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第三中學

邢台市教育局直屬全日制完全中學

邢台市第三中學(河北邢台市外國語學校)是一所邢台市教育局直屬全日制完全中學,建校於1958年,1999年3月,經河北省教委批准,加掛“河北邢台外國語學校”校牌,是邢台市唯一一所省級外國語特色學校。

2009年與邢台市第二十一中學合併,成為邢台市既有初等中學教育也有高等中學教育的完全中學之一。擁有教學班110個,在校生6600餘人,教職工495人。現有專任教師214人,其中高級教師17人,中級教師78人。

邢台三中是首家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全國教育聯盟”核心校,與人大附中及全國一千多所名校進行資源共享;建立河北省首家數字課堂;與英國劍橋大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開展深度合作,開設日俄小語種班和國際高中班,開展出國遊學、國際交換生、國外夏令營和締結國際姊妹學校等項目,外語特色日益凸顯。

2009年10月,我校與英國帕克維尤(Park View)中學締結為第二批姐妹學校。

辦學歷史


歷史沿革
邢台市第三中學的前身是南長街小學初中部,成立於1956年8月,招4個班,學生200人。1958年9月與南長街小學脫離,遷至北長街原義德中學舊址,定名為邢台市第三中學。全校共10個教學班,學生500人,教職工30餘人。1963年,市文教局確定三中為主體骨幹學校,又稱“寶塔學校”。1960年增設高中班,成為完全中學,全校學生800人。1961年,高中班停辦,至1971年又增設高中班,復為完全中學。1986年,市教委為深化教育改革,將北長街小學劃歸三中領導,作為中小學九年一貫制教育實驗學校。成為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全日制完全中學。1994年3月,市長辦公會決定將三中劃歸邢台師專領導,加掛“邢台師範高等專科附屬實驗中學”校牌, 1996年5月,三中與師專脫離,仍歸市直屬中學建制。1997年3月,三中創辦了邢台外國語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1999年3月,經河北省教委批准,三中加掛“河北省第五外國語高中”校牌。2000年,北郭庄小學舉行揭牌儀式,成為三中附小。2002年3月,按照河北省教育廳統一要求,“河北省第五外國語高中”更名為“河北邢台外國語學校”。2004年7月,按照市教育局6月22日會議精神,三中與十八中實行合併, 2004年9月,兩校完成了學生入學、教師入校、檔案整理歸類、資產賬目核實交接等各項工作,三中規模擴大。2005年12月,全校共有校級領導6名,中層幹部21名,教職工401人,教學班124個,在校生8200人,分四個獨立校區開展教學工作。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學校共有4個校區:西校區(小學、初中)、北校區(初中)、中校區(初中)、東校區(高中)學校現有教學樓四棟,逸夫綜合實驗樓一棟,學生公寓一座,學生食堂三個,教學班81個,在校生5081人,是邢台市規模最大學校之一。

硬體設施

邢台市第三中學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的要求,該校開通了校園網,配備了多媒體語音室、多媒體電子備課室、多媒體綜合電教室、微機室、圖書閱覽室和功能完善的理、化、生實驗室、畫室、形體訓練房、健身房、多功能廳,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充足條件。
1958年,市三中建立在原義德學校舊址上,條件十分艱苦,全校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僅有427平方米,滿院雜草碎磚,高低不平,條件十分艱苦。於是,師生動手清理雜草,平整校園、鋪路植樹,並自己動手建起了磚窯,脫坯燒磚40餘萬塊,蓋起了十間教室,新增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平整操場3500平方米。1959年至1960年,學校淘汰了泥坯凳、長板桌,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條件。1986年,北長街小學劃歸三中。1994年,建築面積4801.86平方米的教工住宅樓破土動工。1995年,學校征地13.37畝,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的小學教學樓竣工投入使用。1997年,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的實驗辦公樓破土動工。截至1999年,學校共籌措資金1600萬元,改造危房8000平方米,新建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教職工住宅樓,純增加建築面積26239平方米,學校總建築面積達到33000平方米,佔地面積由原來的32000平方米擴大到54000平方米。安裝了200千瓦變壓器和80 千瓦變壓器各一個,配備了六噸鍋爐和二次加壓供水設備,徹底結束了三中40年無實驗樓、無取暖鍋爐、無浴室的歷史(只是浴室未投入使用),實現了學校生活區、實驗區、教學區、活動區的完全分離;全校90%教職員工喬遷新居,徹底解決了三中教師的住房難問題;投資150萬元配備改造了理化生實驗室,擴建了圖書閱覽室,增設了高標準的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開通了校園網並同國際網際網路接軌,師生的工作、學習環境得到很大改善。隨著學校的發展,現有校園不能滿足學校需求,2001年6月,學校以租賃的方式,租用李家莊村校舍作為分校區,租賃期10年。這樣,學校佔地面積由83畝增加到128畝,純增加標準教學班24個,可容納1600人食宿,為學校發展增加了後勁。2002年,學校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市區學校調整及發展規劃”文件精神,籌資400萬元,新建建築面積 6000平方米的教學樓一幢並投資130萬元購買了彩電、計算機等先進教學設備對40個教學班和教師辦公室進行了裝備。同年,學校投資150萬元建成三百米標準塑膠跑道投入使用。2003年,學校投資150萬元建成餐飲綜合樓一幢,投資50萬元為100多個教室配備了現代化多媒體操作平台及展示設備、音響設備,實現了“三機一幕”進課堂。教師辦公室統一安裝了空調,更新了電話機,學校建成校園文化長廊,規範了教室布局,師生工作、學習進入現

師資力量

該校擁有一支高素質、年輕化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14人,其中高級教師17人,中級教師78人,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佔70%,思維敏捷、開拓進取的中青年教師佔80%以上。
優秀教師
初中高中姓名科目校區
庄冰、柳成華語文北校區/西校區
朱志紅、韓曉娜語文東校區
侯笑卿、楊偉明數學北校區/西校區
王欣、李永芳數學東校區
葛蕾/王燕馳英語北校區/西校區
趙岩林/王志勇英語東校區
任龍 /劉曉燕/賀佳佳政治東校區
李海波/鄭宏磊/王東傑歷史東校區
趙麗平/段艷爽/周璐地理東校區
冬芬/康曉麗/何蕾化學東校區
吳大年/劉斌/徐小果物理東校區
鄧澤利/王曉燕/李艷菊生物東校區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自建校至今,該校一直是邢台市的熱點學校,中考成績連續五年名列全市前茅,1993年至2000年,外語教學成績雄居全市榜首;1996年,中考生均分穩居全市第一,政治、語文、英語、化學單科成績第一;2000年中考,摘取了中考總分、英語、數學三項桂冠,高考升學率達到70%,創近十年來最佳成績。1994年至2000年,學生在全國及省、市英語、語文、數學、化學、物理等學科競賽中戰績輝煌,257名學生獲國家級獎勵,156名學生獲省級獎勵,583名學生獲市級獎勵。2013年高考,邢台三中再創輝煌,本科過線率高達50%,名列市區第三名!
中考成績
經過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提高:
1996年至2005年,學生中考生均分穩居全市第一;
1997年中考,學生政治、語文、英語、化學單科成績全市第一;
2000年,學校連創中考總分、英語、數學三個全市第一;
2003年,兩名學生中考總分躋身全市第二、第三名, 考生優秀率、生均分居全市熱點學校第一,差生率全市最低。
2011年,學校在實行全國範圍內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就近入學之後,生源較差的2008屆初中學生 三年不懈努力 再次取得全市中考第一名的好成績。
升學上線率
隨著學校聲譽的逐年提高,高中生源質量逐步優化,高中在生源質量相對較差且無一名複習生的情況下,高考成績突破零的紀錄逐年提高:
1999年專本上線率31%,升本率9%;
2000年專本上線率46%,升本率18%;
2001年年專本上線率51%,升本率21%;
2002年專本上線率63%,升本率28%;
2003年,5人達到國家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本科以上人數151人,佔總人數的32%,達到專科線的有281人,佔總人數的58%,專本上線率達到90%,
2004年高考,6名學生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專本上線率94%;
2005年高考,專科上線率74.06%。本科上線率30%。
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50%。俄語考生以147分的成績榮獲省單科狀元。

素質教育

學校80名學生在歷屆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分別榮獲特等獎、一等獎,尤其是在2001年全國英語能力競賽中,三中學生囊括了邢台市前八名,三名學生因奧賽成績優異代表邢台市參加了在大連舉辦的“全國英語夏令營”和在英國舉辦的“國際英語夏令營”。學校英語中考成績連續9年全市第一,1997年中考,學生英語生均分全市第一,高出第二名學校20多分;2000年中考,學校培養出全市唯一英語滿分學生;2001年中考,學校英語生均分高出同類學校29分。2002年3月,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河北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市三中外語教研組全國和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外語組教師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2年4月,學校被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批准為外語實驗學校並加掛校牌。2003年12月,學校承辦了河北省外國語學校工作研究會第五屆年會。
運動會成績
學校參加市屬中學生運動會,獲得三連冠的好成績,組隊參加省九運會、中學生運動會、全國飛躍杯田運會,獲金牌64枚、銀牌40枚、銅牌45枚,在首屆《世紀之星》全國少年兒童美術作品中,54名學生獲得銀獎,53名學生獲銅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學校榮譽

2005年,學校實行以年級為實體的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各年級根據教職工的現實表現和所需教師按崗定員,統一發放聘任證書,教師持證上崗,創設了有序競爭的良好局面。不斷的改革與探索激活了學校辦學體制,擴大了學校規模,增強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市三中跨入邢台市先進學校行列。學校先後榮獲河北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創新教育實驗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邢台市“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2001-2004年度邢台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巾幗建功先進單位”、 “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校黨總支連續七年被市教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後被評為河北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邢台市“文明單位”、“素質教育先進學校”、“教學管理先進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和“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文化傳統


管理體制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中層機構設政工組、教改組和後勤組。1978年,學校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校長負責學校全面工作,設立辦公室、教導處和後勤處。1986年,學校成立高中部。1988年,學校招收兩個職業高中班,1989年成立職中部。1991年,成立初中部,撤銷職中部,職中班歸高中部管理。1993年,學校撤銷高中部、初中部,設立教務處、政教處、辦公室、總務處等中層管理機構,理順了管理體制。2000年,面對生源增加,班容量增大,班級增多的實際情況,學校嘗試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將學校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教學部四個獨立校區,各部由一名副校長負責,按學校統一的辦學思想獨立開展工作,學校支持和鼓勵各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辦法,調整課業結構,開展教研活動。同時制定中層幹部分包年級組制度,中層幹部深入教學一線,變宏觀調控為微觀管理。2003年 6月,學校在市教育局指導下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學校中層機構設置,明確了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法制安全處、體衛處、信息中心、外事辦等管理機構,實行中層幹部競聘上崗和行政、教輔人員聘任制。2004年,學校進行管理體制改革,變分部管理為年級實體化管理,各年級組在學校的宏觀調控下,與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根據年級職責範圍創造性地確定年級整體工作思路,規範工作流程。為配合實體化管理,學校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年級主任公開競聘活動,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擔任年級主任,在崗位職責中賦予年級主任極大的自主權,包括年級教師聘用、評優、評先、招生及思想政治工作,學校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年級主任享受校中層幹部待遇,配備專職幹事。

教育工作

1958年至1960年,“教育革命”在全國展開,市三中全體師生投入到大鍊鋼鐵、勤工儉學、開荒種地等活動中,教學秩序大亂,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1961年至1963年,根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學校整頓了教學秩序。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三中蒙受嚴重損失。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重新步入正軌,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曾培養出了全國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天津國際民航學院副院長李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邢台市藍鳥傢具公司總經理賈然,全國十大中國保護未成年人傑出公民、創辦邢台市希望兒童村的曹春生等知名人士。進入80年代中期,由於招生政策的影響,分入學校的多為重點中學挑選剩下的三、四流學生,生源素質逐步下降。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全面貫徹,我國教育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重要時期,三中發展史由此揭開了嶄新一頁,1993年,學校制定了“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十年創名校”的發展目標,在教師中廣泛開展了以“培養師德、訓練師能、鑄造師魂”為目的的“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獎賽”,學校從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入手,以外語學科為龍頭,持之以恆地開展以“培養師德、訓練師能、鑄造師魂”為目的的崗位大練兵活動, 如今的崗位練兵活動已在多年的實踐中演變為全校性的“青春杯”、“骨幹杯”、“紅燭杯”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成為不同年齡、不同知識層次的教師施展技能的舞台。學校率先在邢台市開展了國家級心理教育實驗研究,在各學科實行“分層次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實驗,實施“名師工程”,邀請特級教師,教育專家到校講學,組織教學骨幹外出學習,支持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學歷進修,2005年,學校評選出了一批思想過硬、業務精湛、在市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學者型“名師”為校首屆“十佳”教師,每人頒發一台筆記本電腦,積極營造尊師重教、團結和諧的人文氛圍。學校大力開展素質教育,圍繞教育改革的目標,制定了素質教育課堂評價體系,規範教師教學行為,各學科都培養了學科帶頭人,教師承擔省、市級立項課題三十五項,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學校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持續、穩定的教師隊伍。2005年,學校師資達標率100%,有省、市級骨幹教師10名,達到本科學歷的教師佔95%,50餘名教師參加省市級優質課評比獲獎,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並獲獎的論文(課題)近百篇,7名教師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邢台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 “邢台市十大傑出青年教師”和“優秀教育科研型教師”稱號,校長高雲洪被評為“市級勞動模範”。

辦學改革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辦學活力,該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大膽進行辦學模式的改革,創辦了冀南第一所外國語學校——河北省第五外國語高中,列入省示範高中管理系列,招生範圍擴大到全市十八個縣(市、區),使學校向升學預備教育和就業預備教育相結合的外語特色高中邁進。為提高教育質量,該校聘請澳大利亞國際教育交流諮詢中心總裁李謙博士、河北師大外語學院院長田貴森教授擔任名譽校長;聘請大學的教授、講師為顧問;聘請外籍教師講授口語課;邀請來自美國、英國、菲律賓、日本、義大利、澳大利亞、韓國等十幾個國家的近百名外國留學生和外國專家到校參觀、考察,舉行聯誼活動,從而使學校外語教學成績連續六年雄居全市榜首,外語競賽屢創佳績。為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學校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達成派學生出國留學意向,並已向烏克蘭等地輸送了6名優秀學生。學校還與紐西蘭旺格雷依男子、女子高中分別簽署了建立友好學校的協議,雙方將開展互派教師講學、互派留學生、組織夏令營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以培養學生樹立面向世界的全新思維觀念。學校已成功組織了首批赴紐西蘭夏令營,從2001年開始,學校將每年組織1-2批國外夏令營,讓更多的師生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該校還積極走聯合辦學、開放辦學之路,與市職教中心聯辦職業技術教育;與澳大利亞聯合進行小學音樂教學實驗;與省教委等單位聯繫向國外輸送高中、大學學生;與澳大利亞聯繫聯辦高中教育,學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

教學特色

1997年3月,邢台市三中創辦了邢台外國語學校, 1999年3月,創辦了“河北省第五外國語高中”,列入省級示範高中管理系列,招生範圍擴大到邢台市18個縣市區, 2002年3月,更名為“河北邢台外國語學校”。

對外交流

1997至2005年,學校在小學開設英語課並構建了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的教育體系;先後聘請13名外籍教師作專職外教,在初、高中開設口語課;引進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展望未來》、《看、聽、學》和美國原版聯想教材為英語教材並把國外教材與現行教材相結合,中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整套適合三中學生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新穎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迅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走出國門,與紐西蘭旺格雷依男(女)子中學建立友好關係,利用寒、暑假組織國外夏(冬)令營活動五期, 先後有23名教師和130名學生到國外進行語言培訓,20名優秀學生出國留學;邀請來自美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的180多名外國留學生和專家到校開展聯誼活動,開設了日、俄小語種班,進一步擴大外語教學範圍,把外國語特色做精、做活。

黨團組織

黨組織
1958年9月1日,市三中第一屆黨支部成立,隸屬於邢台市黨委宣傳部。1971年1月21 日,中共邢台市文教局黨委成立,三中黨支部改為文教局黨委領導。1994年9月1日,市三中劃歸邢台師專,黨支部隨之歸屬師專黨委領導,同年9月8日成立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即中學支部,小學支部和老幹部支部。1997年4月三中與師專分離,校黨總支歸邢台市教委黨委領導。
自建校以來,歷屆黨支部、黨總支在學校工作中處於領導地位。1958年至1965年,學校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1966至1968年,文革前期動亂,黨組織基本處於癱瘓狀態,學校一片混亂;1968年至1976年,強調黨的一元化領導,黨領導一切,1976年以後,實行黨支部(黨總支)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學校黨組織在各個時期都嚴格按照黨章所規定的條件要求,努力發展思想覺悟好、業務水平高、工作責任心強的教職工入黨,1997年有黨員60名,2005年黨員發展至138名。學校歷屆黨組織在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堅持常抓不懈,通過“三會一課”制度,向黨員進行黨的理論和方針路線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當前形勢教育,深入開展“爭做五好黨員,提高服務本領”主題實踐活動,號召黨員按照黨章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向各個時期的英雄模範人物學習,在工作中起帶頭作用, 2005年7月20日,學校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歷時五個多月,使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明顯加強。學校黨總支連續十年被評為局“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7月,市三中黨總支被評為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黨總支副書記高雲洪應邀到市電視台參加頒獎晚會,受到市領導的親切接見。
共青團組織
1958年9月,經共青團邢台市委批准,邢台市第三中學共青團正式成立。學校設團支部,下設三個團小組,共有團員52名,其中教師團員8名。1960年9月,學校招收兩個高中班,團員隊伍擴大,學校團組織由團支部改為團總支。1961年9月,因遭受自然災害,學校的兩個高中班被砍掉,團總支又改為團支部。1966年至1969年處於文革動亂時期,團組織中斷活動。1970年,學校恢復團組織工作時,團員增加,團支部改建為團委,一直延續至今。1997年學校團委下設23個團支部,其中學生支部21個,教工支部2個,共有團員409人。
學校團組織,受上級團組織和學校黨組織的雙重領導,是學校黨組織的得力助手和後備軍。學校的許多工作是通過團組織或團員的帶頭作用完成的。黨組織在青年師生中發展黨員,最基本的條件必須是共青團員。建校以來,三中的團組織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團員加入到共產黨隊伍中,為黨輸送了大量的新鮮血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學校的團組織活動是在學校黨支部的領導下,配合政教處,對青少年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1958年對團員青年進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團支部號召團員帶頭在全校青少年中開展比、學、趕、幫、超的勞動競賽;1962年——1965年,對學生進行訪貧問苦,憶苦思甜和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教育;1963年,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后,學校掀起了學雷鋒熱潮,團支部帶領廣大團員走向社會,到汽車站、火車站、軍烈屬家中打掃衛生,做好事,形成了一個“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的共產主義新風尚。1970年——1976年,雖然團組織恢復,但受“四人幫”的干擾,工作一直受到阻礙和限制,直到1977年特別是1978年團中央召開了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共青團在新時期的任務后,該校的團組織活動才充分的開展起來,使共青團組織真正成為青少年的先鋒隊,一支最有生氣、最愛學習、最能工作的主力軍。這時,教育已走向正規,團委積極配合黨支部開展各項工作,使教育質量躍上一個新台階,教工團員為人師表,辛勤耕耘,業務素質高,教學成果突出,教育引導學生爭做社會主義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新青年;學生團員,品學兼優,成為廣大同學的榜樣,在他們的帶動下,全校形成一種“比學習、趕先進”的良好學風,湧現出了一批有志、有識的團員代表。1997年,校團委成立了青年黨校,團組織活動更加活躍,學校組織團員青年到革命聖地西柏坡、抗大舊址、前南峪等地參觀學習,陶冶情操,舉行入團儀式;在學校成立廣播站、記者團;在學生中推選每周一星,在青年教師中舉辦教學技能大賽,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校團委多次被評為局“五四紅旗團委”。2005年,校團組織共有團員1100名,青年黨校培訓入黨積極分子近500名,發展學生黨員5名。
教育工會
市三中的工會組織,成立於1958年。歷屆工會領導在組織上積極發展新會員,熱心關懷會員的工作、生活,1991年學校工會被評為市級“先進教工之家”。教職工入會率一直在95%以上。除“文化大革命”時期外,工會工作一直是有章可循,各項工作都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會議制度明確規定:政治學習每周一次,生活會記錄每周一交,工會委員會半月一次,小組長會每月一次,每月向校黨支部彙報一次工作,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會員大會。
在思想教育方面,工會領導配合校黨支部對會員進行黨的方針政策及形式教育、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教育,使會員樹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在學生面前言傳身教,起表率作用。工會歷屆領導在安排各種活動中,側重於以下幾方面:1、積極參加教學研究活動,各學科積極開闢第二課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2、關心會員的生活疾苦。每當教師有生活困難或遇上天災人禍、生老病死,工會領導都積極主動上門慰問,並把救濟款送到受難者的手中。3、開展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獻愛心活動。4、組織開展各種體育文化娛樂活動,豐富教職工生活。
教職工代表大會
1984年12月30日,學校工會成立了教職工代表大會,教工代表23人,至1997年已召開了四屆。從1998年開始,學校工會組織步入規範化管理,每年召開一次教職工代表大會,邀請教育局領導參加,校長做工作報告,出台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教師們直接參政議政、積極參加學校管理,加強了廣大教師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了教職工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校的各項工作及黨的政策落實起到了監督和促進作用。2001年,校工會被評為“河北省先進工會集體”。2003年,工會獲得教育局“工作目標考核優勝單位”稱號。2005年,校工會被評為“邢台市優秀星級職代會”。

校園環境


邢台三中東校區景象
邢台三中東校區景象
邢台市第三中學擁有不錯的校園環境 景色優美右圖為邢台三中高中部(原第二十一中學)

地理位置


邢台市橋東區衛生街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