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下屬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青島理工大學下屬學院,歷經建築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學院三個階段,於1953年設立土木科,於1978年設立本科專業,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現設立本科專業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智能建造。現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之一。

歷史沿革


土木工程學院原為建築工程系,1978年設本科專業,2002年成立土木工程學院。199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結構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地質工程5個碩士點,其中結構工程為山東省重點學科。

獲得榮譽


2002年5月獲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在結構工程、岩土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地質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科有權進行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培養工作。設有結構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山東省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掛靠該院。現有博士生導師6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軍隊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項。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總支書記曲成平
黨總支副書記邵先鋒
院長苗吉軍
副院長高立堂、侯東帥、李紹純、劉俊偉、張繼剛、張鵬

辦學條件


學科體系

本科專業: 
1、土木工程
2、材料科學與工程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3、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4、智能建造
5、土木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碩士點: 
一級學科碩士點:
1、土木工程
2、材料科學與工程
3、水利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點:
1、工程碩士(建築與土木工程)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土木工程
山東省重點學科:
1、結構工程
2、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山東省“一流學科”首批立項建設:
土木工程 
“在青高校服務青島產業發展重點學科”立項建設: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設有結構工程研究所、道橋與軌道交通研究所、建築材料研究所、工程災害與防護工程研究所、土木工程鑒定加固中心等科研機構。另外,山東省岩體損害防護與地表沉陷治理、山東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山東省地質環境與效應三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市建築材料行業技術中心掛靠我院。
學院全員隊伍共91人,有博士和在讀博士34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學歷者佔90%。其中外聘院士4人,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8人。隊伍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省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5人,青島市技術拔尖人才4人。
2012年學院有本科生1400人,碩士生200人。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
1、結構抗火及防火減災工程方向
該方向主要是藉助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創新工程項目、山東省重點科技項目對建築結構的火災行為、建築結構防火理論、火災后建築結構修復加固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
2、徠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方向
主要圍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外國專家局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攻關項目等12個在研項目進行沿海混凝土建築結構的耐久性、破壞機理與修復技術,混凝土結構防腐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青島海灣大橋工程建設中,已決定採用我們的HPC配合比和耐久性設計技術。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3、岩土體災害與防護工程方向
該方向主要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針對各類擾動導致工程岩體破壞,並進而造成邊坡失穩、地表塌陷及大量地上和地下建築結構、道路橋樑、大壩工程、村莊農田等的嚴重損害現象,開展岩土體破壞、邊坡失穩、地層塌陷機理等方面的研究,研製擾動岩土體破壞的預測預報技術、防護工程技術和地表塌陷治理技術。
這些項目分別通過技術鑒定或驗收,有的得到中國科學院宋振騏院士、中國工程院林皋院士、古德生院士、周世寧院士、劉寶琛院士、劉天泉院士等鑒定專家的高度評價,3項成果被評價為:“研究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4、工程結構抗震及基本理論方向
主要進行結構抗震減震理論和技術、結構安全、結構體系可靠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橋樑結構抗震性能、橋樑結構損傷機理、橋樑結構加固和提升等方面研究。
6、城市公共安全與危機管理
藉助於國家攻關、省部重大項目開展公共安全系統的體制、機制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對安全預防、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應急策略等方面進行工程設計,為提升我國的公共安全水平做出了貢獻(泰山、嶗山森林防火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