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託孤的結果 展開

託孤

漢語詞語

託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tuō gū,意思是指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在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劉備白帝城託孤。詞語最先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基本解釋


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白帝城劉備託孤。
人臨終前,委託他人照料遺留的子女。
以遺孤相托。
讀音:tuō gū

出處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南宋·范曄《後漢書·光烈陰皇后紀》:“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遺大司徒戴涉、宗正吉持節,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鄉里良家,歸自微賤。”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五回:“先主 謂眾官曰:‘朕已託孤於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六回:昔劉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劉禪託孤於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盡忠誠,至死方休。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自知不起,不肯服藥。三日之後,病勢愈甚。其時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託孤。”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招姐要把小梅寄在他家裡去分娩,只當是託孤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