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立

方克立

徠方克立(1938年6月-2020年4月21日),男,漢族,湖南湘潭人,中共黨員,1962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畢業,大學。哲學家,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后管委會哲學專家組成員。學術專長為中國哲學。南開大學首批傑出校友。

2020年4月21日,方克立逝世,享年82歲。

人物生平


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同年留校任助教。
1973年至1994年任教於南開大學哲學系,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79年晉陞為講師,1981年升任副教授,1984年由教育部特批為教授。
1988年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2000年8月離任。同時繼續在南開指導博士研究生,直到2011年最後一名博士生畢業。在南開大學工作時,方克立致力於哲學系中國哲學學科的建設,先後培養了29名博士、15名碩士。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方克立對近四十年的中國哲學學科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世紀80年代,方克立開創了中國大陸的現代新儒學研究,作為國家“七五”“八五”社科規劃重點課題“現代新儒學思潮研究”的負責人,在海內外學界產生了重大影響。20世紀90年代,他提出了中國現代思想史上自由主義西化派、文化保守主義和中國馬克思主義三大思潮對立互動的思想格局,已得到學界的公認。他繼承並發展了張岱年的“綜合創新”文化觀,提出了“馬魂、中體、西用”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給予思考。他著有《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中國文化的綜合創新之路》等,還主編多部叢書、辭典和國家級教材。

人物逝世


2020年4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南開大學首批傑出校友方克立逝世,享年82歲。

主要論著


論著

有《現代新儒學的歷程》、《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國哲學名著選讀》、《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中國哲學大辭典》、《中國文化概論》、《二十世紀中國哲學·人物誌》、《現代新儒學研究叢書》、《現代新儒家人物與著作》、《現代新儒家學案》、《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

論文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獨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方克立文集》(獨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中國文化概論》(執行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哲學與辯證唯物主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堅持哲學史中的嚴格的歷史性》(論文),《哲學研究》,1963.3;
徠《開展中國哲學史範疇的研究》(論文),《人民日報》,1982.9.3;
《論中國哲學中的體用範疇》(論文),《中國社會科學》,1984.5;
《要重視對現代新儒家的研究》(論文),《天津社會科學》,1986.5;
《評“中體西用”和“西體中用”》(論文),《哲學研究》,1987.9;
《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歷程》,《南開學報》,1990.4-6;
《二十世紀中國哲學的宏觀審視》(論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1994.4;
《批判繼承,綜合創新》(論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3;
《追求真、善、美的統一》(論文),《哲學研究》,1995.11;
《全面評價馮友蘭》(論文),《哲學研究》,1997.12;
《中國哲學史研究五十年》,《人民日報》,1999.2.27;
《“和而不同”:作為一種文化觀的價值和意義》(論文),《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1;
《“天人合一”與中國古代的生態智慧》(論文),《社會科學戰線》,2003.4;
《張岱年與20世紀中國哲學》(論文),《中國社會科學》,2005.2。

獲得成績


他是中國哲學界知名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從大學時期開始,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接受下來,在幾十年的理論研究中加以貫徹,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研究哲學問題,去觀察和解釋社會和人生現象,在中國文化、人格修養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1994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他最注重的是對學生人格修養的培養和教育,強調“學習並重,德業雙修”,要求學生不僅是學習做得好,首先要做人做得好,真正體驗、發揚中國哲學的精華。他把精力全用在研究和教學上,認為學術研究是哲學工作者的本分,而培養人才更是個人的樂事和利國利民的大事。
1997年5月28日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對他的為人與為學作了專題採訪報道。他在中國傳統哲學範疇研究和現代新儒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中國文化研究方面與張岱年一起倡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方針,被海外學者視為中國國內馬克思主義文化派的代表人物。他多次應邀到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台、港、澳地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或考察講學,成為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研究方面的國際知名學者,在弘揚中華文化精神、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