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託孤
歷史事件
白帝城託孤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后,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典故。
白帝託孤的背景是關羽所守的荊州被吳國攻佔,關羽兵敗被俘,不降,被殺。劉備聞后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當時諸葛亮在南方和孟獲打仗,所以不曾隨軍。但是劉備被吳火燒聯營,大敗后兵敗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諸葛亮前來時,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廢黜了,你自己當皇帝吧。”諸葛亮一聽立刻跪下說:我一定會全心全意輔佐劉禪的,絕不敢有一點自己當皇帝的意思。一定會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關羽被東吳殺害以後,劉備報仇心切,竟不聽諸葛亮勸告,親自率軍出征,攻打東吳。結果大敗,自己也病倒在白帝城的永安宮。劉備知道自己病難以治好,便派人日夜兼程趕到成都,請諸葛亮來囑託後事.
諸葛亮留太子劉禪守住成都,帶劉備的另外兩個兒子劉永,劉理來到白帝城。進了永安宮,看到劉備病得不成樣子,慌忙拜倒在劉備前。劉備叫諸葛亮坐在邊,用手摸他的肩背說:「自從得了丞相,我發展了自己的事業,只是由於知識淺薄,沒聽丞相的話,遭到今天的失敗,實在後悔萬分。看來我這病是難好了,我兒子能力太弱,不得不將大事托你.」劉備說完,淚流滿面。諸葛亮也哭說:「望陛下保重身體.」劉備用眼睛看了看左右的將官,見馬謖也在身邊,就叫暫時退出,對諸葛亮說:「這人言過其實,不能重用,對於他,丞相要慎重考察.」說完,劉備召集眾將官到齊,拿筆寫了遺囑,交給諸葛亮,感嘆地說:「我本想和你們一同消滅曹丕,不幸中途分手。麻煩丞相把我的遺囑交給太子劉禪,以後一切事情,都望丞相指點.」諸葛亮拜倒在地上說:「望陛下好好安息,臣等一定全力效勞,輔助太子.」劉備叫左右的人扶起諸葛亮,一手掩蓋眼淚,一手握住諸葛亮的手說:「我現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話要說.」諸葛亮問:「有甚麼事吩咐」劉備說:「閣下才幹高於曹丕十倍,一定能辦成大事,如果劉禪可以幫助就幫助,實在不行,你就作兩川之主.」(歷史上沒有一個君王肯將皇位讓給一個異姓人來當,哪怕他的兒子是個弱智,或者殘疾,他都不會這樣干。如果諸葛亮真的要奪權,又有這句話,蜀漢就要滅亡在他的手裡)諸葛亮聽到這話,立即哭拜在地說:「臣一定儘力輔助太子,一直到死了為止.」說完,叩頭出血。劉備又請諸葛亮坐在旁邊,叫劉永,劉理到面前吩咐:「你們要記住,我死了以後,你們弟兄三個,都要把丞相當作自己父親一樣,不能怠慢.」說完,叫兩個兒子拜在諸葛亮跟前。接著又對眾將官說:「我已把國家大事托拜給丞相,要我兒子待他像父親一樣,諸位也不可怠慢.」說完,雙眼一閉,斷了氣。終年六十三歲.
劉備託孤時用意很深,雖然僅僅幾句“我兒可輔則輔,若不可輔君當自立為王。”但是用意極其深刻,當時劉備清楚,舉國上下,除了劉備就是對諸葛亮最敬重了,若劉禪真的是個昏庸無能的人,那麼,諸葛亮勢必會取代劉禪,奪走他的天下,可以說劉備並不信任諸葛亮。這個其實在劉備入川的時候就能發現,劉備入川時帶的是龐統,而把諸葛亮安置在老家裡,就是為了限制諸葛亮,避免其功勞太大而居功自傲。諸葛亮在加入劉備軍團的初期也沒有太大的權力,入蜀后,諸葛亮的地位甚至沒有糜竺,孫乾等人高。在劉備伐吳失敗后,他馬上想到的是現在國力衰敗,勢必會有人乘虛而入,奪取王位,而諸葛亮就是個最危險的人物,因為他在蜀國的威信太高了,怕有人慫恿他篡位。而後來的事實其實也證明了這個擔心,在劉禪即位后,諸葛亮任丞相,又讓劉禪尊稱為父,國家裡的大事小情全部由他自己處理,幾乎不會過問劉禪。而六齣祁山也是諸葛亮自己的想法,幾乎也沒怎麼和劉禪商量。所以,可以說劉備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咱們姑且不論劉禪是否昏庸,但就諸葛亮的行為來看,確實是把自己凌駕在了劉禪之上。
《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
秋八月,收兵還巫。
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的裴松之注中有諸葛亮集,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亮上言於後主曰:“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啕,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
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謚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佔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劉備聞后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關、張敗亡以及夷陵之戰的大敗,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季漢政權面臨內外交迫。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這個依託劉備個人魅力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搖搖欲墜。同時劉備雖然知道諸葛亮等人對於自己十分忠心,但對自己的兒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證了,因為知道諸葛亮的責任心十分強,所以這時只要把兒子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就會盡責地把他扶起來。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章武三年春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
建興元年夏(章武是劉備的年號,章武年為公元221年、222年、223年,這年四月,劉備病逝,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建興元年夏和章武三年夏是同一年的夏天。),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此時季漢接近一半的國土已經反叛。
建興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