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家村

崇仁縣白露鄉下轄村

華家村,位於崇仁縣的東北邊陲,方圓600餘畝,400餘戶人家,1200餘口村民(全系漢族江右民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都姓華,在1990年版的《崇仁縣誌》中,記載有歷史人物華廷傑、華焯父子等。說起華家村,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歷史文化,而體現其歷史文化的載體,又是那些青磚灰瓦的贛派建築,但最醒目入眼的還是那些鑲嵌在古建築上的一塊塊門匾。

目錄

正文


據調查,華家村共有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贛派建築13幢,而鑲嵌在這些古建築上的門匾竟多達26餘塊,幾乎是每幢古建築上都有兩塊。在這些古建築上的門匾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江州衍慶”、“平原舊家”、“書田荈栗”和“稻香深處”等,這些門匾內涵似乎在娓娓敘說著故事,侃侃講述著人生。這就是門匾的韻味,“匾”文化的魅力。
門匾,是指住居大門門額上的匾框及框內題詞,據有關資料記載,最早是漢魏時期門閥制度的產物,開始是出現在北方,後來被作為“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注重家教、愛惜名節”的中國文化傳統而傳到南方,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逐漸演變成了現在這些樣子,其實也就成了江右人族系姓氏的一種標榜形式。歸納起來門匾的題詞大概是三種類型:1、表現崇祖意識;2、表現譜牒形式;3、彰顯文化內涵。
這三種類型的門匾華家村現在都還保留,看“世大夫第”“史學名家”,這就是“崇祖”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過去的人們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看“江州衍慶”、“平原舊家”,這就是“譜牒”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這樣一些人家的族系姓氏的起源;看“書田荈栗”和“稻香深處”,這就是“文化”的門匾,看到這樣一些門匾,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這樣一些住宅,居住的應該就是一些讀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