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就其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就其狹義而言,是指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戰略策略,主要是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同盟軍問題。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統一戰線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重要法寶。
統一戰線概念最早是由恩格斯提出的,列寧發展了統一戰線概念內涵,統一戰線概念在中國十分豐富並具中國特色。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關於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黨內法規。
2015年9月22日電 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自2015年5月18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共分總則、組織領導與職責、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工作、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一戰線工作、港澳台海外統一戰線工作、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附則等10章46條,明確了統一戰線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向原則,規定了各領域統戰工作的方針政策。
統一戰線是指不同集團的人為了相同目的結成的共同陣營,多用於戰爭時期。也可用於比喻。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勇敢地拋棄關門主義,採取廣泛的統一戰線,防止冒險主義。”
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毛澤東根據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狀況,深刻揭示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特點,總結了中國共產黨18年來的主要經驗。“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績,也是中國革命的偉大成績。”
我們要結成~。
作賓語、定語;指共同防線
國共統一戰線。由廣大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統一戰線。
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聯盟:工、農、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的聯盟;工、農、知識分子和非勞動者的聯盟。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第二次合作)。包括了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親英美派。
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廣大華僑、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愛國分子和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地方實力派。
愛國統一戰線,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愛國統一戰線概要:
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一定的戰略任務或反對主要敵人,同其他國家或其他階級、階層、黨派、社會團體以及一切可能團結的社會 力量結成的聯盟。
統一戰線的根本問題,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自身統一、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和團結同盟軍的問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統一戰線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逐步總結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
在統一戰線中牢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和獨立自主原則;以工農聯盟為堅固基礎,爭取、團結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以外的廣大非勞動者同盟軍;創造性地將中國資產階級區分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
在民主革命階段將民族資產階級作為直接同盟軍,並且利用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內部矛盾,與其一部分結成暫時聯盟,將其當作間接同盟軍;堅持同資產階級又聯合又鬥爭的政策,同官僚買辦資產階級鬥爭時,強調執行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贖買政策,並把改造所有制與改造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在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然堅持同各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建立“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親密合作關係,並以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
堅持社會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結合,從愛國主義統一戰線發展到社會主義統一戰線;提出和論證了一系列統一戰線的指導方針和原則,如“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原則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相結合等。
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新發展、新貢獻。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全體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地說,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我們現在講的統一戰線,專指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下,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組織和領導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實現各個時期特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團結本階級各個階層和政治派別,
並同其他階級、階層、政黨及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標下結成的政治聯盟。因此,這個統一戰線就是解決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一和同盟軍的問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一部分,這個統一戰線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第一,無產階級是統一戰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第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第三,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長期戰略,貫穿於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始終。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的歷史時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成為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它的任務主要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統一戰線,包含著兩個聯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一個是工人階級同可以合作的非勞動人民的聯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聯盟:
一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這個聯盟屬於進步勢力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數上占絕對優勢,是統一戰線的基礎。二是工人階級同可以合作的非勞動人民的聯盟,主要是指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也包含特定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和一部分地主階級、帶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聯盟,但主要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尤其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中國共產黨要能夠正確地領導統一戰線,就必須正確處理這兩個聯盟的關係。兩個聯盟的關係是:整個說來,統一戰線本身就是這兩個聯盟的對立統一,必須正確處理這兩個聯盟的關係。
第一個聯盟是基本的、主要的,是統一戰線的基礎,在鞏固和發展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第一個聯盟的同時,也必須注意統一戰線的第二個聯盟,特別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尤其是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
具體地說,即:第一,放手發展和加強工農聯盟,使它真正成為統一戰線的基礎和依靠;第二,儘可能擴大第二個聯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三,正確地發揮兩個聯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他們相互促進。
基本的策略方針和原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和實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針和策略原則。主要有:
①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的原則。所謂獨立自主,是指在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要做到既講統一性,又講獨立性。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實現自己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②必須堅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利用矛盾、團結多數的原則。在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中國共產黨針對具體的情況,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在對頑固派鬥爭中,中國共產黨採取“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和“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原則。
③必須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這是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又一條基本原則。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當前革命綱領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到同盟者的水平,這就是原則性。否則,就是投降主義。但原則性必須和靈活性結合起來,必須及時改變自己的策略,善於與同盟者達成必要的妥協。否則,就是關門主義或冒險主義。
①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中國革命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堅持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革命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既是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一條基本原理,也是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一條基本經驗和一個基本特點。中國革命的統一戰線必須由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由中國革命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中國無產階級的優點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②必須充分實現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中國革命統一戰線中對同盟者的領導的兩個基本條件。毛澤東指出:“領導的階級和政黨,要實現自己對被領導階級、階層、政黨和人民團體的領導,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甲)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做堅決鬥爭,並取得勝利;(乙)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利益,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予政治教育。沒有這兩個條件或兩個條件缺一,就不能實現領導。”無產階級的領導權不是天然的,如果無產階級不依靠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制定切合實際的政策和策略,率領被領導者戰勝敵人,就不能得到同盟者的擁護;如果不給被領導者物質利益,不能讓同盟者從親身經驗中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他們就不會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如果不對同盟者進行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是不能堅持的。
③必須堅持在中國革命統一戰線中對資產階級“又鬥爭、又聯合”的路線、方針、政策。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革命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實現對革命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必須堅持和實施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策略原則。這就是對資產階級實行既聯合又鬥爭的策略。所謂聯合,就是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所謂鬥爭,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進行“和平”的不流血的鬥爭,以鬥爭求團結。在被迫同資產階級主要是大資產階級分裂統一戰線時,要敢於同大資產階級進行堅決的武裝鬥爭,同時,要繼續爭取同民族資產階級的同情或中立。民族資產階級參加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從根本上而言,是為了實現本階級的政治理想,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走上自由、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是一條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所不答應的。因此,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革命統一戰線中必須對資產階級及其政黨進行必要的鬥爭,克服他們在政治上的動搖性和對於革命的不徹底性。由於民族資產階級基本上沒有大資產階級那麼多的對抗性和反動性,而且基本上沒有掌握過國家政權和武裝力量,因此,無產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是基本上沒有武裝力量的聯合和鬥爭,主要是政治上的聯合和鬥爭。鬥爭的主要手段是批評和教育,其目的是團結。針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複雜情況,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發展進步勢力,就是放手發動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參加抗日鬥爭,積極擴大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武裝力量,廣泛地發展共產黨組織。進步勢力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依託和支柱。因而,發展進步勢力是有效爭取中間勢力和孤立頑固勢力的基本條件,是三個環節的中心一環。爭取中間勢力,就是爭取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這三部分人。他們雖然階級屬性不同,對待土地革命與民主的態度和頑固派也有差異,但他們都可以與共產黨合作抗日,中國共產黨應當而且可以爭取他們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中間勢力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統一戰線時期的極嚴重的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中國共產黨必須實現以下條件:共產黨要有充足的力量;必須尊重中間勢力的利益;必須堅決地與頑固派做鬥爭,並取得勝利。孤立頑固勢力,主要是孤立英美派大資產階級,其代表就是國民黨蔣介石集團。蔣介石集團在政治上是當權派,他們實行合作抗日和摧毀進步勢力的兩面政策。中國共產黨必須以革命的兩手對付之,既要堅持團結抗日,爭取他們留在統一戰線中,又要同他們在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進行堅決鬥爭。在對頑固派鬥爭中,中國共產黨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策略原則。
(1)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是無產階級統一戰線的根本指導思想。
(2)無產階級必須加強自身的團結統一。無產階級內部的團結和統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國家內無產階級自身的團結和統一;各國無產階級之間的國際聯合。
(3)無產階級在革命進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參加革命的階級和社會力量結成聯盟。必須聯合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制度的鬥爭中,只要資產階級採取革命行動,也要聯合資產階級。
(4)無產階級政黨在同其他階級和政黨聯合行動時,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獨立性,實際上就是指無產階級要爭取統一戰線領導權。
(1)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大量的同盟者,儘管這些同盟者可能是暫時的、動搖的、不穩定的、靠不住的、有條件的。這對於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前和以後的時期,都是一樣適用的。有兩種同盟軍,一種是直接的,即儘可能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另一種是間接的,即充分利用敵人營壘中的一切矛盾。在這裡,根據具體的環境和條件採取必要的妥協,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爭取同盟軍的一條重要策略原則。
(2)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民主革命徹底勝利以及統一戰線取得成功的決定性條件和根本保證。而無產階級要實現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就必須建立工農聯盟。
(3)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才能戰勝帝國主義,才能使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得到解放。
(4)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實現工人階級行動的統一。
(5)建立黨與非黨的聯盟。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同人數眾多的非無產階級的勞動階層(小資產階級、小業主、農民、知識分子等等)或同他們中的大多數結成的特種形式的階級聯盟,共產黨員和非黨員結盟是絕對要的,黨同非黨知識分子的聯合是十分重要的。
(6)實行多黨合作。蘇維埃政權不只是無產階級一個階級的政權,必須吸收代表其他勞動階級或階層利益的政黨參加。社會主義事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要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調動群眾,就必須對那些有一定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並願意合作的政黨採取團結的態度。
(7)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政策。
列寧
(1)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大法寶。中國無產階級要取得勝利,就必須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正確地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2)建立包括兩個聯盟在內的佔全民族人口絕大多數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一個是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廣大知識分子及其他勞動者的聯盟,即工農聯盟,是統一戰線的基礎;一個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全體勞動者同一切可以聯合的非勞動者的聯盟,這是建立在工農聯盟基礎上的、更廣泛的聯盟。
(3)必須堅持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要堅持和改善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第一,要依靠黨的正確的路線和政策。第二,要依靠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第三,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並在政治上教育提高同盟者,二者缺一不可。
(4)區分中國資產階級為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個不同部分。同官僚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時,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採取又聯合又鬥爭,以鬥爭求團結的政策。對民族資產階級積極的一面進行聯合,對其消極的一面進行批評,採取團結、批評、教育的政策。團結民族資產階級參加新中國的建設,並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和統一戰線工作,逐步實行和平贖買。有償地、逐步地改變資本主義所有製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同時,通過說服教育,把這個階級的絕大多數人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並對其代表人物,給予適當的政治安排。
(5)實行又聯合又鬥爭的基本策略原則。對於統一戰線中的同盟者有聯合,有批評;對於各種不同的同盟者有各種不同性質的聯合,有各種不同的批評。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即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
(6)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自己的綱領、路線和戰略目標,率領同盟者前進並取得勝利;同時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和要求,在有的情況下做出必要的妥協和讓步。這種妥協和讓步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7)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只要共產黨以外的其他任何政黨,對於共產黨是採取合作的而不是敵對的態度,我們是沒有理由不和他們合作的。黨同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1)關於統一戰線的性質。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已不再是過去意義上的階級聯盟,發展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聯盟,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2)關於統一戰線的戰略地位和作用。統一戰線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戰略性。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
(3)關於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任務。統一戰線的任務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還要為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共同努力。
(4)關於統一戰線的對象和範圍。新時期統一戰線要把一切能夠聯合的力量都聯合起來。統一戰線的範圍以寬為宜,寬有利,不是窄有利。社會主義勞動者之間也有統一戰線。
(5)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各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要發揮它們參政和監督的作用。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6)關於團結和依靠知識分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實現現代化的關鍵。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調動廣大知識分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積極性。統一戰線要做好黨外知識分子的工作,統戰部門要注意反映知識分子問題的全貌。
(7)關於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錢要用起來,人要用起來。"有真才實學的人應該使用起來,有錢的可以辦工廠。
(8)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在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並加以正確的引導,不會損害社會主義經濟,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
(9)關於民族問題。我國各兄弟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早已陸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結成了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係。我們的政策是立足民族平等,鞏固各民族的大團結,著眼於把民族地區發展起來,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中國的情況,是我們社會制度的優勢,要真正實行。要反對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重點是反對大漢族主義。
(10)關於宗教問題。要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擴大同愛國宗教界的統一戰線。對於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辦法,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熱,否則同社會主義,同人民的利益相違背。
(11)關於人民政協。人民政協是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織,也是我國政治體制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能夠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和統一祖國的宏偉事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不能把政協搞成國家權力機關。
(12)關於祖國統一。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範圍內,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這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實現祖國統一是最大的統一戰線問題。要團結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一切熱愛祖國的中華兒女,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
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是指引統一戰線勝利前進的偉大旗幟
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功與挫折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的科學思想體系,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對象和範圍,並在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團結和依靠知識分子、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擴大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原則,其核心就是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實現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廣泛的團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而共同奮鬥。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理論特別是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作為統一戰線的精神支柱,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統戰成員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統一戰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勃勃生機。這些年來,統一戰線在國際鬥爭風雲變幻、國內改革不斷深化的複雜形勢下,在經濟、政治、自然的嚴峻考驗面前,既保持了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又創造了振奮活躍的民主氣氛,最根本的就是始終堅持鄧小平理論特別是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的指導。
實踐證明,這一理論是統一戰線各方面成員的最大共識和寶貴財富,也是統一戰線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在新世紀的征程中,無論我們碰到什麼困難,遇到什麼風險,出現什麼干擾,都要始終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不動搖。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從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和統一戰線擔負的艱巨任務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和政策思想,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統一戰線思想,是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的行動綱領。
1、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是我們黨事關全局的長遠戰略方針。在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江總書記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的高度,全面、系統、深刻地論述了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指出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要實現黨和國家在新世紀的三大任務,就必須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
江總書記對新世紀統一戰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論述,其精神實質主要是“四個離不開”:一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離不開統一戰線。二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離不開統一戰線。三是繁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離不開統一戰線。四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離不開統一戰線。因此,在新世紀,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一個重要法寶,絕不能丟掉;作為黨的一個政治優勢,絕不能削弱;作為黨的一項長期方針,絕不能動搖。
2、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社會的一致性和多樣性是統一戰線存在和發展的客觀依據。統一戰線是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矛盾統一體,沒有一致性不可能建立統一戰線,沒有多樣性就沒有必要建立統一戰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一致性和多樣性有著不同的內涵。正確認識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社會的一致性和多樣性的內涵,有利於充分認識新世紀統一戰線存在的客觀理由,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一致性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大陸範圍內來看,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在經濟上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二是在政治上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三是在思想文化上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四是在奮鬥目標上,都是為了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統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總的看,大陸範圍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一致性大大增強。從大陸範圍外看,熱愛祖國,擁護並致力於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已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共識。這是統一戰線的基礎。
在我國社會一致性不斷增強的同時,多樣性也有了很大發展。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多種分配方式,產生了許多新的利益群體和社會組織。二是人們思想日趨活躍,自主性、差異性明顯增強。三是多階層、多黨派、多民族、多宗教的格局繼續存在,其內部狀況發生了新的變化。四是香港、澳門回歸后,還形成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和不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的局面。
我國社會的這種一致性和多樣性,是當代中國社會的重要特徵,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統一戰線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基礎。這就決定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是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客觀的、必然的。
3、堅持和發展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在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江總書記對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了系統而深刻的論述,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注入了新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明確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徵。第二,提出衡量我國政黨制度的四條標準,即“衡量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效果著眼,一是看能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二是看能否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與優勢;三是看能否保持國家政局的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四是看能否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明確了民主黨派進步性和廣泛性的內涵。“民主黨派的進步性,在現階段,集中體現在各民主黨派同我們黨通力合作,共同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民主黨派的廣泛性,是同其社會基礎及自身特點聯繫在一起的。各民主黨派的成員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群體,負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它們所聯繫的各部分群眾的具體利益與要求的責任。”
4、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是當前我國民族工作的行動綱領。民族問題歷來是十分複雜的問題,也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普遍性問題。民族問題處理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穩定。1993年,江總書記提出“民族宗教無小事”,並就民族工作強調了三句話:繼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關係,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同時,強調了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關鍵是要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
5、充分認識宗教存在的長期性,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2001年底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江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在原來宗教工作“三句話”的基礎上,提出“四句話”,即“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鞏固和發展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
我黨關於宗教問題的最新觀點,可以主要歸結為七點:(1)宗教走向最終消亡可能比階級、國家的消亡還要久遠。(2)觀察世界宗教問題必須把握住三個主要特點。即宗教的存在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將會長期存在併發生作用;宗教與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問題交織在一起,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產生重大影響;宗教常常與現實的國際鬥爭和衝突相交織,是國際關係和世界政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3)廣大信教群眾是黨和政府的群眾基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4)我國宗教還會受到一定範圍內存在的階級鬥爭和國際上一些複雜因素的影響。(5)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內涵是“兩個要求”、“兩個支持”。“兩個要求”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體利益;“兩個支持”是:支持宗教界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支持他們與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展和祖國統一多作貢獻。任何宗教活動都必須堅持“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6)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不動搖。(7)衡量宗教工作的成效要堅持四條標準。即黨的宗教政策是否得到落實,宗教事務管理是否走上法制化軌道,與民族、宗教問題相關的矛盾糾紛是否得到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是否團結一致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6、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在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江總書記首次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群體作出了準確評價。指出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個體勞動者和私營企業主,不僅是黨和政府的政策允許的,也是光榮的,他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了力量,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群體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力量。同時,對他們還要加強“團結、幫助、引導、教育”。200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江總書記進一步明確指出,個體戶、私營企業主等社會階層,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解放軍指戰員團結在一起,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我們要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把自身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把遵循市場法則與發揚社會主義道德結合起來,帶動整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愛國、敬業、守法,做合格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
7、在知識經濟時代要做好培養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當今世界,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進一步加強知識分子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當前,我國知識分子隊伍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知識分子數量大幅度增加,總體素質顯著提高,其中黨外知識分子佔一半以上。二是知識分子流動加劇,內部結構發生變化,許多人到非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三是知識分子學習交流範圍日益具有世界性。四是知識分子工作生活條件顯著改善。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針對這種發展變化,強調在知識經濟時代,全黨全社會要進一步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風氣;要認真做好“培養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充分調動廣大知識分子在科教興國戰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8、只要贊成“一個中國”原則,不管什麼人都要團結。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我們黨的莊嚴使命,也是中華民族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們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廣泛團結和聯合大陸同胞、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不論什麼階層、什麼黨派、什麼團體、什麼人,只要贊成“一個中國”原則,擁護祖國統一,我們都要同他們加強聯繫,共同反對“台獨”、反對分裂,努力形成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於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政治局面。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增強統一戰線凝聚力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領導核心。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才能把統一戰線各方面成員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面對錯綜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顯示出駕馭全局、戰勝困難的高超領導藝術,贏得了各民族、各黨派和各界人士的衷心擁護和信賴,從根本上增強了黨對愛國統一戰線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江澤民等中央領導同志對統一戰線工作高度重視,率先垂範,經常研究統一戰線的重大問題,主持制定統一戰線的重大方針政策,親自參加統一戰線的重大活動,帶頭廣交深交黨外朋友,有力地教育和帶動了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鞏固發展了全黨重視統戰工作的局面。
黨中央還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轉變,著眼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展和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十分重視切實改善黨的領導,寓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於民主協商之中。中央和各級黨委經常召開各種座談會、協商會、通報會,就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與統一戰線各方面代表人士進行民主協商。一方面,通過這種民主協商,充分吸取黨外人士的意見,廣納群言、廣求善策,以便促進黨和國家各項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另一方面,通過民主協商,把黨的正確主張化為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共識,把堅持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他們的自身行動,從而團結和帶領他們共同致力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在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對於實現黨在新時期的總任務有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第一,新時期統一戰線是統一祖國和振興中華所必需。我國的統一戰線成員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文化層次比較高,在海內外有比較廣泛的社會聯繫,有愛國心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改革開放出力的強烈願望,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爭取祖國統一的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第二,新時期統一戰線是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所必需。新時期統一戰線包括各階層、各黨派和各社會集團,社會主義民主沒有他們的參加,不可能真正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新時期統一戰線是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政治局面所必需。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還存在著具體利益矛盾,隨著改革的深入,還會出現新的衝突和矛盾。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功能,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在一個共同目標下把各方面的力量團結起來。
愛國統一戰線將長期存在,這首先是由於在我國有統一戰線長期存在的社會基礎和客觀需要。從大陸範圍內看,我國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不發達,存在著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集團。這種狀況將長期存在,統一戰線的團結、溝通、協調、自我教育功能也將在長時期內發生作用。其次,從“一國兩制”的要求看,一方面是社會主義國家裡允許一些特殊的地區搞資本主義,不是搞一段時間,而是幾十年、成百年不變;另一方面,整個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兩制和平共處,長期共存。統一戰線要為推動“一國兩制”的實施服務,任務是長期的。第三,從共產黨與黨外人士的合作共事關係看,共產黨員在全國總人口中是少數,非黨群眾是大多數,僅就統戰對象來說,也有上億人口。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任何時候,共產黨員都要加強同黨外人士的團結合作。共產黨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長期性也決定了統戰工作的長期性。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和階級差別消滅了,共產黨消亡了,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才會隨之消亡。
胡錦濤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地位重要、作用重大,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胡錦濤強調,要把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作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項重要任務,擺到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緊抓實抓好,努力把統一戰線建設成為堅持以人為本、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統一戰線,建設成為具有空前廣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共創我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胡錦濤在講話中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統一戰線取得的顯著成就。他指出,實踐充分證明,我們的事業越發展,我們就越要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統一戰線的優勢越得到發揮,團結的人越多,我們的力量就越強大,我們的事業就越能更好地向前發展。
胡錦濤指出,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一國兩制”方針、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必然要求,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國際環境的必然要求,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從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的戰略高度,全面認識和準確把握統一戰線工作的重大作用和發展要求,充分認識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的重大意義。要把發展作為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團結奮鬥的第一要務,把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統一戰線必須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把維護團結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作為統一戰線的突出任務,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為統一戰線的重要使命,把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作為統一戰線的重要職責,把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作為統一戰線的重大課題,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
胡錦濤著重從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等5個方面,對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作了深刻闡述。他強調,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係,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正確認識和處理各民族特別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之間的關係,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各階層的關係,推動和實現全社會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大陸同胞和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的關係,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
胡錦濤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政治優勢。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係,實現我國政黨關係長期和諧,根本在於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在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促進多黨派團結合作;既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既要重視做好民主黨派的思想引導工作,又要真誠接受他們的民主監督;既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又要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使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更好地統一於多黨合作、共創偉業的歷史進程中。
胡錦濤指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體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石,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線,互助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保障,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民族關係,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民族平等,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族互助,促進民族和諧。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堅決防範和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問題進行的各種分裂、破壞活動。
胡錦濤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宗教工作,關鍵是要全面理解和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要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努力使廣大信教群眾在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等重大問題上取得共識。要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保護合法,制止非法,打擊犯罪,確保宗教活動規範有序進行。要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幫助和支持各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使信教群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下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
胡錦濤指出,必須科學分析和準確把握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全面兼顧和實現社會各階層群眾的利益,充分發揮社會各階層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要堅持充分尊重、廣泛聯繫、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方針,切實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工作,尊重他們的勞動創造和創業精神,凝聚他們的聰明才智,引導他們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胡錦濤強調,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是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保證,也是推動內地同香港、澳門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嚴格按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重視和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加強內地同香港、澳門的交流合作。要加強對台灣人民的工作,加強同台灣同胞的團結,擴大和深化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要以凝聚僑心、彙集僑智、發揮僑力為目標,堅持把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根本利益作為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海外僑胞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增強,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胡錦濤最後指出,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是統一戰線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和改善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堅持從戰略高度重視和抓好統一戰線工作,建立健全統一戰線工作體制機制,切實加強統戰部門建設,推動統一戰線工作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