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昌平線

北京地鐵線路

北京地鐵昌平線(Beijing Subway CHANGPING Line),又名“北京地鐵27號線”,是中國北京市第十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於2010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西二旗站南邵站),於2015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南邵站至昌平西山口站),標誌色為嫩粉色。

北京地鐵昌平線南起海淀區西二旗站,北至昌平區昌平西山口站,聯繫了昌平區與北京中心城區。

截至2019年11月,北京地鐵昌平線全長31.9千米,其中高架線15.5千米,地下線13.8千米,地麵線2.4千米,過渡線0.2千米;共設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6座;擁有十三陵景區車輛段1個車輛段和定泗路停車場1個停車場;列車採用6節編組B型列車。

歷史沿革


2007年

昌平線圖片
昌平線圖片
12月,媒體公開總規劃里程561千米的《北京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7年 - 2015年)》,此時的昌平線成為“三環、四橫、五縱、七放射”中的一條放射線。

2009年

1月中旬,昌平線一期總體設計通過評審。
4月2日上午,昌平線一期正式開工。
12月2日,昌平線一期成功下穿京密引水渠
12月13日,一期朱辛庄站北側高架橋開始搭建。
12月23日11時30分,昌平線一期工程開始從空中穿越北六環。
12月28日,一期終點站南邵站主體結構封頂。

2010年

4月,昌平線二標路段率先全線貫通。
5月25日,昌平線全線11座車站站名開始公示。
7月9日,一期首次通電成功。
8月31日19時左右,昌平線列車從青島運抵北京。
9月19日,昌平線一期開始空載試運行。
11月4日一期開始全線冷滑測試,7日開始全線熱滑測試。
11月底,昌平線一期初步設計方案獲批。
12月30日,昌平線一期開通運營。

2011年

3月,媒體報道昌平線二期擬增設亢山廣場站。
6月,媒體報道昌平線二期擬增設西關環島站。
11月中旬起,昌平線晚高峰發車間隔由10分鐘縮短為6分30秒。

2012年

3月15日,昌平線運營時間延長35分鐘,平日早高峰列車運行間隔由10分鐘調整為8分30秒。
12月,昌平線二期全面開工。

2013年

5月6日,昌平線平日早高峰發車間隔由8分30秒調整至6分30秒,晚高峰由6分30秒調整至5分30秒。
10月,昌平線二期增設澗頭西站(已更名為昌平西山口站),一度擬增的西關環島和亢山廣場兩站由於未通過審批而取消。

2014年

5月12日,昌平線二期開始盾構施工。
10月9日,昌平線二期09標段1.6公里隧洞實現雙線貫通,為全線率先打通的盾構區間。

2015年

1月14日,昌平線二期5座車站完成主體施工,次日進入全面鋪軌階段。
2月4日上午,昌平線二期鑽山隧道貫通。
7月10日,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公布昌平線二期沿線5座車站具體命名。
7月20日,昌平線二期實現軌道貫通。
北京地鐵昌平線
北京地鐵昌平線
8月19日,二期沿線車站站名確定。
9月20日,昌平線二期開始空載試運行。
12月26日,昌平線二期開通運營。一二期貫通后,晚高峰發車間隔縮至4分鐘,而早高峰則保持6分30秒不變。

2016年

3月10日,昌平線早高峰列車間隔由6分30秒縮至6分鐘。
7月20日,從昨天開始,昌平線南延北段已經啟動首輪環評,南延建成后西二旗站有望告別擁擠。公告發布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公眾可以用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向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提交書面意見。

2017年

2月17日(周五)首班車開始,昌平線早高峰列車間隔將由6分鐘縮至5分05秒,運力提高18%。
8月7日(周一)首班車開始,昌平線早高峰列車間隔由5分05秒縮至4分45秒,運力提高7%;晚平峰列車間隔由10分縮至6分,運力提高66.7%;午平峰、晚高峰列車間隔不變。

運營信息


2020年12月27日,早高峰北京地鐵8條線路24座車站將採取限流措施,北京地鐵昌平線,早高峰時段採取網路客流管控措施。

線路數據

北京地鐵昌平線線路數據
概況
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北京地鐵
起止站
西二旗——昌平西山口
(小交路為西二旗——朱辛庄
車站數12
運營
營運地區中國北京
運營狀態運營
開通日期2010年12月31日
運營方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四分公司
線路標識色嫩粉色(RGB:221,130,178)
技術
全長31.9km
雙線全線
軌距1435mm
電氣化直流750V,第三軌供電
最高時速100km/h
編組B型車6節編組
車輛段1處 十三陵景區車輛段
停車場1處 定泗路停車場
使用車型SFM13(CP001-CP032)

車站列表

北京地鐵昌平線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所屬區段開通日期可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
薊門橋站 南延預計2021年12月 
北京地鐵12號線(2020)
北京地鐵9號線
(規劃中)
海淀區
西土城站 北京地鐵10號線
學院橋站 
六道口站 北京地鐵15號線
學清路站 
上清橋站 北京地鐵19號線(規劃中)
清河站 
北京地鐵13號線(未建成)
北京地鐵19號線(支線)(2023)
西二旗站一期2010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13號線
生命科學園站北京地鐵19號線(規劃中)昌平區
朱辛庄站北京地鐵8號線
鞏華城站
沙河站
沙河高教園站北京地鐵19號線(規劃中)
南邵站
北邵窪站二期2015年12月26日
昌平東關站
昌平站
北京市郊鐵路S5線
(出站)
國鐵(昌平北站)(出站)
十三陵景區站
昌平西山口站
北京地鐵昌平線線路圖
北京地鐵昌平線線路圖
註釋:
“可換乘線路”中斜體表示截至2015年12月尚未建成的線路,括弧內為其開通年份。
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各車站詳細資料請點擊內鏈查看。
列表參考資料
1.
“可換乘線路”中斜體表示截至2015年12月尚未建成的線路,括弧內為其開通年份。
2.
為方便內鏈,車站名稱以“站名+‘站’”的形式呈現。各車站詳細資料請點擊內鏈查看。
3.
列表參考資料

站間公里數

昌平線相鄰站間距信息統計表
起始/終到車站區間距離方向
昌平西山口——十三陵景區1213米上行/下行
十三陵景區——昌平3508米上行/下行
昌平——昌平東關2433米上行/下行
昌平東關——北邵窪1683米上行/下行
北邵窪——南邵1958米上行/下行
南邵——沙河高教園5357米上行/下行
沙河高教園——沙河1964米上行/下行
沙河——鞏華城2025米上行/下行
鞏華城——朱辛庄3799米上行/下行
朱辛庄——生命科學園2367米上行/下行
生命科學園——西二旗5440米上行/下行

首末車時間

昌平線首末車時刻表
車站名稱首班車末班車
往西二旗方向往昌平西山口方向往西二旗方向往昌平西山口方向
全程
半程
終點站朱辛庄
昌平西山口5:45——22:5023:35——
十三陵景區5:476:0722:5223:3700:12
昌平5:516:0322:5623:4100:08
昌平東關5:546:0022:5923:4400:05
北邵窪5:575:5823:0123:4700:02
南邵6:005:5523:0423:5023:59
沙河高教園6:055:5023:0923:5523:54
沙河6:085:4723:1223:5823:51
鞏華城6:115:4423:1500:0023:48
朱辛庄5:375:4023:20——23:44
生命科學園5:405:5523:23——23:40
西二旗——5:50————23:35
註:昌平西山口站往西二旗站的全程末班車發車后,由昌平西山口站發出列車的終點站為朱辛庄站。
※遇特殊情況需臨時調整時,以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公告為準。

車站信息

北京地鐵昌平線車站信息
車站名稱敷設方式站廳形式車站形式開門方向參考資料
西二旗高架
整體式站廳
(與13號線共用)
側式車站
只用東側昌平西山口方向車站
左側(開往西二旗)
右側(開往昌平西山口)
生命科學園整體式站廳島式車站左側
朱辛庄
分離式站廳
(與8號線共用)
雙島式車站
鞏華城整體式站廳島式車站
沙河
沙河高教園
南邵地下
北邵窪
昌平東關
昌平
十三陵景區
昌平西山口

行車間隔

峰值工作日節假日
早高峰4分45秒
午低峰8分鐘
晚高峰4分鐘7分鐘
晚平峰6分鐘
註:行車間隔指的是第一趟列車進站直到第二趟列車進站中間的間隔時間,並非第一趟列車出站到第二趟列車進站的間隔時間

硬體設施


列車

北京地鐵昌平線列車
北京地鐵昌平線列車
主詞條:北京地鐵SFM13型電動車組
SFM13型 由南車四方製造,共27組162輛(列車編號CP 001-CP 027) ,每個車廂共4對內藏門。B型車6節編組,最高設計時速100千米/小時,2010年年底配置15組,2015年年底新配置12組。
昌平線將成為北京地鐵第一條無人駕駛列車線路(註:列車配有乘務員進行控制管理)。

信號系統

昌平線採用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信號系統,結束了外國企業對地鐵CBTC信號系統的壟斷。與引進外國信號系統相比,國產信號系統可降低成本約20%-30%。
2013年10月16日起,昌平線正式啟用CBTC系統覆蓋全運營時段。

車輛基地

車輛基地
車輛基地
昌平線擁有車輛基地2座:定泗路停車場、十三陵景區車輛段
定泗路停車場位於定泗路與七小路交叉口西南角,隨昌平線一期建成,在昌平線二期開通前臨時擔負車輛段功能。 (未來可能會與8號線共用或直接交付給運營三分公司的8號線)
十三陵景區車輛段位於昌平西山口站西南側,京新高速公路南側、京藏高速公路北側。佔地面積32.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已經隨昌平線二期建成。

文化特色


車站文化
昌平線的設計理念為“新城”,融入傳統古建的設計元素,形成“新城·古韻”的裝修設計主題。藝術品設置與裝修風格相呼應,十三陵景區站、昌平站與北邵窪站設置了工藝精巧、造型別緻的大型壁畫,置身車站中彷彿置身於藝術長廊。
十三陵景區站、北邵窪站、昌平東關站、昌平西山口站:室內設計整體天花採用抬梁式構架結構,簡單大氣,中部天花採用傳統盝頂屋頂,中間平頂,四面斜屋頂,以顏色為區分,達到“共性於個性的協調統一”,形成“一線一景”的總體設計原則。
昌平站:天花造型元素借鑒了該站周邊的鐘鼓樓建築(已拆除)造型,站廳中間採用歇山式屋頂,站廳兩側採用懸山式屋頂,色彩以棕色為主,整體感覺既古樸又時尚,既有人文底蘊又有時代特色。站廳藝術設計主題為《古韻流長》,大型壁畫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來反應昌平悠久的歷史文化,左側的居庸關、雲台浮雕與右側的佛教聖地銀山塔林形成呼應與對比,中間部分則突出表現了昌平的前身永安城。壁畫長15米,高約3.4米,玻璃熔融馬賽克表現為主,雕刻及拼貼而成。
北邵窪站:站廳藝術設計主題為《綠色昌平》,壁畫展示了昌平區標誌性的建築,如十三陵水庫上的九龍遊樂園航空博物館、科技城、大學新區、草莓園等,色彩上以綠色為主體現“新”字及昌平綠色宜居的生態環境,壁畫長18.02米,寬3.57米,採用馬賽克鑲嵌而成。
十三陵景區站:站廳層藝術設計主題為《萬年吉壤》,壁畫採用中國畫傳統青綠山水畫法,把十三陵的龍脈組山描繪出來,包括天壽山、大峪山、虎峪山、青隴山、卧虎山,試圖表現十三陵龍脈山水的磅礴之勢,壁畫長15.6米,寬3.9米,採用瓷板噴繪而成。

建設規劃


為緩解北京地鐵13號線西段以及西二旗站的換乘壓力,昌平線計劃從西二旗站向南延長到國家圖書館站,與北京地鐵9號線貫通運營。初期建設西二旗站到薊門橋站一段。
昌平線南延工程示意圖 
昌平線南延工程示意圖 
昌平線南延工程(西二旗站至薊門橋站),大致沿京新高速、小營西路、京藏高速、學清路、學院路、西土城路敷設,全為地下線。南延線路長12.6千米,最大站間距2.82千米(位於清河站—上清橋站區間),最小站間距0.82千米(位於西土城站—薊門橋站),平均站間距1.72千米,共50個施工場地,風險源共850處,其中特級風險源7處,施工風險和難度大。
根據遠期規劃,昌平線將繼續南延至國家圖書館站,與北京地鐵9號線貫通后線路全長約63.4千米,具體實施時間待定。

線路標識


昌平線的線路標識色為嫩粉色。
昌平線標誌色數據
PantoneCMYK
CMYK
673C1060

管理機構


昌平線由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負責運營管理。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16日,前身是北京地鐵客運公司,是隸屬北京地鐵公司的地鐵運營服務商。

票價規定


6公里(含)內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20公里(除機場線外的北京地鐵線路均有效)。
2015年12月28日,昌平線南邵至朱辛庄5座車站開始試行工作日7:00(含)前持一卡通刷卡進站票價7折優惠措施。

建設意義


昌平線是城市西北方向的重要放射線,是昌平新城與中心城之間的快速聯繫通道,能夠有效的改善昌平新城的交通環境,有效疏解中心城人口和產業,推動城市功能布局優化。
昌平線一期的開通加強了昌平區與中心城區的聯繫,帶動沿線區域的繁榮發展。昌平線一期自開通以來,客運量持續增加,2011年運送2704萬人次,2012年運送3831萬人次,2013年運送4814萬人次,2014年運送5733萬人次,4年間客流量翻了一番;一期7座車站中,6座車站成為常態化限流車站。
昌平區內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科教旅遊產業雲集,是首都的重要經濟增長點。昌平線二期的建成,猶如打通昌平和市區交通的“任督二脈”,一躍成為北京北部的交通幹線,開啟昌平老城區的“軌道交通元年” ,也為前往十三陵的遊客增加新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