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家村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蛟洋鎮下轄村

華家村地處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蛟洋鎮西南方向,距政府所在地9公里,省道205線穿村而過。東與蘇康村相接,東南和貴竹朗星自然村交界,西南與白砂鎮嶺背村交界,北與鄒坑村、文都村毗鄰;有高寨頭、貓頭爪、文峰頂三個“高峰”,形成西南屏障;兩條小溪在村口匯合,向東流出境。華家村轄凹背湖、外坎、黃塘背、官莊前、寨上、竹頭背、寨羅背、水竹里、營背、新圩、六烈里、橫崗、新村、溪頭、大坪等15個自然村;全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57畝,林地16757畝。

2013年,全村19個村民小組,483戶、2080人;80%的村民為華姓,大坪自然村為雷姓畲族村,有45戶,221人;90年代以後有張、李、林等姓氏居民在華家購地建房定居。

政區概況


華家原名華家亭,古稱“化蛟藤”,相傳在今天的凹背村道與省道交接處(即華嵒亭處)原為交通要道,是通往上杭、連城、龍岩的三岔口,也是華家亭主溪流的交匯處,該處原有一小樹林,溪邊有兩條粗大的藤條形如蛟龍,相互緊緊地纏繞在一起,橫過溪流,可供人們當作橋樑行走,因此有人把此地稱為“化蛟藤”。後有施善者在此地蓋一涼亭,施茶與路人解渴,而又命名為化蛟亭。後人又在華家和嶺背交界的“麻公凹”蓋“茶亭”稱“華政亭”,在歷史的發展中,原居於此地的陸、陳、雷、江、林、王、謝、羅、丘、袁等姓人家逐漸遷往外地,村內聚居姓氏全為華姓人家,故改名為華家亭。民國之前屬白砂里。
華家區位獨特。古時是通往上杭、連城、龍岩等地的交通要道。上杭縣城通往連城古道,由白砂圩經華家、大坪、鄒坑、中村、坪上去新泉;經華家、文都、再興、板寮往豐圖、芷溪、新泉;蛟洋經華家往白砂去上杭。華家蔭橋,建於清代,是蛟洋境內唯一保存完好的廊橋;凹背的萬安橋,為道光年間貢生華宏邦在70壽辰時捐建,是凹背通往文都的近道;乾隆七年(1742年)建文昌閣,咸豐九年(1859年)毀於火,同治初重建,宣統二年(1910年)地震毀三層。
2007年在村民共同努力下,籌集資金在原址上重建文昌閣,2009年建成外觀七層,內部五層,圍屋8間,面積達500平方米,現為華嵒紀念館。2001年,村民捐資興建華嵒亭,是集休閑和紀念於一體的六角形仿古式建築,亭內懸掛張四教為其恩師所畫追憶像。
華家村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華丕榮等19名烈士在戰爭期間英勇獻身。
華家古民居具有江南民居及客家民居特色。有二廳、三廳等廳式結構,為華嵒、華時中等在浙江、安徽一帶做事為官時引進建造;留存的古民居有大夫弟、敦厚堂、翠山公房、景陽堂、培荊堂、行一故居等。村中還建有大屋祠、寅山祠、甲山祠、坤山祠、文安公祠、宇安公祠、居安公祠等諸多宗祠。其中建於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的“寅山祠”,華嵒當年曾在該祠內作過《高山雲鶴》《水國浮牛》《青松懸崖》《倚馬題詩》壁畫;1988年,村民修復寅山祠,並把華喦青少年時期在祠中所作的壁畫及《梅占春魁》和《八駿馬》復原。華騰德約在清順治七年(1650年)建寨上城牆,是通往大坪、中村關隘,呈弧形,用來抵禦外人的侵犯而築,今仍可見到殘留的牆體土坯。村中還留存進士華時中、舉人知縣華惟明、奉直大夫華朝位等名人墓葬。
華家有眾多庵廟、寺廟、禪院。據民間文字記載,唐天寶十二年(753年)仲秋月建“嶇山庵”,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修取名普圓山寺;1971年被毀,1983年重修;2009年華衍文捐資71260元,鋪設水泥路到寺廟門口。白雲寺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民國18年被毀;20世紀80年代,華家片13村信眾集資重建。
華家村中央有一株古銀杏(白果),高31米,胸徑3.86米,冠幅1600平方米。此樹枝繁葉茂,雌雄異株,雄株傲然挺拔,枝葉稀疏;雌株奇特古雅,留著雷擊的痕迹;樹身3米以下,雌雄株粘連一起,盤纏交錯;經專家確認,樹齡達1200多年。2013年,銀杏樹又一次榮登龍岩市第二屆“銀杏王”榜。華家村西山下、大坪水口連片生長19株紅豆杉,樹齡120—450年。
華家人崇文重教,文化底蘊深厚。清初,華家辦有私塾,生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的華喦曾入私塾兩年。道光年間(1837—1848年)華時中辭官閑居家鄉,創辦“敬業書院”,購置儒資學田;清末民初“敬業書院”改為“義學”,民國18年改為“勞動小學”,民國29年(1940年)改設“國民學校”。
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設“華家小學”,開設1至4年級;1959年改為完小;1975年小學增設初中班。1984年興建磚木結構二層4間教室,1989年村民捐建教學樓;1990年華敦善等人倡導成立“華家村獎教獎學基金會”;2006年台灣王永慶捐資40萬元,政府投資26萬元建成1218平方米的三層磚混結構的新教學樓,並將“華家小學”命名為“華家明德小學”。2009年企業家華丕烈捐資建造標準化籃球場一個,華彩文捐資壹萬元建“文化長廊”;如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2011年,華家小學被評為“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
華家歷代人才輩出。清代,湧現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家、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華嵒,進士華時中以及一批舉人秀才。民國時期,有華小孟、華柏岳、華德明等。新中國成立后,湧現出教授華碧春、華雪玲、雷玉秀,主任醫師華學文、華敦祥、華松年、華紹源、華祥濤、華祥禎;湧現高級工程師、高級農藝師、中學高級教師華敦五等9人。
華家毛竹資源豐富,手工製造土紙的歷史悠久。土紙為傳統的主要出口商品,成為華家的一大品牌產品。大斜里、梅蘇林等地仍遺留有紙廠的斷壁殘垣和浸泡竹麻用的湖塘,大坪部分村民家中至今還保存有造紙用的紙廉、焙床及毛刷等工具。

歷史沿革


華家村宋、元、明時期隸屬白砂里。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變”后,隸屬古蛟區、北三區。
民國初期隸屬華洋鄉華家保;民國18年(1929年)為北三區蘇維埃駐地;新中國成立時,屬古蛟區豐年村;1952年設華家鄉(華興、華新二村),1956年設高級社,華興、華新村合併設立華興鄉,隸屬白砂公社。
1961年8月,成立華家公社,華興鄉改稱華家大隊,華家公社屬白砂工委管轄。
1965年4月後,撤銷華家公社歸屬蛟洋公社,“文化大革命”1968年間,華家村曾一度改為“衛東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隸屬蛟洋鄉,2012年10月,撤鄉建鎮,全稱蛟洋鎮華家村民委員會。

基礎設施


華家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不斷完善。新中國成立后,先後組織成立10個互助組,6個農業生產初級社;1956年開設供銷社、外貿站,1961年至1965年 4月,設立華佳公社,清末“鴻門圩”重新修建,農曆逢四、逢九圩日,周邊百姓雲集,圩場周圍的商店,糧站,經營的百貨、食品、農資、化肥、小雜貨店開始形成;1970年村籌資購置柴油發電機,加工碾米,群眾擺脫了千百年沿襲的踏碓、水碓、礱谷手工做米。
1973年村辦鐵廠,煉生鐵鑄造鐵鍋,暢銷周邊鄉村;1975年,村利用分配指標購進小型手扶拖拉機3台,農田耕作開始使用機械化生產。1983年鄉電站供電發電,村民結束松明火、煤油燈照明的歷史。90年代,凹背千年銀杏樹每年產果200多公斤,成為遠近聞名且名副其實的“搖錢樹”;村兩委緊緊抓住鄉計劃在“九五”期間建立萬畝銀杏基地山地開發模式契機,培育30畝銀杏苗木,並率先在東斜崗、公堂背等山上連片種植銀杏樹;群眾還在房前屋后整地挖穴,發展銀杏庭院經濟。
改革開放使婦女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湧現出曾淑輝、張翠招、丘榮清等“信用婦女”360多戶,通過小額信貸發展生產,走上脫貧致富路。華家是華嵒的故鄉,村民籌資近60多萬元,重建文昌閣,集展覽、陳列、旅遊、休閑為一體的華嵒紀念館。
1999年,在福建省水電廳資助下,村籌集部分資金,建設人飲工程,全村2000多百姓喝上乾淨的自來水。村道全部鋪上水泥路,安裝了路燈,村民的生活和城裡人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