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彥良和

日本漫畫家

安彥良和自幼愛好繪畫並受到橫山光輝作品的影響,學生時代的安彥良和就嘗試著畫了許多漫畫故事。畢業后,他來到東京,開始在照相打字店工作、後來加入了手塚治虫的“蟲製作廠”,從此向動漫道路走出了第一步。

人物簡介


安彥良和
安彥良和
漢 字:安彥良和
平假名:やすひこ よしかず
英 文:Yoshikazu Yasuhiko
性 別:男
生 日:1947年12月9日
血 型:A
出 道:1970年加入蟲製作公司,從此走上動畫製作的道路;1979年開始連載第一部長篇漫畫作品《亞里安》。

成長經歷


而後由他參與製作的動畫片《勇者萊丁》、《機動戰士》等動畫片深受觀眾喜愛。1971年,安彥良和正式以漫畫家的姿態登場。開始連載《阿里奧》,1980年創作了《維納斯戰記》。這兩部作品後來都被他自己改編成動畫片。在1989年創作的《南治——大國王》使他榮獲第19屆漫畫家協會的優秀獎。安彥良和在他的作品中,運用了潑墨的手法、使得作品氣勢凌厲。
安彥良和不僅在漫畫、動畫方面卓有成就,同時他還執筆寫小說,畫插圖,是個多才多藝的畫家。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大國主》《亞里安》《維納斯戰記》
漫畫作品:《虹色的托洛斯基》《安東》《安南》《庫爾德之星》《神武》《王道之狗》《MARAYA》《韃靼 TYPHOON》《蚤之王》《聖女貞德》(《Jeanne》)《機動戰士高達THE ORIGIN》
畫集:《安彥良和全仕事集》《安彥良和ILLUSTRATIONS》《安彥良和畫集》等

獲獎作品


1979~1982年蟬聯動畫最高賞動畫製作人第1位
1981年獲12屆星雲賞ART部門大賞
1983年獲日本動畫大賞作畫賞
1985年獲日本動畫大賞FAN大賞
1990年《大國主》獲第1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優秀賞
2000年《王道之狗》獲第4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節漫畫部門優秀賞
2021年1月27日,第4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公布提名名單,《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系列導演安彥良獲得境界特別獎。

社會評價


——安彥良和的“基督與反基督三部曲”
安彥良和原畫展
安彥良和原畫展
最近終於從日本拿到了安彥良和的《耶穌》,細細拜讀之後,再回想起他的其它相關幾部作品,對於安彥的創作理念中的某部分的理解,終於從一些零碎的片斷串成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整體。不由得想起了梅列日科夫斯基(1865-1941,俄羅斯“白銀時代”代表作家之一)巔峰時期先後所著的《叛教者尤里安》、《列奧納多·達·芬奇》、《彼得和阿列克塞》。這三部傳記小說跨越了三個不同的歷史舞台,情節也毫不相干;然而這三部作品被一個共同的主題聯繫起來,這就是“基督與反基督三部曲”。同樣的,安彥對基督教的認識與思考較為集中地潛藏在三部作品中,它們因此而關聯,這就是《尼祿》、《貞德》和《耶穌》。筆者借用這個名稱,斗膽將其當作安彥良和的“基督與反基督三部曲”。
《尼祿》——角落的福音
基督教既誕生於羅馬帝國時期,又於羅馬帝國時期(392年)成為國教,為西方文明奠下深厚的根基,所以羅馬帝國對於基督教是一個無比重要的時代。羅馬當局對早期的教會一度實行堅決剷除的態度,許多殉教者如聖塞巴斯蒂安在當時殉難,更不用說耶穌“在比拉多執政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信經》),他的門徒最後很少有不死於非命的;僥倖終老的如聖約翰,就寫下了著名的《啟示錄》,用各種意象暗喻羅馬的殘暴和信仰未來的勝利(該叫魔幻現實主義嗎?^^),有聖經學者認為其中的神秘數字“666”實際就是暗指尼祿——殉教時代的羅馬皇帝中信仰的頭號殺手(笑)。
尼祿·凱撒·奧古斯都,安彥在詮釋這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時,既沒有將其臉譜化為冷酷無情、兇殘嗜血的惡魔,也沒有將其“翻案”成一個悲劇英雄,僅僅是由於“命運戲人”、“歷史殘酷”云云才背上惡名。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描繪了這個青年詩人般的浪漫和政治家的雄心。尼祿同時也是一個十分懦弱、優柔寡斷的人,被母親的誘惑和父親的殘暴造成的陰影左右著,極易被讒言動搖,在謀殺任何一個阻撓自己的人時都會猶豫不決,看見政敵的屍體甚至還會暈血和嘔吐(怎麼讓我想起了希姆萊……)。
《尼祿》里的基督徒——女信徒阿科迪,以及當時在羅馬傳教的聖保羅和聖彼得等人,實際出場篇幅並不太多,嚴格意義上只能算是配角。但是他們每一次的表現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阿科迪可以算是重要的女性角色之一,尼祿的心腹、故事旁觀者一般的雷穆斯隨著她的蹤跡來到了基督徒的秘密聚會中間,尼祿時代的早期教會如是在讀者面前展開。她是尼祿的妻子奧克塔娃的使女,也是故事裡少有的正直善良的女性(苦笑),雖然身份低微,卻氣質高貴,不卑不亢,難怪尼祿也一度為她傾倒。筆者對她印象最深的兩幕,一是奧克塔娃被虐殺之後,尼祿的狂歡宴上,她在暗處的角落裡悲憤垂淚:“你剛害死了奧克塔娃皇后,又這樣沒廉恥地大宴”,然而她的思想並非咒詛和指責,而是“……真可憐……不過,神啊,請你還是守護尼祿皇帝吧!”還有尼祿被政變推翻后逃跑時,經歷了屠殺基督徒而倖存的她主動來幫助尼祿:“因為那場大火,人人都有一番不尋常的經歷,所以我沒有恨尼祿,反而覺得他很可憐,很想幫他。”這就是典型的基督精神:慈愛、憐憫、寬恕。我們還可以從尼祿把成批的信徒趕上競技場讓獅子吞噬的場面里看到同樣的情景——男女老幼面對死亡,雙手合十,仰天祈禱,幾縷陽光照亮了他們的面容——安彥用幾個畫格,寥寥數筆就為這個真實的事件勾勒出了神聖而悲壯的氛圍(讓人想起顯克微支同題材的歷史小說《你往何處去》)。由此可見安彥對早期教會的歷史和信徒的精神面貌有相當的研究,並且對於基督精神中“超越仇恨的堅強信念(雷穆斯語)”是抱著讚賞的態度的。
然而在描繪彼得和保羅這兩位最重要的使徒時,安彥卻用了與教會傳統(可見《使徒行傳》等新約篇章)完全不同的敘述態度。保羅在經歷了基督神秘的召喚而悔改,成為“外邦人的宗徒”後來到羅馬傳教。面對雷穆斯對這個召喚的質疑,和彼得對於傳教方式的反思,他的表現顯得十分的偏執:“神確實是選中了我,像我這樣的人,有義務把人們帶到神的腳下。” “必須令他們相信奇迹,然後悔改、察覺自己是有罪的!” PS:有趣的是聖路加(《路加福音》的作者,書里譯作魯卡)也在保羅旁邊露了一小臉,傻乎乎的很可愛^^。
相較於保羅主張宣揚基督復活的奇迹,彼得身為曾經跟隨耶穌的門徒,極力勸說保羅應該向人們介紹耶穌的言行教誨,遭到後者的反對:“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耶穌為了替我們贖罪被殺,在三天後復活了!——這不是你經歷的嗎?”在與雷穆斯等人逃亡的路上,彼得卻吐露了實情:“信徒們啊,我必須向你們認錯,我說過,我們眾門徒曾和復活后的耶穌一起吃飯、交談……但那是謊言……但熱愛耶穌的瑪利亞說看見了耶穌死而復生,所以我們也不可沉默。人云亦云……終於自己也相信了自己的謊言……”一直背負著這個十字架般沉重的秘密的彼得,最後是如何像歷史上那樣殉道的呢?這裡安彥安排了另一個“召喚”:他在路上看見了耶穌向他顯容。“可是今天在這裡,我真的看見了像天使那樣的耶穌。當我問向這裡走來的主耶穌‘你去哪裡’?耶穌回答:‘去羅馬。——你們全都逃跑了,所以我打算去羅馬,釘十字架。’”(雖然這是安彥虛構的情節,但真的完全是耶穌的風格,好像就是從福音書里抽出的一段似的,筆者看到這裡時眼眶都濕了)彼得由於這個感召回到了羅馬,同樣被釘十字架,成為代代信徒景仰的聖人。
安彥借彼得之口,可以說否定了耶穌復活的神跡,代之以彼得“路上蒙召”的神跡。感人雖感人,但是這樣就有個微妙的問題:如果耶穌復活以後與門徒吃飯、交談,這個神跡便有了堅定實在的證據;而“路上蒙召”只彼得一人所見,雖然阿科迪和雷穆斯就在他旁邊。那麼它究竟是基督只顯給彼得的神跡,還是彼得在慌亂、羞愧交加時,自己腦海里的幻覺呢?阿科迪深信不疑,感動涕零;雷穆斯卻面對空曠的大路疑惑不已。安彥在這裡將基督教傳統中神跡的實證否定,它的存在只倚賴於人“信或不信”。
最後實實在在存在的,只有“人”的事迹,他們的所言所行交由讀者評判。
《貞德》——信念的戰士
又是一位聖徒啊~~貞德 相對於彼得、保羅等人,在大眾的印象中恐怕更有人氣。也許因為她不僅是基督教的殉道聖人,還是富有神秘色彩的巾幗英雄吧?安彥在這個豪華的彩色傳奇(廣告詞^^)里巧妙地以另一位少女艾米魯的視野追隨貞德的足跡:拯救危難的祖國而穿上男裝,面見國王,加入軍隊,領導勝利,遭到審判,被判火刑……一切都好像是貞德的一生。貞德在這個故事開始以前便已死去,然而她活在通篇故事中,活在每一個見過或聽過貞德英名的人的意識里。
艾米魯在追隨貞德的征途里數次看見貞德向自己顯現,貞德反覆告誡她“要像我一樣,對神的意志絕對相信!”不同的人同樣被貞德的信念深深地影響。艾米魯的護衛曾經懷疑神的存在,直到見到那位對神深信不疑的少女;昔日與貞德並肩作戰如今墮落的男爵,內心祈求神的拯救直到貞德的面容出現在他面前;貞德的懺悔神父目睹了貞德生命最後的時光,認定她是真正的聖女;一直與艾米魯作對的路易王子在刑場上看見了日夜思慕的貞德后(這倒真的是個奇迹),終於與眾和好;更不用說艾米魯在這不尋常的征途中逐漸深入了貞德的內心,從戰鬥的艱難、到死亡的威脅,親身體驗到她是如何貫徹自己的堅定信念的,以至最後為貞德平反時她已經自願拋棄榮譽的頭銜,成為了侍奉神的修女。
《貞德》的敘事風格顯得十分中規中距,安彥似乎暫時將他的“批判現實主義”放到了一邊,用一種相當浪漫的筆法敘述貞德的故事(可能有人還覺得不夠浪漫吧?可是對於安彥來說已經很浪漫了呀^)最大的不同就是貞德生前的幻象和靈魂多次地在眾人面前顯現,好像很符合基督教的傳統信仰,真的是一個個屬於聖徒的神跡。我們在這個聖徒的故事裡卻極少見到作者對貞德的信仰是如何思考的。但是安彥並非沒有思考,相反他為了體味貞德的心理而開始去研究基督教,“我在《貞德》的執筆中常常覺得‘無法描繪耶穌’。一邊考慮著貞德·達爾柯究竟是怎樣的女性,耶穌的影子就無可避免地出現在眼前。同時期高尾利數先生的著作《耶穌是誰》成為很好的參考,‘無法描繪’漸漸變成了‘能夠描繪’。”(這裡所提的高尾利數,就是安彥《貞德》之後的作品《耶穌》的協力。)
《耶穌》——基督的批判
在研究基督教的過程中,安彥感覺到幾部福音書里對於門徒的描寫有著“不自然作業的痕迹”,於是一個想法浮現出來——耶穌“還有一位無名的弟子”。就是在最後晚餐時倚著耶穌的胸詢問“是誰出賣了你”的那位“他最喜愛的”弟子(約翰福音13:23-25)、逮捕耶穌時“丟下麻布,光著身子逃走”的(馬可福音14:51-52)少年、婦女們在耶穌的空墓前見到的白衣使者(馬太福音28:2-7),安彥認為這些都是一人所為,因此他虛構出一個人物:跟隨耶穌的青年約書亞。
整部《耶穌》就以約書亞的視野描寫耶穌從開始傳教到殉難的歷程。同為全彩色的漫畫,如果說《貞德》的畫面樸實稱心,那麼《耶穌》的舞台只能說是簡單得令人焦慮,正是公元初期的中東風貌:乾旱、風沙、粗獷,只有烈日下的焦黃與寒夜中的深藍,唯一勉強可稱得上華麗的只有羅馬官兵的甲胄。這就是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處於羅馬帝國危壓下,期待彌賽亞降臨的猶太土地,一方面被先知的律法束縛得殘酷而了無生氣,一方面出現了想以暴力推翻羅馬統治的激進團體熱心黨(一譯奮銳黨)。約書亞在一個家境殷實、嚴守律法的加利利家庭長大,這裡是耶穌的故鄉,他常常偷偷跑去聽耶穌的傳道。有一天他妹妹撒拉生了急病,卻苦於摩西安息日的律法無法為她醫治。他下意識地跑去找耶穌:“如果是那個人的話……一定能!”耶穌打破律法治好了撒拉,深受這個人勇氣震撼的約書亞決定跟隨耶穌。
之後約書亞親見了耶穌的事迹:醫治、撫慰被社會拋棄的麻風病人,使拉撒路起死回生,潔凈聖殿,斥責律法經師和法利賽人的迂腐,質疑猶太文士的權威,作者一板一眼地將福音書記載的用畫面表達,不時地引用聖經的原文。耶穌作為那時代的改革家和顛覆者的形象忠實再現。所有人包括約書亞都在懷疑:這人到底是什麼人呢?他為什麼敢自己去詮釋舊約、反抗律法的權威?有人說他就是預言中的彌賽亞,有人對他懷恨在心,想要藉機謀害他。約書亞一方面被耶穌的精神觸動,一方面因著他不斷打破律法而膽戰心驚。後來終於到了考驗的一幕:人們把一個通姦被捉的婦女帶到耶穌面前,按律法她要被亂石砸死。然而耶穌說:“你們誰沒有罪就可以先打她。”人群理屈散去,耶穌救了她的命並原諒了她。約書亞想起了母親,是童年的自己依照律法揭發了她的通姦使她被殺的。這個惡夢一直糾纏著他,如今他才悔恨得號啕大哭:“我真傻!是我把媽媽……”耶穌對他說:“現在你的淚水赦了你的罪。”約書亞感到“那時我就像一個嬰兒似的在耶穌的懷裡哭泣著……就好像是耶穌的嬰兒……”由此約書亞對耶穌由尊敬變為了真正的信仰,和其他門徒一同認定耶穌是彌賽亞。
只有猶大不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作為一個傾向奮銳黨的人,他並非為了錢,而是為了自己的信仰出賣耶穌的。他在去告密的路上對約書亞說:“耶穌說過自己是彌賽亞嗎?你們只是圖自己方便罷了!他把律法破壞殆盡,只會招來災禍和一群蒙昧之徒!神應該是更高的存在!那種人怎麼自知能分辨善惡?你要是真信他的話,就等著他復活吧。”約書亞竟無法反駁,后被羅馬人逮捕。所有的門徒在那時逃散了,約書亞被綁上十字架示眾,他旁邊就是被釘的耶穌。三天後約書亞從病榻醒來,想起耶穌說過三天後復活,於是掙扎著來到他的墓,焦急地伏在耶穌的屍體上大叫:“老師,求你復活呀!否則猶大就贏了!”等了很久,耶穌並沒有復活……這時抹大拉的瑪利亞等人來了,絕望的他叫人把耶穌的屍體移走,自己以白衣裹身,平靜地讓她們看到空墓,告訴她們:“你們要找的拿撒勒的耶穌復活了,告訴彼得他們,去加利利見他。”瑪利亞啊,相信他的復活吧,非這樣不可……約書亞這樣想著,慢慢閉上了眼睛……
安彥在這裡用了非常驚人的方式詮釋了耶穌:他並沒有像基督教所信的那樣從死里復活,這個神跡是這位不知名的神秘門徒的傑作。我們可以與上文中《尼祿》里的彼得的話做對照,在安彥的世界里,根本沒有神跡存在。
書後的附言告訴我們,安彥良和的父親是一位基督徒,家的附近經常有牧師傳道。然而不知為什麼,安彥小時候沒有從教會學到什麼東西,雖然聖經就在手邊卻從來沒有讀過。所以當他開始畫聖女貞德時便覺得無法迴避、也無法描繪耶穌,神在他的意識里只停留在概念化的程度。直到開始研究基督教,從青年時代深受左翼思潮影響的他,無法接受基督教傳統信仰里關於死人復活等神跡的描述,更何況在福音書里這種見證並不很嚴密。尤其是在日本經歷過“奧姆真理教”事件以後,他認為這種神跡的宣揚是“盲信、歪曲理性,超常的能力是對科學的否定。”這種態度促使他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基督教。在他的眼中,耶穌不是基督,只是羅馬戰爭前夜,民族危機突出的時代一位猶太教的改革者,舊勢力眼中的異端。因主張“非暴力、愛仇敵”的思想,他早已有預感被陷害、被處死。將他的學說發展為新的宗教基督教,則是他的弟子們的工作。那麼他為什麼預言自己要復活呢?《尼祿》里彼得的話也許代表了安彥良和的看法:“復活的意思只是……成為了神的使者。”
從1996年的《貞德》、1997年的《耶穌》到1999年的《尼祿》,我們可以看到安彥良和對基督教的認識漸漸加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這就是沒有神的作為,只有人的作為。安彥不相信基督教宣揚的神跡,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思想是“反基督”;但是“如果無法對於這些(死而復活等)信理的理解上達成共識,是否可以依耶穌基督的誡命——愛上帝、愛世人——作為判別基督信仰的基準呢?”(劉小楓《聖靈降臨的敘事》)安彥忠實而熱情地描繪了耶穌和基督的信徒的美德,那種從耶穌身上傳下來的“愛”的精神。如果這樣判斷,他的思想就可以稱為“基督”。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安彥所要描繪的不是顯揚神跡的聖人,而是有過膽怯、有過謊言的人,但是他們最後都憑著堅強的信念,以人傑的身份犧牲。這三部作品也因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充滿詩意的表達,成為漫畫界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