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軍

清朝末年的雲南駐軍

雲南新軍為清朝末年雲南駐軍,採用全新西式編練軍制。是後來雲南地方武裝滇軍的前身。

簡介


20世紀初,清政府決定在全國編練新軍36個鎮(師)。地處邊疆的雲南,因國防需要,計劃建立新軍兩鎮。1909年2月,雲南新軍編成一個鎮,被授予第十九鎮的番號,官兵總計為10900人;與此同時,全省巡防隊也改為營制,共62個營,第十九鎮與巡防營官兵總計約3.5萬人。
雲南新軍訓練
雲南新軍訓練
隨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和革命黨人在新軍中的活動,新軍產生了急劇分化。在雲南革命黨人的宣傳策動下,雲南新軍絕大部分參加到埋葬清王朝,推翻清政府在雲南統治的革命鬥爭中。最後成為辛亥雲南“重九”起義的主要力量。

沿革


在清末編練新軍的熱潮中,雲南也進行了編練新軍的活動。
光緒三十年(1904年),丁振鐸任雲貴總督,看到王文韶把雲南駐軍分為防營土勇,結果不如人意。於是奏准“變去防軍土勇名號,一律改稱巡防隊”。巡防隊以營建制,全省40營,總兵力大約3萬人。第二年,丁振鐸奉命在雲南成立“督練處”,編成“綏靖新軍”3營,炮兵一營。這是清朝雲南駐軍第一次使用“新軍”名號。“新軍”裝備近代武器,用西式編隊、西式操典、西式戰術進行訓練。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丁振鐸奏准添設步兵2營,炮兵一營,編成一步兵協,以雲南武備學堂總辦柳旭任協統,並設參謀處、軍令處、執法處分掌軍政軍令。丁振鐸為官清廉,是晚清極有操守的封疆大吏,對雲南新軍的編練極為認真。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錫良接替丁振鐸任雲貴總督,調來陳宦任新軍協統。陳宦湖北安陸人,出身寒微,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受知於錫良,是當時難得的軍事人才。他把帶來的一營湘軍分編到各營,以作示範。一天,一嗜賭士兵越牆賭博被拿獲,陳宦立刻集合全協,宣布該士兵違反軍紀,立即槍斃,全軍震動。陳宦又經常深入部隊,一次發現一年輕士兵在休息時刻苦學習寫字,大加讚賞,立即下令提升,任為排長。各縣青年聞風而動,紛紛報名投效,陳宦乘機挑選精壯,裁汰劣弱,把原來分編到各營的湘軍士兵提升為排長、正副目。軍容風紀,為之一變。同年,錫良奏准添編步兵一營、輜重兵一營、炮兵一營,改稱陸軍混成協,任陳宦為協統。這時的雲南陸軍混成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奠定了後來陸軍第十九鎮的基礎。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派陸軍統制崔祥奎來雲南,命令當年編成一鎮。錫良把“督練處”改為“督練公所”,將雲南陸軍混成協擴編為鎮,按全國陸軍編製序列,番號為“陸軍第十九鎮”,統制崔祥奎,下轄兩協,每協兩標,每標3營,每營官兵536人,加上鎮直屬第十九炮兵標、馬標、工程營、輜重營、機關槍營、陸軍警察營、軍樂隊等,全鎮官兵1.09萬人。
宣統元年(1909年),錫良調任東三省總督,沈秉堃護理雲貴總督,購買德國克虜伯最新式步槍8000支、山炮54門、重機槍50挺,全部用來裝備雲南陸軍第十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