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虹
李晨虹
李晨虹,男,水生生物學專業,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獲上海市“東方學者”,“浦江人才”計劃資助。2001-2012年在美國、英國留學、工作。研究興趣為魚類的系統發育和分子生態,在系統分類生物學(Systematic Biology)、分子生態(Molecular Ecology)等業內高水平的雜誌上發表20多篇SCI論文,主持(co-PI)並參與美國自然基金生命樹(AToL)項目兩項。
2002/8 - 2007/7,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生物學,博士,導師:Guillermo Orti
2001/1 - 2002/7,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海洋生物,其他,導師:林俊達
1993/7 - 1996/7,上海水產大學,水產養殖,碩士,導師:李思發
1989/9 - 1993/6,上海水產大學,水生生物,學士
2012/8 - 至今,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
2010/8 - 2012/7,美國查爾斯頓學院,豪林斯海洋研究所,博士后
2007/8 - 2010/7,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生物系,博士后
1996/7 - 2000/12,上海水產大學,農業部水產增養殖生態生理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一、在國際上首創比較基因組法尋找系統進化分子標記,對同領域的研究產生了較重要影響。通過該方法可以尋找用於系統發育研究和種群遺傳研究的分子標記,為很多缺乏分子標記的生物類群的研究提供了幫助。共撰寫6篇論文。其中“A practical approach to phylogenomics: the phylogeny of ray-finned fish (Actinopterygii) as a case study”(第一作者並通訊作者)發表在BMC:Evolutionary Biology上,成為該系列期刊中被頻繁下載(highly accessed)的文章之一。
二、申請人首次提出了用聚類分析的方法對DNA序列進行分組分析,解決了系統進化數據分組的難題。在Systematic Biology(影響因子12.169)上發表論文“Optimal data partitioning and a test case for ray-finned fishes (Actinopterygii) based on ten nuclear loci”(第一作者並通訊作者)。
三、除了在找尋新的分子標記和系統進化分析方法上的創新,申請人還首次開發了跨物種靶基因捕獲的方法。利用該方法並結合下一代測序技術,可以同時對幾百個物種、幾千個基因同時測序。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節省實驗成本,還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數據。相關文章“Capturing protein-coding genes across highly divergent species”(第一作者)一經發表就被著名的生物技術網站Biospace和Science雜誌報道,並被BioTechniques雜誌評為2013年度最佳研究成果之一。另外,申請人還參加了軟骨魚類的生命樹項目,在鯊魚的新種發現和物種多樣性研究方面做出了貢獻,被美國查爾斯頓的地方報紙“The Post and Courier”所報道。
項目名稱 獎 項 等 次 排 名 角 色 時 間
從“吉富”到“新吉富”-尼羅羅非魚種質創新與應用 上海市科技進步 一等獎 7 主要參加 2007-12
中華絨螯蟹種質研究與鑒定技術 上海市科技進步 二等獎 4 主要參加 2004-12
吉富品系尼羅羅非魚的引進及其同現有養殖品系的評估 農業部科技進步 三等獎 6 主要參加 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