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倫·阿德
德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
瑪倫·阿德(Maren Ade),1976年12月12日出生於德國卡爾斯魯厄,德國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慕尼黑電影學院。
200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初為師表》。2009年,編導劇情片《完美第二對》獲得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2016年,憑藉編導劇情片《托尼·厄德曼》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17年,擔任劇情片《普通女人》的製片人,獲得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同年,擔任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1976年12月12日,瑪倫·阿德出生於德國卡爾斯魯厄,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攝影產生了興趣,並嘗試拍攝短片。瑪倫·阿德最初在慕尼黑電影學院主修製片和經濟,然後才轉嚮導演專業。
2003年,執導劇情片《初為師表》,這是瑪倫·阿德在大學就讀期間拍攝的畢業作品,瑪倫·阿德憑藉此片獲得第21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世界電影特別評審大獎,她在影片中不但刻畫了一位鄉下女教授孤獨而絕望的內心世界,還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發現人性的深刻之處。隨後,瑪倫·阿德與同學一同創辦了電影公司。
2009年,執導由波奇特·密尼梅雅、漢斯-喬陳·瓦格納聯袂主演的劇情片《完美第二對》,講述了一對夫妻之間發生的種種瑣事,經歷了許多感情危機的故事,瑪倫·阿德憑藉該片獲得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之後,這部影片被《電影評論》雜誌(北美電影雜誌)列為“年度十大佳片”、被《eye weekly》(加拿大周刊)入選“年度佳片”、被美國電影學會國際電影節(AFI電影節)入選“首批片單”。
2016年,瑪倫·阿德執導由彼得·西蒙尼舍克、桑德拉·惠勒聯袂主演的喜劇片《托尼·厄德曼》,講述了一位愛惡作劇的父親試圖通過虛構一個人物托尼·厄德曼來修復與女兒的關係,同時幫助女兒重尋生活方向的故事,瑪倫·阿德憑藉該片獲得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金棕櫚獎提名,第29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之後,這部影片被法國《電影手冊》入選“年度十大佳片”、被《Screen Daily》(英國電影刊物)入選“年度十佳電影”、被《視與聽》(英國電影雜誌)列為“年度二十佳影片”。
2017年2月25日,瑪倫·阿德與其他四位導演因為不滿特朗普禁令聯合發表聲明;同年4月,擔任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成員。
2021年7月,擔任製片人的《我妻子的故事》在戛納電影節上映。
瑪倫·阿德的社會活動 | 瑪倫·阿德寫真 | 瑪倫·阿德獲獎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6年 | 《托尼·厄德曼》 | 電影 |
2009年 | 《完美第二對》 | 電影 |
2003年 | 《初為師表》 | 電影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6年 | 《托尼·厄德曼》 | 電影 |
2009年 | 《完美第二對》 | 電影 |
2003年 | 《初為師表》 | 電影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7年 | 《普通女人》 | 電影 |
2016年 | 《托尼·厄德曼》 | 電影 |
2015年 | 《一千零一夜 第三部:迷醉之人》 | 電影 |
2015年 |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凄涼之人》 | 電影 |
2015年 | 《一千零一夜 第一部:不安之人》 | 電影 |
2013年 | 《水滿自溢》 | 電影 |
2013年 | 《關於我和你》 | 電影 |
2012年 | 《忌諱》 | 電影 |
2011年 | 《嗜睡症》 | 電影 |
2009年 | 《完美第二對》 | 電影 |
2008年 | 《我腦中的噪音》 | 電影 |
時間 | 獲獎簡稱 | 獲獎名稱 | 獲獎作品 | 所獲獎項 | 獲獎結果 |
2017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提名 |
2016 | 戛納國際電影節 |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 托尼·厄德曼 | 金棕櫚獎 | 提名 |
2016 | 戛納國際電影節 | 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 托尼·厄德曼 | 費比西獎 | 獲獎 |
2009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完美第二對 | 評審團大獎 | 獲獎 |
2009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第5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 完美第二對 | 金熊獎 | 提名 |
2017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第7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提名 |
2016 | 歐洲電影獎 | 第29屆歐洲電影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影片獎 | 獲獎 |
2016 | 歐洲電影獎 | 第29屆歐洲電影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導演獎 | 獲獎 |
2016 | 歐洲電影獎 | 第29屆歐洲電影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編劇獎 | 獲獎 |
2017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非英語片獎 | 提名 |
2017 | 法國電影凱撒獎 | 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國電影獎 | 提名 |
2005 | 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 第21屆聖丹斯國際電影節 | 初為師表 | 世界電影單元-劇情片 | 獲獎 |
2010 | 德國電影獎 | 第60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 | 完美第二對 | 傑出故事片獎 | 提名 |
2010 | 德國電影獎 | 第60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 | 完美第二對 | 最佳導演獎 | 提名 |
2017 | 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 | 第32屆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國際電影獎 | 獲獎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28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獲獎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37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年度最佳外語片獎 | 獲獎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37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影片獎 | 提名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37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導演獎 | 提名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37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編劇獎 | 提名 |
2017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51屆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 |
2016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22屆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提名 |
2016 | 影評人協會獎 | 第82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托尼·厄德曼 | 最佳外語片獎 | 獲獎 |
瑪倫·阿德導演執導的影片中展現了善於觀察和思考的創作態度以及生動而又簡潔的鏡頭風格。(鳳凰娛樂評)瑪倫·阿德對女性身份、父女關係、以及生活中的消沉與幽默的探討深刻而自如。她在影片《托尼·厄德曼》實踐了一種更為深刻的場面調度,即場面調度不是對電影內部各元素的調度,而是對觀眾的調度,這是瑪倫·阿德對職場女性形象的精準刻畫。(騰訊娛樂評)
德國女導演瑪倫·阿德可謂是一個標準學院派出身的導演,她的導演風格非常細膩微妙,作為德國女導演的她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但刻畫人物之功力依然出色,透過看似簡單的對話及日常相處,卻將對於個人性格的幽微影響,處理得極為精準。(Mtime時光網評)
瑪倫·阿德作為德國女導演,在多個領域均有涉獵。很多人都覺得瑪倫·阿德會是一個被忽視的導演,事實上她部部精彩的電影早就應該引得媒體人的關注。這位自編自導而且還自己負責製片的全能女導演是最值得關注的。電影《托尼·厄德曼》的巧妙結構,在瑪倫·阿德導演的鏡頭下得以自然而又簡單地展現。(網易娛樂評)德國導演瑪倫·阿德是備受矚目的女性導演之一。(大眾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