年回國在中共中央軍委工作。1932年初去江西中央蘇區,先後任紅軍學校政治部主任、紅五軍團政治委員、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等職。抗日戰爭開始時,調北方局工作,1939年被派到山東任中共山東分局書記,1943年年回延安學習,1945年參加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炮兵學校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后,率炮校來東北,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兼炮校校長。不幸於1948年10月1日解放義縣戰鬥中光榮犧牲。時年43歲。

主要展覽


有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傑出炮兵創始人、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將軍,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將軍。東日聯軍第一路軍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另外,這裡還安葬著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亞臣將軍的遺首,這也是全國僅存的一顆烈士遺首,還有當代軍人的楷模蘇寧等烈士。革命烈士紀念館內共展出了24位烈士的英雄事迹。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鬥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還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在朱瑞將軍墓的后側,建有烈士事迹陳列館和烈士靈堂,陳列面積300平方米。烈士陵園內莊嚴肅穆,青松翠綠。靈堂里安放著141位烈士的骨灰盒,陳列著黑龍江省22814位烈士的英名錄和著名烈士的英勇事迹文字說明。
哈爾濱烈士陵園,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動力區體育街1號。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1948年11月始建。系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陵園由烈士事迹陳列館、烈士靈堂、烈士墓等建築組成。整座陵園蒼松翠柏林立,四季常青,環境幽雅整潔、莊嚴肅穆。
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了“哈爾濱烈士陵園”園名。陵園裡,有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雅臣、松江軍區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鬥英雄王鳳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還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朱瑞將軍墓位於陵園中心,建於1953年10月,墓碑高7米,呈長方體,乳白色,採用漢白玉石和大理石建築。碑座正面刻寫著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及全體人民題撰的碑文。朱瑞將軍的棺槨就葬在墓碑下面。朱瑞將軍墓的后側,建有烈士事迹陳列館和烈士靈堂,陳列面積300 平方米。陳列館展出了朱瑞將軍和其他著名烈士生平事迹的珍貴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和實物。烈士靈堂陳列著哈爾濱市1628名烈士名錄,安放著152位烈士的骨灰盒。

碑林

走進哈爾濱烈士陵園,首先看到的是100延長米的革命烈士詩抄碑林。這些碑上有革命先烈銘志的詩句,有英勇就義前的激昂壯語,有他們隨口說出卻感天動地的言辭,也有活著的戰友懷念他們的心聲,更有後人的無限敬仰與緬懷。每一塊碑的字體不盡相同,每一塊碑的年代有遠有近,可是我們知道碑林上空回蕩的浩然正氣會長存於億萬中國人的心中。

烈士墓

哈爾濱烈士陵園共收存和安葬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等不同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206位。其中有我軍在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傑出的炮兵創始人、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朱瑞將軍,松江軍區司令員盧冬生將軍,東北抗日聯軍第三方面軍指揮陳翰章、另外還安葬著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汪亞臣兩位將軍的遺首,這也是全國僅存的一顆烈士遺首,被江澤民總書記譽為“獻身國防的模範幹部”蘇寧,公安戰線國家一級英模宋兆東,年僅12歲捨己救人的好少年孫洪海等烈士也安息在這裡。

革命烈士紀念館

在哈爾濱烈士陵園的東側有一座莊嚴的建築,這就是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共展出了24位烈士的英雄事迹,陳列展品130餘件,通過感人的事迹、珍貴的文物、翔實的資料、生動的講解吸引了大批群眾慕名前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舉辦參謁祭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