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佑林
郭佑林
郭佑林(1873-1928),化名周森,字立培,桂東縣沙 田鎮江灣村人。7歲入學讀書,后改習武。曾任大平(沙 田)北鄉鄉長、縣典獄等職。
參加革命前,曾擔任桂東縣沙田北鄉鄉長、國民黨桂東縣縣黨部交際科長、湖南省造幣廠庶務科長等職。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受黨組織派遣,回到桂東沙田,從事籌建農民協會活動。1927年初,先後擔任中共桂東縣沙田黨小組組長、沙田區農民協會副委員長和縣農協委員,領導當地農民進行清算土豪劣紳罪惡和減租減息、廢除苛捐雜稅的鬥爭。1927年6月,在本縣東洛秘密組織赤衛隊,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參加了桂東秋收起義。1928年1月,領導了沙田等地的年關暴動。暴動勝利后,赴朱德部隊工作。在粉碎國民黨部隊進攻的戰鬥中,表現勇敢,曾受到朱德的表揚。不久,隨部轉赴宜章后,不幸被叛徒用毒酒暗害。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3月,受中共桂東縣支部派遣,在沙田成立中共桂 東縣沙田黨小組,任組長。同時,奉命組建中國國民黨桂東縣沙田區黨部籌備處,任黨常務委員。沙田區農民協會 成立后,任區農協副委員長,積極副食勞苦大眾向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進行鬥爭。1927年春,出席桂東縣第一次農 民代表大會,被選為縣農協委員。
長沙“馬日事變”發生后,反動派大肆捕殺革命者。郭佑林被列為“暴魁”遭到通緝。在白色恐怖面前,他堅 定沉著,毫不畏懼。1927年6月下旬,他在東洛主持召開 中共黨員緊急會議,作出分散隱蔽,保存實力,轉入地下 堅持鬥爭和組建桂東赤衛隊的決定。會後,與郭亞臣、劉 雄等人帶領赤衛隊員轉移到桂東與江西崇義、上猶等縣交 界的山區開展游擊武裝鬥爭。7月,帶領隊伍襲擊沙田挨 戶團,繳搶5支、子彈1000餘發,狠狠打擊了反動派的囂 張氣焰。8月中旬,與郭亞臣、黃奇志等帶領部分隊伍在 汝成與河舉成部會合,組成農民自衛軍。9月23日,農民自 衛軍進駐桂東縣城。接著,根據中共湖南省委關於發動秋 收起義的指示,農民自衛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第一 團,就地舉行起義。26日,逮捕桂東縣長謝憲章等20多人,秋收起義成功。隊伍隨即開赴汝城,正值朱德在湘南與國 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范石生建立反蔣統一戰線,二師一團 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特務營。
1927年冬,中共湖南省委根據中共中央關於立即暴動 的指示精神,派郭佑林、黃奇志等回桂東策劃年關暴動。他們很快與活動在江西上堡一帶的桂東赤衛隊取得聯繫,確定以赤衛隊為暴動主力,同時在沙田、普樂、東洛等地 串聯80多名青壯年農民組成暴動後備隊。1928年1月20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郭佑林等率暴動隊伍分幾路圍 攻沙田挨戶團駐地鄉學里。半夜時分,暴動隊伍發起攻擊,擊斃、擊傷挨戶團團丁10人,俘虜10人,繳獲步槍13支,子彈3箱。接著,直搗挨戶團團長何鑒家,沒收其財產,除 留部分作為軍餉外,大部分分給貧苦民眾。沙田年關暴動 勝利后,郭佑林帶著隊伍轉移到東邊山等地開展游擊鬥爭。
1928年2月,郭佑林轉赴朱德部工作。當時,部隊考慮 他年齡過大,跟隨部隊行軍作戰有困難,決定讓他回原籍 工作,他堅決服從決定。離隊前夕,在宜章縣城飯店吃晚 飯,隱藏在其身邊擔任警衛員的反革命分子郭超仔暗中將 毒藥放進酒中,郭佑林中毒犧牲,葬於宜章城南門外觀音 岩落鳳坡。
朱德驚悉郭佑林被害的消息,非常悲憤,派遣郭亞臣等十多人,前往出事地點為郭佑林隆重致喪。宜章各界2000餘人參加了葬禮。烈士的遺體被安葬在宜章城南門口觀音岩落鳳坡,墓前石碑上雕刻著的他的頭像,浸透著人民對他的深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