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東聯鎮的結果 展開

東聯鎮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下轄鎮

東聯鎮,隸屬於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位於威遠縣東部,與內江市中區資中縣接壤,內威二級水泥公路穿鎮而過。集市始建於民國時期,1949年置東興鄉。歷經撤併,1960年建東聯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復鄉,1991年撤鄉並鎮,1992年撤鄉建東聯鎮。境內鄉村公路村村通,交通十分方便。全鎮幅員面積31.4平方公里,轄13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182個村民小組,人口22791人。現有耕地面積18262畝,其中田6660畝,土地11602畝,人均佔有耕地0.83畝;退耕還林1910畝,森林覆蓋率22%。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內江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1號):撤銷靖和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聯鎮管轄,東聯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街197號。

行政區屬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東聯鎮

鄉鎮概況


鎮內生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豆類、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是威遠檸檬生產區。現有規模工業企業3戶,其中有全縣唯有的兩戶製藥企業(百勝葯業有限公司、康而好動物葯業有限公司)。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佛教聖地佛爾岩摩岩造像旅遊景點。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其中70%的青壯年外出務工,每年勞務收入近2千萬元。
2006年,全鎮GDP實現7362萬元,農業總產值7145萬元,農業增加值4296萬元,工業總產值906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4萬元,招商引資365萬元,固定資產投入1460萬元,計生率93.8%,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137元。

行政區劃


東聯鎮下轄村:
元家咀村佛爾岩村鳳金山村金聖寺村么磨壩村娃娃山村李家坪村吊腳樓村菜子灣村劉家溝村天寶溝村擋竹灣村牛皮場村

葯業之鄉


東聯鎮[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下轄鎮]
東聯鎮[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下轄鎮]
提出“葯業強鎮”、“建葯業之鄉”的奮鬥目標。整合一切資源,支持四川百勝葯業有限公司進行GMP改造,已投入1060萬元,完成了主體廠房、室內外裝修、場區綠化,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項目建設后,利用現有的五個“國葯准字”藥品:建曲、半夏曲、六神曲膽南星、午時茶,企業年生產能力可達5000噸,可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稅利300萬元。康而好動物葯業有限公司已於2006年3月通過國家農業部GMP驗收達標后,開發出了各類具有相應市場競爭力和品質極高的片、粉、散劑等90餘品種。鎮黨委、政府正積極引導企業通過GMP達標認證的契機迅速搶佔市場先機,擴大生產,確保企業經營狀況再上一個新台階。四川納依迪科技電源有限公司投入200萬元引進摩托車電瓶生產線,提升企業產品檔次和科技含量。通過做大做強三個規模工業企業,將使全鎮工業經濟步入快車道,支撐起鎮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2006年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3223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實現1142萬元,規模工業銷售收實現3291萬元,規模工業利潤實現187萬元。

檸檬之鎮


圍繞打造內江市檸檬生產基地目標,鎮黨委、政府大力宣傳檸檬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建立健全檸檬生產服務技術網路,加大檸檬技術培訓力度,實現了“內江檸檬看威遠,威遠檸檬看東聯”。截止目前,全鎮現有檸檬種植面積8000畝,實現產量1500噸;檸檬種植大戶100戶,畝產過噸的種植戶達到200戶,戶產檸檬過萬斤的戶達10戶, 2戶進入全市檸檬高產示範戶;助農人均增收80元,檸檬種植戶人均增收350元。下一步將著力於打造“東聯檸檬”品牌,提高檸檬管理技術,實現從檸檬的修剪嫁接、施肥治蟲、保花保果、套袋儲藏規範化,提高果品質量和產量,建立培養經紀人隊伍長效機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寬檸檬果銷售渠道,實現產銷一條龍。
充分發揮現有的威遠縣生豬養殖大戶、檔竹灣村支部書記陳宣澤的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抓好擴大檔竹灣村生豬養殖基地建設規模,不斷培育養豬專業戶,建好檔竹灣生豬專業村,實現人均年出欄生豬兩頭以上。
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小康示範村。利用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啟動李尖路、李菜路水泥路建設。實施紅層找水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原則,以農戶自籌為主、國家以獎代補為輔,以戶辦工程“六個一”和村級工程“六個聯”為主要內容,加快金聖寺村市級新農村建設進程。

川南名剎


幾年來,累計投入500多萬元用於蓋房、修橋、建路、設街以及摩岩造像維建、增建天王殿等。佛爾岩寺廟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加快景區交通、運輸、餐飲、宗教文化等服務業發展,成功引進5個業主開發旅遊產業,建成集旅遊、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功能齊全的大佛山莊。目前,已形成以大佛像為主景,各景點環繞寺廟構成的園林系統,年接待遊客近6萬人次。繼續加大招商引資,爭取政策支持,搞好廟會街第三期工程五、六號樓建設,延伸廟前街,引資50萬元投入延長停車場水泥路建設,帶動農民住宅新村建設100萬元投入,形成具有觀光價值的農業產業化,打造經濟效益好的旅遊示範村。

隊伍建設


積極開展作風效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樹立效能建設“精品鎮”新形象,努力打造“效率東聯”。以幹部教育整頓為契機,以學習黃鳳林同志先進事迹為動力,以實現惠民行動為切入點,狠抓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以積極有效的考核激勵機制,促進幹部隊伍更加團結務實,全力打造能引領農民調結構、闖市場且體現“公平、創新、碰硬、擔責”的鎮村幹部隊伍。
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意識,在全鎮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工作方針,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構築“打擊有力,防範嚴密,控制有效”的治安防控機制,認真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齊心協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打造威遠“平安東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