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亞

光亞

光亞,或稱光吞,即象腳鼓,意為長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間打擊樂器,深受傣家人的喜愛而廣泛用於歌舞和傣戲伴奏中。

象腳鼓還受到景頗、佤、傈傈、拉祜、布朗阿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愛,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樂器。象腳鼓外形似一隻精美的高腳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或幾塊木料拼粘)製作,通體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鳴體,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細牛皮條勒緊,拴繫於鼓腔下部,並可調節其張緊度。鼓身外表塗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裝飾圖案,有的還在鼓身上系有花綢帶和綵球。

形制結構


鼓身修長,頭大、腰細、尾端喇叭形,可分為鼓胸(共鳴腔)、鼓腰(傳音孔道)和鼓足(鼓尾)三部分。各地規格不一,高度有別。一般通高160厘米~180厘米,最高者達200厘米,鼓面直徑28厘米~32厘米、最大者達38厘米。鼓胸(首端)呈杯形共鳴體,長60厘米左右,下部呈弧形收束與鼓腰相接。鼓腰為空心圓柱體,長100厘米左右,最細處直徑15厘米,外表刻有環形紋飾。
鼓足呈喇叭口狀,其上繪有蓮花圖案。鼓身多採用一般當地的曼孟樹(即芒果樹)掏空樹心製成,鼓面蒙以黃牛皮,皮面固定在鼓腔邊的圓形藤圈上,鼓胸下部收束處也設一小型圓藤圈,用細牛皮條將兩藤圈往複勒緊,並可調節鼓皮的張力,控制發音高低。如果在演奏前,用蒸熟的糯米飯做成茶杯口大的一個環,貼於鼓面的正中,拳擊環內,鼓便發出沉重的響聲,可遠聞數里。若不加糯米環,則鼓聲清脆,但不能及遠。鼓除作伴奏外,多為男子舞蹈時用。光亞通體繪有頗富民族特色的五彩圖案花紋。繫於首尾兩端的鼓帶,製作細緻,刺繡精美的民族圖案,鼓帶一側,或綴以金黃的穗邊,或織作網狀,網上綴以各色絨球。節日期間,鼓身也穿上綴有綵球的網狀“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羽毛。

演奏方法


演奏時,將鼓帶挎於肩上,鼓身斜置於左側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後著地,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微彎、足尖著地,身體略向右傾斜。左手扶鼓框邊緣,以食、中、無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擊鼓面,右手多擊重拍,用半握拳捶擊。演奏方法有正拍、悶拍、指拍(用一個指頭)、掌拍和拳擊等。在演奏高潮或情緒熱烈時,甚至手肘和腳掌、膝部也參加擊鼓,彎身扭腰、千姿百態。可擊奏出不同的音色和複雜的節奏,並可千變萬化。舊時,光亞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擊,用於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嗣後,流傳於民間,才出現邊奏邊舞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單獨表演。由於鼓身太重,光亞不單獨演奏,它常與鋩、鑔組合在一起,為《孔雀舞》、《馬鹿舞》、《白象舞》、《紗巾舞》等各種民間舞蹈伴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每到農閑時節,各村寨鼓手要進行光亞競技比賽,佛寺中的僧人也來參加,凡鼓音動聽和技藝精湛者都能獲獎。在以光亞為主的打擊樂隊和傣劇樂隊中,光亞常作為色彩性節奏樂器使用。

傳說故事


勤勞智慧的傣族人民,聚居在祖國的西南邊陲,生活在富饒美麗的瀾滄江和瑞麗江畔。傳說很早以前,傣族地區野象成群,有位獵手將一隻離群小象帶回家中,經過馴養結成親密夥伴,象能幫助人做各種活計,成為勤勞、善良的象徵。一天獵手騎象去打獵,在林中聽到風吹空心枯樹嗡響,便用筍葉蒙住彈出了動聽的聲音,回家后便用一段芒果樹挖空做起鼓來。做成什麼樣呢?這時在他腦海里便浮現出大象穩健的步伐,於是就照象腿的形狀做成了象腳鼓。據說第一次敲響時,百鳥聞聲起舞,數孔雀跳得最歡。傣家人記下了孔雀的舞姿,編成了優美的孔雀舞,表達人民的願望和理想。獵人又模仿象的動作,挎上象腳鼓邊奏邊舞,創造了熱情、豪放的象腳鼓舞。

歷史追溯


傣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優秀的藝術傳統,音樂和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早在明代中葉,傣族人民曾到祖國內地表演過自己的民族歌舞。明代李思聰《雲南通志·百夷傳》載:“車裡(古稱西雙版納的景洪為車裡)樂者,車裡人所作,以羊皮為三五尺長鼓,以手拍擊之,間以銅鐃、銅鼓、拍板,與中國僧道之樂無異。”這是明代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作者親赴邊疆實地考察的真實記錄,其中三五尺長鼓即是象腳鼓,並披露了它與宗教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傣族的男女老少都喜愛唱歌跳舞,民間流傳著這樣兩句民謠:“鼓?打,‘孔雀’跳,鼓停,山歌唱。”可見光亞與人民生活關係的密切了。在傣族的傳統節日,當你走進西雙版納、德宏、思茅和臨滄等地的傣家寨,猶如來到歌舞之鄉,到處能聽到“贊哈”(民間歌手)歡樂的歌聲,看見姑娘們優美多姿的舞蹈,青年人則肩挎鼓尾插有孔雀尾羽的光亞邊奏邊舞。

光亞鼓語


聰穎的傣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演進和生活積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語,使光亞能夠按照人們說話的聲音,敲擊出有節奏的語言,能夠表達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過去每到年節,傣家人就借鼓聲痛罵土司和頭人統治階級,常常罵得他們跑出院子來禁止擊鼓;如今新生活無比美好,按照鼓和的音響,傣家人編了許多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