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

中國以證券為主業的企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公司類型證券交易。經營範圍證券。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2018年12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掛牌轉讓規則》正式發布實施。

綜述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證所市場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為前市,9:15至9:25為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為連續競價時間。下午為後市,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場休市。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2009年11月,上交所升級新一代交易系統后,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到80000筆/秒,系統日雙邊成交容量不低於1.2億筆,相當於單市場1.2萬億元的日成交規模。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截至2013年3月11日,上證所擁有95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2214個,股票市價總值160750.71億元。上市公司累計籌資達25萬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后,上證所肩負著規範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藉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藉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藉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範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
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演講中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

優勢


主板市場優勢
地域優勢
上市成本優勢
技術優勢
創新優勢

公司管理


組織結構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部(組織部)、黨辦(宣傳部)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以及三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理事長:黃紅元
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蔡建春

發展歷程


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此前的中國人,只是從茅盾的小說《子夜》及據此改編的電影中依稀對股票交易所有一點印象。開市那天,來自上海、山東、江西、安徽、浙江、海南、遼寧等地的25家證券經營機構成為交易所會員,分專業經紀商、專業自營商、監管經紀商和自營商幾種。交易所採用現貸交易方式,不搞期貨交易,開業初期以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交易為主,同時進行股票交易,以後逐步過渡到債券和股票交易並重。

開業典禮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后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來是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後,當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引導,結果從21日至23日,股票價格一飛衝天,3天內暴漲570%,這一天被稱為中國股市真正誕生的一天。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發生了搶購股票風波,這是后話。

暫免年費

2021年6月15日起,新增暫免收取2021年部分上市公司上市費;暫免收取全部新上市公司的上市初費至2021年12月31日;暫免收取總股本在4億股至8億股(含)之間的上市公司2021年上市年費。

證券代碼


2007年5月28日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代碼分配規則》規定,上證所證券代碼採用六位阿拉伯數字編碼,取值範圍為。六位代碼的前三位為證券種類標識區,其中第一位為證券產品標識,第二位至第三位為證券業務標識,六位代碼的后三位為順序編碼區。首位代碼代表的產品定義分別為:0國債/指數、1債券、2回購、3期貨、4備用、5基金/權證、6A股、7非交易業務(發行、權益分配)、8備用、9B股。

2006


1月

1月4日新上證綜指正式推出
15日證券技術大廈結構封頂

2月

2月6日發布修訂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實施細則》27日股改取得重大進展,股改公司市值占滬市總市值過半
2月協助指數公司發布中證流通指數

3月

3月2日資產支持證券在大宗交易系統調整為在全天交易時間轉讓
27日新機房一期完工並投入使用

4月

4月第三代監察系統項目進入開發實施階段
12-14日耿亮理事長赴台灣出席第25屆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AOSEF)年會。
13日上證180ETF正式成立,首發規模10.73億元

5月

5月8日國債新質押式回購上市
12日本所發布《股票上市規則》第5次修訂稿,為《證券法》修訂后的首次修訂
15日本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
18日上證180ETF上市
23日終止天同證券本所會員理事單位資格
25日長江電力認股權證在本所掛牌上市,這是《權證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滬深證券市場第一個公司權證,也是本所暫停一年多后恢復融資功能

6月

5月首次公開發布本所自律監管工作年度報告
6月5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5-8日耿亮理事長赴香港出席第31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年會。
17日滬市第一家完成股改的公司--三一重工安排有限條件流通股上市
23日因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而暫停新股上市一年後首家新股--大同煤業上市

7月

7月5日中國銀行A股在本所上市,募集資金200億元
5日本所開發的中國基金信息分類獲得XBRL國際認證
18日本所信息公司LEVEL--2行情正式對外發布
18-27日本所舉辦以“走進新一代”為主題的新一代交易系統全國巡迴推介活動
28日信息公司商業網站建設項目啟動

8月

8月9日封閉式基金“基金興業”終止上市交易,轉為華夏平穩增長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這是本所掛牌的封閉式基金首隻順利實現“封轉開”
15日為抑制過度投機,本所限制了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上海江蘇路營業部一客戶證券賬戶的“寶鋼權證”交易,這是本所首次採取限制客戶證券賬戶交易的處罰措施
30日寶鋼股份認購權證到期行權,首隻股改權證如期結束交易

9月

9月8日由本所等五家交易所聯合出資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
18-22日協助中國證監會主辦“國際證監會組織新興市場委員會會議”
20日本所與盧森堡證券交易所、蒙特利爾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10月

證券交易所內部場景
證券交易所內部場景
10月9日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標記
15-17日 理事長赴巴西出席第46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會員大會和年會。本所當選WFE董事會成員,耿亮理事長為WFE董事。
23日與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27日中國工商銀行A股上市,募集資金466億,為本所開業以來最大的一次籌資活動。該公司股票也第一次實現了AH股同步、同價發行、上市。

11月

11月8日證券大廈新機房全面完工並正式啟用
14日為防範風險,提示市場理性投資,本所首次對權證採取盤中停牌監管舉措,對“武鋼JTP1”採取了盤中臨時停牌措施。
17日上證紅利ETF正式成立,首發規模22.23億元
29日馬鋼股份認股權證及其公司債在本所掛牌上市,這是滬深證券市場第一隻由“分離交易可轉債”分離出來的公司權證和公司債

12月

12月9日本所舉辦“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國際研討會”
19日本所“公眾諮詢服務熱線”揭牌
28日本所舉辦“‘兩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

掛牌股票


B股
股票代碼股票簡稱上市日期
900901上電B股1992年2月21日
900902*ST二紡B1992年7月1日
900903大眾B股1992年7月22日
900904永生B股1992年7月22日
900905老鳳祥B1992年7月28日
900906ST中紡B1992年7月28日
900907鼎立B股1992年7月28日
900908氯鹼B股1992年8月20日
900909雙錢B股1992年8月28日
900910海立B股1993年1月18日
900911金橋B股1993年5月31日
900912外高B股1993年7月26日
900913ST聯華B1993年9月28日
900914錦投B股1993年10月18日
900915中路B股1993年11月15日
900916金山B股1993年11月19日
900917海欣B股1993年12月8日
900918耀皮B股1993年12月10日
900919大江B股1993年12月15日
900920上柴B股1993年12月28日
900921丹科B股1993年12月28日
900922三毛B股1993年12月31日
900923友誼B股1994年1月5日
900924上工B股1994年1月18日
900925機電B股1994年1月31日
900926寶信B股1994年3月15日
900927物貿B股1994年3月30日
900928自儀B股1994年4月29日
900929錦旅B股1994年9月28日
900930滬普天B1994年10月20日
900932陸家B股1994年11月22日
900933華新B股1994年12月9日
900934錦江B股1994年12月15日
900935陽晨B股1995年7月27日
900936鄂資B股1995年10月20日
900937華電B股1996年4月22日
900938ST天海B1996年4月30日
900939ST匯麗B1996年6月28日
900940大名城B1996年7月26日
900941東信B股1996年8月9日
900942黃山B股1996年11月22日
900943開開B股1997年1月8日
900945海航B股1997年6月26日
900946*ST輕騎B1997年6月17日
900947振華B股1997年8月5日
900948伊泰B股1997年8月8日
900949東電B股1997年9月23日
900950新城B股1997年10月16日
900951*ST大化B1997年10月21日
900952錦港B股1998年5月19日
900953凱馬B1998年6月24日
900955九龍山B1999年1月18日
900956東貝B股1999年7月15日
900957凌雲B股2000年7月28日

地位前景


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截至2008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6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84個,股票市價總值97251.91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后,上證所肩負著規範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藉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藉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藉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範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

重新上市


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申請條件與受理程序
第三章審核與決定
第四章重新上市安排
第五章信息披露
重新上市提示公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第六章附則
附錄:1.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目錄
2.重新上市申請書格式
3.盡職調查工作底稿必備內容
附錄1
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目錄
說明:退市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應當按照以下申請文件目錄向本所報送重新上市申請文件。其中,初次報送應當提交原件一份、複印件一份及電子文件一份(如有);在提交本所上市委員會審核前,應當按本所要求的份數補報申請文件。
申請文件目錄是對重新上市申請文件的最低要求。根據審核需要,本所可以要求公司和中介機構補充材料。
對根據實際情況公司不適用的申請文件,公司應當向本所作出書面說明。
第一章重新上市申請書與重新上市公告
第二章重新上市的申請、授權及說明文件
第三章保薦人關於重新上市的文件
第四章會計師關於重新上市的文件
第五章律師關於重新上市的文件
第六章公司基本資料文件
第七章有關行政許可文件
第八章與財務會計資料相關的其他文件
第九章重大事項文件
第十章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相關文件
第十一章控股股東相關文件
第十二章其他文件
附錄2
重新上市申請書格式
第一節封面、書脊、扉頁、目錄、釋義
第二節風險因素
第三節基本情況
第四節股東及股本變化
第五節董事、監事、高管及核心技術人員
第六節重大資產重組(如適用)
第七節破產重整(如適用)
第八節董事會工作報告
第九節管理層分析與討論報告
第十節審計意見
第十一節財務數據
第十二節納稅情況
第十三節關聯交易
第十四節同業競爭
第十五節公司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制度
第十六節有關聲明
第十七節其他內容
第十八節附錄和備查文件
附錄
盡職調查工作底稿必備內容
第一節公司基本情況調查
第二節行業及生產經營情況調查
第三節合規性調查
第四節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調查
第五節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調查
第六節組織結構與內部控制調查
第七節財務與會計調查
第八節風險因素及其他重要事項調查

最新動態


2015年4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官方微博表示,正同中國結算積極完善相關方案,允許投資者一人開設多個證券賬戶:投資者可以在多家證券公司開設賬戶,每個賬戶指定一家證券公司。
上交所表示,這種安排最大程度保證了投資者自由選擇證券公司的便利,還保留了指定交易制度保護投資者證券資產,防止被盜賣的優點。
2015年4月20日午後,滬市成交量突破1萬億元,各類行情交易軟體無法正常顯示總成交額。對此,上交所官微發布《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行情指數成交金額數值顯示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如圖:
2016年1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發布關於落實《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減持規定”)相關事項的通知,規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以下並稱“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經理人員(以下簡稱“董監高”)減持股份行為,明確具體監管要求。
自2016年1月9日起,上市公司大股東此後任意連續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其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公司股份完畢后,繼續減持其通過其他方式獲得的公司股份的,應當遵守減持規定的要求。大股東減持其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公司股份,不適用減持規定中減持預披露和減持比例限制等相關要求,前述二級市場買入,是指通過本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或者大宗交易系統買入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公司人民幣普通股票(A股)、人民幣特種股票(B股)時,減持比例中的股份總數按照A股、B股、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H股)股份總數合併計算。
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轉讓價格範圍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本所業務規則另有規定的除外。
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減持后持股比例低於5%的股份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后6個月內應當繼續遵守減持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規定;減持后持股比例達到或超過5%的出讓方、受讓方,在減持后應當遵守減持規定的要求。
2020年1月14日晚間,有中國最賺錢高鐵之稱的京滬高鐵(601816)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1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20年1月3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3000萬元。
2021年1月25日,第二屆中日資本市場論壇以線上方式成功舉辦。上交所與日交所更新簽署中日ETF互通合作協議,是本次論壇發布的重要成果。
2021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聚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零容忍”震懾,及時對各類違規行為作出紀律處分。與此同時,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上交所持續完善紀律處分聽證、複核制度和運行機制,針對當事人就紀律處分提出的複核申請,及時組織複核委員會召開會議進行審議,發揮自律監管內部救濟機制功能,同時通過複核機制,明晰自律監管邏輯和標準,傳遞一線監管立場。
2021年6月4日,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的數據。《報告》顯示,上交所積極服務創新驅動發展,2020年股票IPO數量、融資額均居全球首位。202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新增上市企業數量創歷史紀錄。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7日,獲得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

公司新氣象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資本市場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助力所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資本市場“深改12條”中,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當作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題。
如何在踐行高質量發展上破題?如何讓上市公司在通往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今年9月下旬,上交所啟動“滬市公司質量行”,用腳踏實地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靠用眼用心發現公司價值、以真誠交流凝聚各方共識,緊盯“關鍵少數”、細問中介機構、亮出監管服務“組合拳”……一趟趟深入公司、貼近市場的“質量行”,得到沉甸甸的收穫。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未來上交所的公司監管工作將以“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為主線,重點做好“三個突出”:突出關鍵少數,以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為監管的主要著力點;突出中介機構,壓實責任,真正發揮其助力資本市場建設的媒介作用;突出制度改革創新,紮實推進退市、減持、再融資、公司治理等制度建設,努力打造滬市主板新氣象。
打造滬市主板新形象
29年,風雨路上砥礪前行。如今,滬市主板市場又將以何種姿態踏上新征程?
或許,這次“滬市公司質量行”已透露了答案:打造高質量的滬市主板新形象。
回首來時,從“老八股”起步,總市值不足30億元;如今,滬市主板已擁有1499家上市公司(不含科創板),總市值接近33.2萬億元。滬市主板公司群體不斷壯大的歷史,正是新中國改革開放浪潮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滬市主板公司整體已烙上了底盤穩、韌性足、質地優的深深印記,成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優等生和主力軍。
今年前三季度,上證50所代表的大型龍頭上市企業,實現總營業收入14.7萬億元,凈利潤1.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1%,占滬市整體營收的55%,凈利潤的71%。市值百億元以上的480多家公司,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均達到10%,體現了大盤藍籌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內在價值。
其中,一批持續開拓市場、深耕主業的大型優質公司脫穎而出,它們也因此成為此次“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尋寶圖”中的一個個“寶藏”。上證報也深度參與,在這場旅程中,記錄了一幕幕精彩蝶變的故事:昔日的“青島海爾”,用發展、改革、創新變身“海爾智家”,書寫著白電巨頭再起航的傳奇;寶鋼股份不僅告訴投資者“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更用高質量發展理念點亮了鋼鐵製造的“智慧之光”;續寫傳奇的廣汽集團,已駕駛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車道;創新葯企龍頭恆瑞醫藥,靠“創新+國際化”培養出高增長的基因;正泰電器則用“加減法”求解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隨著“滬市公司質量行”臨近尾聲,10家滬市主板標桿企業以各自的實踐,深刻詮釋著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理念,探尋適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新方法。在《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引領下,站在新起點上的上交所,也將以高質量的主板新形象,穩步踏上新征程。
打出監管+服務“組合拳”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沒有好公司就沒有好市場。”同樣,沒有好的掌舵人,上市公司就會在資本市場的大海中迷失航線。
《行動計劃》特別關注到“關鍵少數”這一群體,並對其功能作用提出具體要求。“滬市公司質量行”活動,在瞄準上市公司的同時,也將眼光投向“關鍵少數”群體,抓住核心,前移埠,打出監管+服務的“組合拳”。
《行動計劃》提出,督促“關鍵少數”勤勉盡責,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推動完善股權激勵稅收制度及配套安排,提升激勵實效;開展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自查專項行動,強化資金、印章、財務等方面的管控,加大個人責任追究,強化民事賠償,以激勵和約束督促“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
同樣,作為“滬市公司質量行”的重要一環,上交所以“實控人”這一“關鍵少數”為重要抓手,實現監管埠前移,有針對性地舉行了兩場上市公司實控人專場培訓,旨在通過幫助上市公司實控人提升合規意識,明確底線意識,為上市公司專註主營提高質量把好方向、打牢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實控人歸位盡責、誠實守信,上交所加強監管,通過外部約束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築起一道防線。例如,臨近年末,上市公司的各種“保殼”行為、突擊交易亂象有所抬頭。特別是以現金購買關聯方資產的突擊交易行為,涉嫌變相向關聯方輸送利益,通常都是為實控人“雪中送炭”。針對上述實控人的不當行為,上交所形成了一套快速反應、從嚴監管的有效機制,按照及早防範、快速反應、從嚴懲治的總體思路,及時開展相關監管工作。
事實上,“關鍵少數”並不局限於實際控制人。據記者了解,後續上交所還將面向上市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等“關鍵少數”,繼續組織兩期信息披露合規專項培訓,通過“告知在先、警示在前、以培訓促監管、凝聚雙方共識”的方式,進一步推動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良好市場氛圍。
監管在強化,服務也在升級。近期監管動向也折射出上交所監管服務工作的新變化。可以看到,上交所在幫助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的方式方法上更趨多樣化和個性化,更貼近市場,聆聽公司及股東的合理訴求。例如,上交所前期陸續舉辦了多起股票質押專項培訓,為化解民營企業質押風險搭平台、想辦法。同時,上交所也與地方政府等積極溝通協作,有針對性地服務和助力地方上市企業的發展。
共築高質量發展之路
眾人拾柴火焰高。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上市公司、“關鍵少數”、監管者的共同努力,也離不開以券商為代表的各市場參與主體的歸位盡責和大力推動。
在“滬市公司質量行”期間,上交所圍繞“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協作”主題,與10家滬市上市券商召開座談會,各方圍繞“如何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等相關議題,深入分析、共同探討、群策群力。
記者了解到,上交所與有關券商已就信息披露監管協作的有關事項進行深度討論,後續或將建立包括常態聯繫機制、行業監管協作機制、信息交流溝通機制、投資者說明會機制、信息披露質量反饋機制和市場宣傳引導機制等方面的具體措施。雙方將在依法依規,保證執業中立和信息保密的情況下,對一些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或政策等進行深入交流,以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向共同推動促進上市公司提質。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市場化建設需要凝聚多方共識,監管層、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市場各方主體,因出於各自立場的不同而在認識上存有差異,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當前的市場化建設。上交所希望通過行業座談會等多元化的溝通形式,讓當前的監管理念得到充分理解,同時,通過自身做好表率,將正能量不斷傳遞給市場。上市公司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風險暴露產生的影響巨大,因此,上市公司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排頭兵,在營造良好的市場預期和市場環境上,共同推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