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執(拼音:zhí)是漢語常用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執的古字形像用刑具將一個人的雙手銬住。

本義指捕捉、捉拿。由本義引申指握著,拿著,又引申指掌管、從事、施行。又假借指堅持己見。

基本釋義


zhí ㄓˊ
1. 拿著:~刃。~鞭。~筆。
2. 掌握:~政。~教(jiào )。
3. 捕捉,逮捕:戰敗被~。
4. 堅持:固~。~意。
5. 實行:~行。
6. 憑單:回~。
7.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簡稱“執”)。
8. 姓。

詳細釋義


〈動〉
1.(右邊是人,手被銬住。本義:拘捕;捉拿)
2.同本義 [arrest]
執,捕罪人也。——《說文》
而妻妾執。——《禮記•檀弓》。注:「拘也。」
使執連尹。——《呂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襲虞,滅之,執 虞公。——《左傳•僖公五年》
被執至南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3.又如:執命(討命;索命);執訊(捉命並加以審問);執囚(拘捕囚禁);執問(拘留訊問);執獄(治獄;審判案件)
4.拿;持 [hold]
執之用黃牛之革。——《易·遯》
執君之乘車。——《禮記•少儀》。注:「執轡也。」
執競武王。——《詩·周頌·執競》。箋:「執,持也。」
執束帛。——《禮記•曾子問》
獻琛執贄。——《文選•張衡·東京賦》
執干戚舞。——《韓非子•五蠹》
執葉伺蟬。——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居左者手執蒲葵扇。——明·魏學洢《核舟記》
5.又
東坡右手執卷端。
乃強起扶杖,執圖詣寺后。——《聊齋志異•促織》
6.又如:執圭端拱(雙手拿圭拱捧於胸前);執鞭弭(為人駕馭車馬,充當保鏢);執銳(手持兵器);執桴(拿起鼓槌);執拂(手執拂塵);執玉(手捧玉器);執杖(手持喪棒);執圭(以手持圭)
7.操持;執行 [go in for;carry out]
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漢書•叔孫通傳》
8.又如:執作(操作;勞作);執役(服役人員;工作人員);執料(操持,照料);執威(施行刑罰);執務(操持,擔任);執職(從事某專職;服役)
9.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執獄牢者無病。——《淮南子•說山訓》
10.又如:執專閫外(執掌鎮守國家邊關的權力);執正(主持公道);執炊(掌管炊事,做飯);執把(把持;掌管;拿著);執事人(主管具體事務的人)
11.掌握;控制 [control]
公子執轡愈恭。(執轡:握著馭馬的韁繩。)——《史記•魏公子列傳》
12.又如:執服(懾服,因畏懼而服從);執持(握持,控制,掌握);執權(掌握權柄)
13.固執;堅持 [stick to]
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又如:執迷不化(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執泥一見(固執一義,不知通權變達);執告(執意求告);執違(執意違抗);各執己見;執一(固執一端,不知變通;掌握根本之道)
15.取得 [achieve;acquire;gain;get]
是皆不足以執信也。——馬中錫《中山狼傳
16.判斷 [ascertain;judge;decide]
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也。——《禮記•樂記》
17.又如:執獄(審判案子)
18.堵塞 [block]
子玉使 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19.結下,結成 [incur;forge;become]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與大國執仇。——《國語•越語上》
20.又如:執怨(結怨,抱急);執仇(結仇)
21.對待 [treat with]
貌執之士者百有餘人。——《荀子》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下】【幸部】之入切(zhí)
捕罪人也。從丮從㚔(幸),㚔(幸)亦聲。
執

說文解字注

【卷十下】【幸部】
捕辠(罪)人也。
註:辠各本作罪。今依《廣韻》。手部曰:捕者,取也。引申之為凡持守之偁。
從丮、㚔(幸)。
註:會意。
㚔(幸)亦聲。
註:之入切。七部。今隷(隸)作執。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部】執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唐韻》《集韻》《韻會》之入切。《正韻》質入切,竝音汁。守也,持也。《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又處也。《禮·樂記》師乙曰:請誦其所聞,吾子自執焉。
又塞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聞執讒慝之口。
又父之友曰執友。《禮·曲禮》:見父之執,不問不敢對。《後漢·馬援傳》:援為梁松父執,松貴拜援牀下,援不之答。
又捕也。《禮·檀弓》: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孟子》:執之而已。
又姓。
又執失代,三字姓。
又與慹同。《前漢·朱博傳》:豪強執服。註:謂畏威懾服也。
本作?,省作執。亦作瓡。

廣韻

之入切,入緝章 ‖執聲緝2部
執持也。操也。守也。攝也。《說文》作?,捕辠人也。之入切。六。
執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圖1)的左邊是一個刑具(㚔,或作幸,讀作niè),右邊是一個面朝左跪著的人(丮,讀作jǐ)。人的雙手被刑具所固定,或連頭頸一起使用刑具束縛(圖2)。表示“捕捉犯罪的人”。本義為拘捕。金文(圖3-8)字形漸趨訛斷或有加繁。將那個伸出手的人形,與被當作手銬的“㚔(幸)”字分開,這樣便失去了象形字的特點。小篆(圖9)將其整齊化,左邊的刑具還在,右邊的人變為“丮”,還有人的樣子。隸書(圖10-12)、楷書的左邊仍為刑具,但右邊的人及雙手寫成了“丸”形,已看不出人形。這樣,“執”字就成了一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字兼會意字。左邊像手銬的樣子作形符,右邊是個跪著雙手被銬住的人。這兩個字形組合在一起,指“捕捉罪人”。簡化的“執”來源於草書,將左邊的刑具變成了“扌”,不見了刑具鎖手的情景。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執著、執著、執法、拘執、收執、執事、執紼、回執、執教、執鞭。

相關成語

執子之手、明火執仗、執迷不悟、仗義執言。

音韻集成


小韻反切聲母(紐)清濁韻母韻目韻部韻系聲調韻攝擬音
上古音tjib
廣韻之入切全清二十六緝入聲三等開口tɕjep
洪武正韻質入切全清八緝入聲tʃiəp
中州音韻張恥切齊微入聲作上聲
分韻撮要第十七金錦禁急陰入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執

書寫提示

❶“扌”窄“丸”寬,頂部左右旁齊平,底部“丸”高。
❷“扌”,橫筆在橫中線上方。
❸“丸”,首筆撇從豎中線右側起筆,撇尖伸向“扌”下側;乁從左上格豎中線左側起筆,橫段略短,彎鉤用力;點筆寫在撇筆中部豎中線上
執

書法欣賞

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