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滿洲里達賚湖

呼倫貝爾滿洲里達賚湖

達賚湖也稱呼倫湖,是我國第五大湖泊,內蒙古第一大湖。

位置


位於呼倫貝爾草原西部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滿洲里市之間,呈不規則斜長方形,長軸為西南至東北方向。

形態數據


長93公里,最大寬度為41公里,平均寬度為32公里,周長為447公里。當湖水位在545.33米時,湖水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

補給來源


除大氣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來自發源於蒙古國東部的克魯倫河,以及連接貝爾湖和呼倫湖和烏爾遜河。湖東北部的達蘭鄂羅木河是一個吞吐性河流,海拉爾河水大時,順該河流入呼倫湖,呼倫湖水大時又順此河流向額爾古納河

重要魚產


達賚湖屬富營養型湖泊。共有魚類30多種,隸屬6個科。主要有鯉魚、鯽魚、紅鰭鰉、狗魚鯰魚等經濟魚類。此外,湖中還盛產秀麗白蝦

生態地位


1我國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濕地連綿。草原遼闊,食餌豐富,鳥類棲息環境佳良,因此是我國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是世界上少有的鳥類資源寶庫之一,是一個碩大的鳥類博物館。
2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止荒漠化等方面起到致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3達賚湖保護區還是CMR達烏爾國際自然保護區的中方成員。因此達賚湖保護區承擔著我國自然保護方面的許多國際義務,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廣泛的關注。

管理策略


1加強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保護管理能力。
1)加強部門間的協作。
2)理順保護區管理局與保護區公安分局的關係。
3)充分發揮“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的作用,管理委員會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會議,討論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協調達賚湖保護區域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及居民在自然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方面的關係,制定管理決策。
4)極推動達賚湖保護區的立法工作,使得達賚湖地區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有明確的、可操作的法律,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規劃及評估機制
1)達賚湖保護區內的各種資源(水產、礦場、草場、旅遊、蘆葦等)的保護和利用,都必須依法制訂出科學保護及利用規劃,在達賚湖保護區管理局的監督管理下實施。
2)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恢復和治理項目和規劃的編製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進行環評工作,避免出現新的污染和破壞。
3生態恢復及管理對策
1)以政府主導,社區共管的形式保證草場的合理利用,保證草原的輪休與生產,保護好這片天然草原。
2)保護區須對沙地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沙地現狀,制定沙地治理策略,對保護區內的沙地進行封育,恢復沙地植被。
3)結合達賚湖自然保護區的實際情況,應對保護區內的旅遊進行全面的、有序的、合理的開發與管理,保護區管理局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與地方旅遊相適應的旅遊管理規劃,以促進該地區的發展。
4)保護礦產資源
5)保護漁業和蘆葦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