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巴布拉族的結果 展開
- 巴布拉族
- 拍瀑拉族
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Papora)(拍瀑拉族)是台灣少數民族之一,為台灣原住民,分佈於台中大甲、沙鹿、梧棲和清水一帶的海岸平原。在荷蘭、明鄭和清領時期都有被討伐的記錄,后遷往埔里。1731年-1732年該族反抗漢人的大甲西社番亂,為史載最大的平埔族民徠變。也因為此民變,統治台灣的清廷取消漢人移民來台的“禁止攜眷”政令。
巴布拉族
巴布拉族包括東螺社(活動範圍在今彰化縣二水鄉、田中鎮、北斗鎮、田尾鄉、埤頭鄉與溪湖鎮一部分)、二林社(今彰化縣二林鎮大部分、芳苑鄉、竹塘鄉部分地區)、阿束社(今彰化縣和美鎮、伸港鄉、線西鄉)、貓霧捒社(今台中市、烏日鄉)、馬芝遴社(今彰化縣鹿港鎮、福興鄉、埔鹽鄉與秀水鄉一部分)、眉里社(今彰化縣溪州鄉、埤頭鄉、竹塘鄉南部)、半線社(今彰化市彰南區)、柴仔坑社(今彰化市香山裡)、西螺社(今雲林縣西螺鎮)等。
巴布拉族原分佈於西部海岸大肚溪以北、大甲溪以南附近地區,主要活動區域是台中縣大甲溪以南、大安溪以北的海岸平原相當於現今台中沙鹿、梧棲、和清水一帶,主要居住地為南投縣埔里鎮。主要聚落包括沙轆社(遷善社)、牛罵社(感恩社,也稱回馬社)、大肚社、水裡社等。
巴布拉族在荷蘭人統治初期,是一強大的族群,根據翁佳音先生的考證,當時柯大王Quataong曾統治十八社,統治的範圍除了拍瀑拉族的社域外,還包括了巴則海與道卡斯族的社群,可以說是一個拍瀑拉族王國,也是個跨部落的平埔族王國,據翁佳音先生的研究,到公元一六六二年荷蘭人離開台灣為止,Quataong王國還維持著半獨立的狀態,但從荷蘭時期(1645年)、明鄭(1670年)到清雍正年間(1731年),一再地被政府軍隊爭討,以致造成其勢力大為衰落。族人且由於原居土地被佔領,生活困難,只好在道光三年遷移至埔里。
巴布拉人
簡言之,歷史上曾活動於清水隆起海岸平原的四大社群,依其地理位置,由北而南,包括牛罵、沙轆、水裡與大肚等四社,即日據時期研究者歸為拍瀑拉的社群。
關於拍瀑拉族的傳說並不多,但<重修台灣府志>卷十五風俗(三)有一段記載:
昔有番長名大眉,志謂:每歲東作,眾番爭致大眉射獵,於箭所及地,禾稼大熟,鹿、豕無敢折損者;箭所不及,輒被蹂躪,木亦枯死,其子斗肉、女阿巴里、大柳望,各社仍然敬禮,獲鹿必先貽之。
這意思是說:大肚社有一個頭目叫做大眉,他的箭術非常精湛,每年到了耕作的時候,大眉的族人都爭相邀請他到田裡進行狩獵活動,因為他的箭射得到的地方,農作物就會豐收,野鹿和野豬也都不敢去破壞農作物;而他的箭沒到的地方,常常就會被野鹿、野豬這些野生動物所破壞,農作物也都枯死了,後來大眉過逝之後,他的兒子女兒仍然受到族人的尊敬,如果族人打獵有所收穫,像獵到野鹿甚麼的,就會先送一些肉給他們享用。
該社地理範圍位在今台中縣清水鎮境,北界大甲溪,與道卡斯族(Taokas)崩山社群大甲東西社相望,東臨大肚山,與巴宰族岸里大社接境,南與沙轆社為臨,西到海。其社域,若以二榔(今台中縣清水鎮榔里)、四甲二(今台中縣清水鎮南社裡)為界,以北為牛罵社的活動範圍,以南為沙轆社範圍;東北方大突寮(今台中縣清水鎮東山裡)一帶,則為沙轆、牛罵與岸里大社共有地。
牛罵社的地理範圍地處中部台灣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北部,大肚台地西麓,海拔約六至十公尺間。清水平原東側的大肚台地,南起大肚溪北岸,北迄大甲溪南岸,其西麓有斷層線,沿此斷層線出現豐富而良好的水泉。牛罵舊社即位在斷層線西側今清水鎮西社、西寧等里。
依契字所示,雍正十一年(1733)閩粵漢人林元璸、盧永清、曾式鴻、洪紹澤、林勛臣、楊賢、陳鑽、張乃成等,最早向牛罵社業戶蒲氏悅承墾秀水庄、三座庄、客庄、橋頭庄、田寮庄、後庄、社口庄、山下庄、水碓庄、上湳庄、下湳庄、青埔、碑頭庄等十三庄地(今台中縣清水鎮秀水、國姓、頂南、橋頭、田寮、國姓、頂南、橋頭、西社、青埔等里),按一甲八石納租給業戶,並永為牛罵人的佃人。漢人請墾的地區,大致上為牛罵社舊聚落(今清水街區)以北至今縱貫鐵路台中港支線以南部分;但不包括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牛罵社舊聚落,以及其東方埤仔口、大肚台地一帶的田園。換言之,除了西勢附近牛罵社舊聚落所在、縱貫鐵路台中港支線以北的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地勢較低),以及大肚台地(旱地缺水)因地理環境的限制,未在漢人請墾之列外,閩粵漢人入殖的地域幾乎囊括牛罵社域範圍之半。
依乾隆四十三年(1778)〈感恩社民番業佃諭示碑〉的記錄,漢人請墾十三庄時,已有「朱、楊世業」位於十三庄地之南。可見漢人入殖活動應早在雍正十一年以前已展開。而全面性的入殖活動,應在雍正年間以後;此一發展顯然與牛罵社的勢力經大甲西社事件重創后(事後改名感恩社),無力抵擋漢人移民潮有關。(參閱本網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概介)
雖然雍正年間閩粵漢人請墾十三庄地,並不包括牛罵舊社與舊社口附近地區(今清水鎮西社、西寧等里)。然而乾隆十七年(1752)在牛罵社人與漢人田甲互混,請官清丈的土地契約文書上出現「舊社口西勢」一詞,即最遲乾隆十七年牛罵社人已遷離舊居並形成新社,因而稱舊居為舊社,以示區別。而新社位置應介於牛罵舊社(在西勢)與埤仔口之間;地緣上包括南寧、清水兩里的範圍。換言之,乾隆年間牛罵社人已遷離舊社,向其東邊大肚山麓位移,形成新社。
此外,最遲光緒年間,牛罵人又遠離新社,分別退往大肚山上,在「番仔埔」之北,形成「番仔城」(今台中縣清水鎮楊厝里),於大甲溪口三角形地帶,形成「番仔寮」(今台中縣清水鎮高北里)。無論「番仔寮」或「番仔埔」、「番仔城」,皆是以漢人中心主義的立場對平埔居址或持有地之稱;「番仔寮」等名稱的出現,一方面表示平埔族群的處境:原以牛罵社人為活動主體的牛罵社域,漢人已成為多數群體;另方面由「番仔埔」、「番仔城」或「番仔寮」等地處大肚台地的旱田、墓園或河口低地,則意味著適合漢人農耕的社地多已成為漢人耕墾的良田,牛罵社人乃往較不適合漢人水田化農耕之地聚居;即不適合漢人農墾活動之地,如貧瘠旱地與低洼地帶(以清代的科技無法改善地力、避免水災),反而成為社人最後的保留地。
總之,牛罵社社地經清代以來的發展,或、典、賣與漢人,同光年間僅「番仔埔」、「番仔城」、「番仔寮」仍為牛罵社人的活動範圍,在漢人社會形成過程中,平埔與漢人族群勢力之消長,於此可見。而一如清代台灣其他地方的平埔社群,清代以來,牛罵人口也有流失現象,遷徙為其中之一重要因素,如嘉慶九年( 1804 ),社人曾參與中部平埔族移住今宜蘭的活動,惟人數不祥。(參閱本網站「道卡斯族崩山社群之遷徙活動」)目前仍有其族裔聚居清水鎮境。
沙轆社的地理範圍,位於大肚台地西麓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中部。北與牛罵社為鄰,南接水裡社,東與巴布薩族務束社接境。以今日行政區劃而言,其活動範圍主要在沙鹿鎮、梧棲鎮(鴨母寮以南部份為水裡社所有)及清水鎮南部分地區。沙轆社含沙轆北社、沙轆南社(大甲西社事件,改名遷善社,往後並成為沙轆社名,即沙轆北社稱遷善北社;沙轆南社稱遷善南社)兩支社。
徠大體而言,沙轆社地理範圍若以北勢溪(俗稱北溪,在今台中縣沙鹿鎮境,流經北勢坑)、埔尾(今台中縣沙鹿鎮斗抵里)、瓦窯腳(今台中縣梧棲鎮大莊裡)、鹿寮(今台中縣沙鹿鎮鹿寮、鹿峰等里),沿四甲二(今台中縣清水鎮南社裡)、三 ? 榔(今台中縣清水鎮榔)、南簡(今台中縣梧棲鎮南簡、福德兩里)為分界線,以東為沙轆南社範圍;以西為沙轆北社範圍。至於下魚寮(今台中縣梧棲鎮下寮、頂寮二里)、大庄(今台中縣梧棲鎮大庄、大村、興農等里)、南簡等魚塭地,即今梧棲鎮大部分地方,以及竹林一帶(今台中縣沙鹿鎮竹林、犁份里)為南北社社人共有地。
簡言之,沙轆南社地理範圍主要分佈於沙鹿鎮東北半、清水鎮東南部;北社則為今沙鹿鎮西南半部、梧棲鎮東北與清水鎮西南邊。而南社社址位在竹林南北溪間(俗稱「番社埔」 );但由(竹林南溪流經)今洛泉里文昌街的番婆橋,與洛泉里北方居仁里的「社口」(位在土著社出口)等地名,說明位在番社埔的南社居址可能形成於漢人聚落已形成且勢力漸越社人之際,故以漢人立場稱其埔園為「番社埔」、居址附近的橋樑為「番婆橋」。換言之,位在番社埔的南社社址可能不是南社最早的居址。沙轆北社舊址位於南北勢溪間,似乎直到清末遷善北社仍駐居北勢溪前。
總之,經清代漢人的移墾,或占或買斷沙轆社地結果,沙轆社域不斷縮小。日據時期「插界」(即確定土地所有權)以後,沙轆社活動範圍,僅限於其居址番社埔與竹林北溪以北地帶(沙轆社放牧、祭祀、競技所在),俗稱「養馬埔」的地區。由於位在竹林庄后的大侖屬南北社的共有地,作為放牧、祭祀、競技的養馬埔地區或也為兩社所共享,惟目前欠缺北社進一步的遷徙資料,無法分析其是否也移住番社埔地區。
水裡社的地理範圍主要在今台中縣龍井鄉境,北邊並及台中縣梧棲與沙鹿鎮域。其北與沙轆社為鄰,南界大肚社,東抵大肚山,西臨台灣海峽。
水裡社舊址原在水裡港一帶;水裡港的位置,依《台灣府志》記為「海叉小港」,則水裡社址原位於近水濱海處(今台中縣龍井鄉麗水村)。但十八世紀三O年代水裡社址已從大肚溪口北方往內陸遷移至大肚山麓。由於水裡新社位在今台中縣龍井鄉龍泉村,因此,乾隆五十三年(1788)當清廷在水裡社域設水裡港汛(有監視土著部落之意),即選擇在其社址附近的水師寮(在水裡新社之南,今台中縣龍井鄉龍崗村)設迅兵寮舍。
總之,水裡社新居地處大肚山麓,在龍目井庄,該地土名包括水裡社與水師寮,直到日據時期契字文書仍常使用「龍目井庄土名水裡社」。
治時期大肚社含大肚南社、大肚中社、大肚北社。在土地契字上,多分別稱大肚南、中、北社,或南大肚社、中大肚社、北大肚社,也有僅稱大肚社的情形。依據本網站大肚社契所示,其地理範圍主要在今台中縣大肚鄉境,北邊並及龍井鄉南部,東到烏日鄉西部,甚至可能及於台中市南境。其北與水裡社為鄰,東界貓務束社,以及洪雅族(Hoanya)萬斗六社,西抵台灣海峽。
就各支社活動領域而言,大肚南社主要在今台中縣大肚鄉境,並即烏日鄉學田、榮泉等村與台中市南區、西區部分地區;大肚中北社主要在大肚鄉北境,並包括龍井鄉、台中市區。
(一)大肚南社 依據過去學者的研究,清康雍年間,大肚南社舊址在今台中縣大肚鄉社腳村「番社」(即埔仔頂)。社腳村位於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南端,地當大肚台地西南端山麓與大肚溪之間,海拔約20-30公尺。所謂「社腳村」應指在「大肚南社腳下之村落」而言,而「下方」在地形上意指較低之處,則漢人入墾初期,大肚南社舊址應在社腳之北較高亢處。
依「乾隆台灣輿圖」所示,南大肚社位在營盤埔(在今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之北,渡頭(在今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緊靠大肚溪河堤)之東,北大肚社之南,足見乾隆年間大肚南社居址在營盤埔、渡頭北方。位於今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之營盤埔,南距大肚溪約300公尺,約設於康熙五十一年以前。營埔之設,一般多位在平埔村社附近(有監視土著社之意),即早在漢人大量入殖之時,南大肚社址可能位在營盤埔北邊大肚山麓一帶。
依乾隆六年的成書《重修台灣府志》載,漢人在大肚南社社域內已形成義學庄(今台中縣烏日鄉學田村)、王田莊(今台中縣大肚鄉王田、中和等村),卻尚未出現「社腳」地名,說明漢人較早入墾之地不在社腳,且直到乾隆初年當地的漢人庄落仍未形成(或人數少,未加以記錄)。
義學庄位於大肚台地東南端,海拔約四O公尺處;王田莊地當大肚台地南麓、台中盆地口位於大肚山麓,海拔25-50公尺間的山轆地帶。依學者的研究,王田地名由來與荷治時期的土地制度「王田」(荷人當局將土地租予人民耕耘)有關;當地亦為明鄭屯墾之地。換言之,十七世紀中葉,漢人已入殖南大肚社域。惟清代方誌直到乾隆六年始出現王田莊名。無論王田莊是否早在荷治時期已形成漢人村落,其為大肚社域較早形成的漢庄之一,則可肯定。
上述,康雍年間大肚南社居址不在義學庄、王田莊一帶,而依大正年間的地形圖所示,比較可能在西北方今社腳村近山麓一帶地區,但當時並無社腳村落。社腳地名最早出現,始於嘉慶六年(1801)社人因「乏銀口糧應用」,杜賣「社腳南勢過溝」的熟園所立契字;同年也出現「番社」之稱。社腳村東部的「埔仔頂番社」,為海拔30-50公尺的緩斜坡地,地勢高且為旱田地帶,日據時期始有知高圳的灌溉,並成為水田稻作區。
番社之外,同治年間並出現「番子寮」的稱呼。依番社地名出現的慣習,多半在漢人入殖勢力漸成之時始出現,而水源常為土著選擇居址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康雍年間 南大肚社域的漢人人數有限,社人的生活空間足夠,理論上 番社附近的旱地景觀,不應成為社人選擇居址的對象,惟番社附近的番仔井為自然出泉處,足以維持社人生活需求。
總之,從以上社腳地名與番社稱呼的出現過程,可說明漢人至遲在乾隆年間已入殖大肚南社居址附近地帶,嘉慶年間漢人勢力並遠超過土著社會;因稱社人居址為番社。即埔仔頂番社可能為原址在大肚山麓的大肚南社人搬遷后的新居,而非大肚南社舊址。至於遷往社腳村之前的舊址,目前仍不詳。
(二)大肚中北社 大肚北社舊址應在頂街竹圍內(今台中縣大肚鄉頂街村),由乾隆四十一年(1776)北大肚社烏肉漢因「乏欠銀費用」,將一片三間土磚蓋的厝地賣給載豹,可以說明。惟由該契字所示,社人在竹圍內的居址似乎已有不少漢人分佈。果然在不可確知的年代,社人已由舊社遷移至新址;今瑞井村境的番仔侖,位於標高265-275公尺的大肚台地上,除了沿斷層線之處出現多處湧泉外,主要為旱田分佈區,相傳曾為大肚社人的居址,或即大肚北社人後來遷離原居地后曾駐足之地。
在今頂街村山陽大排水以南,大肚紙廠以北,鐵路之西,大肚本圳以東一帶,為旱田地區,俗稱「番仔田」,地望上為大肚中北社的活動範圍。而頂街村之南今大肚村的番社,位在大肚國小之南,興國橡膠廠之東,自由路以西新光別墅一帶,屬於大肚中社的領域,地緣上可能為大肚中社的居址。至於其歷史初期的舊址位於何處,並無相關資料資以論述。惟依「乾隆台灣輿圖」所示,大肚中社位在大肚北社之東,則乾隆年間以後其社址應有過搬遷;新址(番社)位於大肚北社舊址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