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寨街道

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轄街道

狄寨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地處灞橋區東南部。南與長安區炮里街道相接,北與席王街道毗鄰,兩與紅旗、紡織城街道相連,總面積84.0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0324人(2020年)。

狄寨街道是西安東郊歷史名街道,相傳宋天聖年間(1023年)大將狄青曾在此安營紮寨,故而得名。狄寨街道旅遊資源豐富,有白鹿塬鯨魚溝、徠漢薄太后陵、狄青營寨遺址等,特別是鯨魚溝自然風景得天獨厚,是西安近郊旅遊避暑勝地。

截至2020年6月,狄寨街道下轄14個行政村。2011年,狄寨街道總人口59737人,農業總產值達到0.9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9億元,財政總收入1659萬元。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大將狄青征西夏時曾長期安營紮寨於白鹿原。狄青紮寨之村為狄寨村,故名。

建置沿革

民國二年(1913年),設狄寨倉,屬長安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狄寨鄉。
1949年6月,設狄寨區。
1954年2月,改設第四區。
1955年5月複名狄寨區。
1956年5月,改設狄寨鄉。
1958年9月,成立狄寨公社,10月劃歸灞橋區,為紅旗公社狄寨管理區。
1960年5月,為紡織城公社狄寨管理區。
1961年4月,設狄寨公社。
1965年10月屬西安市郊區。
1980年4月,復屬灞橋區。
1984年5月,復設狄寨鄉。
1997年5月,改設鎮。
2004年7月,改設街道。

地理環境


狄寨街道地處西安市灞橋區東南部。南與長安區炮里街道相接,北與席王街道毗鄰,兩與紅旗、紡織城街道相連。轄區總面積84.02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15千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轄寨子、迷村、楊溝、南白、南魏、狄村、塘村、張洪、夏寨、伍坊、狄寨、東車、西車、小康、金星、杜陵、保旗、北大、南大、南寨、姚溝、牛角尖、龐家、新華、張李、潘村、江村27個行政村;下設101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狄寨街道下轄1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狄寨正街。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11006200111狄寨街村
610111006206112鮑旗寨村
610111006210112杜陵村
610111006211112江村
610111006213112南大康村
610111006218112塘村
610111006223112新華村
610111006227112四清村
610111006228112迷鹿村
610111006229112南枝村
610111006230112東月村
610111006231112張寨村
610111006232112車村
610111006233112新狄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轄區總人口5973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737人,城鎮化率46.4%。另有流動人口10201人。總人口中,男性32474人,佔54.36%;女性27263人,佔45.64%;14歲以下20133人,佔33.70%;15—64歲38306人,佔64.13%;65歲以上1298人,佔2.17%。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5.9萬人,佔98.77%。2011年,狄寨街道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2.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1人。
2021年7月,灞橋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狄寨街道常住人口9032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狄寨街道財政總收入1659萬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59萬元,比上年增長30%。

第一產業

2011年,狄寨街道耕地面積4萬畝,農業總產值達到0.9億元,比上年增長18.9%,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4.3%。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狄寨街道糧食生產9600噸,人均290千克。其中小麥290噸。
主要經濟作物有水果。2011年,狄寨街道水果種植面積0.9萬畝,產量4500噸,主要品種有櫻桃、葡萄,其中櫻桃1800噸,葡萄2700噸。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累計造林1.2萬畝,其中防護林9000畝,經濟林3000畝,竹林6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0萬株。林木覆蓋率63%。可利用草地面積0.3萬畝,林地面積1.1萬畝。

第二產業

2011年,狄寨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2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2011年,狄寨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132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770萬元,比上年增長20.3%。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商業網點237個,職工1785人。2011年,狄寨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9億元,比上年增長6.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8.9%。世紀
開發狄寨建強街道,闊步邁向新世紀,黨委政府決定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以加快發展為硬道理,以促使繁榮為大目標,以旅遊開發為龍頭,以交大農科教基地和高等教育產業園為重點,以發展農業及多種經營和私營企業為兩翼,依託旅遊商貿,科教加快小城街道建設,把狄寨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科教發達、社會文明、城街道化功能齊全,具有現代風貌的科教和旅遊新興城街道。

文化


江村大墓
江村大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為“亞”字形的墓葬,地面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5米,深達30多米,而且墓室周圍分佈著100多座外藏坑。整個陵墓四周有專門鋪設的鵝卵石遺跡,邊長400米,寬1.5米,其外側正中位置有門址。這座高等級的西漢大墓,因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江村附近,因此稱為“江村大墓”。根據考古結果,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初步確定,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
徠2019年10月7日,江村大墓被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狄寨街道境內縣道101橫貫南北。

社會


發展

近年來全街道農業、旅遊及鄉鎮企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商引資成果顯著,引進了交大農科教基地、卧龍山莊、協和山莊、西車自然風景區等項目,街道黨委、政府扭住水、電、路、通訊、商業街改造,生態環境等建設,致力基礎設施建設,籌建資金210萬元,先後解決了20個村,2.6萬人的飲水問題,實現自來水入戶。以水安路為軸線,以鯨魚溝開發為重點,建成了魚翅形公路網、通訊網,輻射各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實現4000門光纜通訊工程,使狄寨成為全市首批村村通電話的鄉鎮之一。

規劃

狄寨街道地處高原,原面開闊、地勢平坦、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空氣清新,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無蚊蠅為害,無“三廢”污染,社會環境、治安秩序良好。公安、司法、工商、稅務、糧油等保障服務功能完備,政通人和,民風淳樸,社會風氣及治安狀況秩序井然,多次被上級評為“精神文明的先進單位”、“治安模範街道”等光榮稱號。建起了狄寨大學園,被列入西安市規劃,目前已有近10家大學入駐,是發展教育的首選之地。
狄寨街道農業和鄉鎮企業發達。農業以生產優質小麥為主,多種經營有蘋果、西瓜、大櫻桃,面積達3000多畝。鄉鎮企業的私營企業最具特色,實現了鄉鎮企業創業和經濟騰飛。狄寨私營企業起步較早,頗具特色。私企個數已發展到2800多家,形成了沙發、涼椅、裝訂印刷、服裝鞋帽、建築建材、旅遊商貿五大骨幹行業。從業人員達2萬多人,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專業村15個。
狄寨街道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沉澱深厚,最具盛名的有白鹿塬、鯨魚溝、漢薄太后陵、狄青營寨遺址等,特別是鯨魚溝自然風景得天獨厚,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溝內打虎潭、楊家溝、車村三座水庫,湖面如鏡,山光水色,倒映其中,畫自天成。鯨魚溝內泉水清冽甘醇,沁人心脾,是西安近郊旅遊避暑勝地。是開發建設休閑度假、旅遊觀光風水寶地,現已建成鯨魚湖休閑山莊、卧龍山莊及西車竹海等,每年遊客絡繹不絕。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幼兒園(所)8所,在園幼兒894人,專任教師41人;小學8所,在校生1452人,專任教師1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師生939人,專任教師1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77人,專任教師28人。轄區內有西安思源學院西安航空旅遊學院西安數字技術學院西安海棠學院、西安行知學院、西安汽車學院、西安外貿學院7所大專院校。2011年,狄寨街道教育經費達112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9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0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8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1.2%、1.3%、3.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94%,比上年提高了1.4%。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30平方米;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電影100場;圖書室1個,藏書6000餘冊;有白鹿原書畫院1個,會員32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竹篾子編織工藝、泥哨製作工藝、風箱製作、泥塑、袖珍面花、剪紙、鐵藝、草鞋、麥稈畫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竹篾子編織工藝、泥哨製作工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箱、鐵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竹篾子編織技藝和泥哨製作技藝已列入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風箱、鐵藝分別獲得省農民藝術節一等獎、二等獎。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狄寨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17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0張,固定資產總值0.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13人,其中執業醫師45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55人。2011年,狄寨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住院手術30台次,出院病人0.5萬人次。2011年,狄寨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97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1.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4‰、2.1‰、1.5‰。

社會保障

2011年,狄寨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戶,人數104人,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0.5%,月人均213.5元,城市醫療救助34人次,農村醫療救助5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51人次,共支出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1戶,人數751人,支出74.3萬元,比上年增長35.8%,月人均82.4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5.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4人,支出7.3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00人,緊急轉移安置247人,倒塌房屋249戶,救災支出4.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1人。新增就業人員15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004%。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213人,比上年末增加195萬人。
狄寨街道圖片
狄寨街道圖片

旅遊


白鹿原·白鹿倉景區
白鹿原·白鹿倉景區是AAAA級景區。位於古都西安著名的白鹿原上,南望秦嶺、北眺渭水、西瞰古城、東覽鄉村,距離西安鐘樓商圈15千米,規劃佔地2100畝,計劃投資35億元人民幣,被譽為全域旅遊發展示範單位。截至2018年10月,景區累積接待遊客逾1500萬人次,形成了白鹿倉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絲路國際馬戲藝術節、中華絕技文化大廟會等主要活動品牌,在市場口碑中形成瞭望母閣、獨木亭、百戲樓等文化十二景。形成了白鹿原古街、民國街、親水街、台灣美食文化街(高雄六合夜市)、桃花島等熱評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