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是學校核心學院之一,成立於1996年。其前身涵蓋基本有機合成和無機化工等專業,始建於1958年,與學校同步創建,1978年院系調整后成立化學工程系,是我國化工高等科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化學工程學院組建時,下設化學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研究所。2001年建立製藥工程系。2003年12月,將生物工程系和製藥工程系新組建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01年,化學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現設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

2017年,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據2020年3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系、3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7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共有教職工165人

學院簡介


徠化學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核心學院之一,其前身涵蓋基本有機合成和無機化工等專業,始建於1958年,與學校同步創建。1978年院系調整后成立化學工程系,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設立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96年由化學工程系、製藥與生物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工研究所組建成立了化學工程學院。2000年,化學工程與技術獲得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化學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后流動站。2006年,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5。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成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4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1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是中國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已位居於全國著名大學同類院系一流水平行列。

辦學規模


昌平新校區
昌平新校區
學院現設有化學工程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能源化工系和化學工程研究所。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和能源化工3個本科專業。
同時,學院設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含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工業催化、應用化學、生物化工5個二級學科)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2個二級學科),設有化學工程和環境工程2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形成了化工和環境學科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師資力量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由院士、長江學者和國家傑青為核心的、學術造詣深、富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隊伍,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6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科院雙聘院士1人,專家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青年項目入選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6人。在專任教師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9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0餘人,博士生導師70餘人,正副高級職稱的教師13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0%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陳建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袁權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Neil R. Foster、嚴玉山、張瑞紅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陳建峰、邱介山、高正明、仲崇立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張瑞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振宇、陳建峰、仲崇立、邱介山、曹達鵬、初廣文
973首席科學家:劉振宇
國家級教學名師:楊祖榮

教研成果


東校區
東校區
化學工程學院堅持教育改革與創新,構建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國家化學工程教學團隊、國家級“化學化工教學實驗示範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學校“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過多年的建設,化學工程與工藝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能源化學工程成為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環境工程專業成為北京市特色專業。學院十分重視教學研究,承擔省部級教改立項5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2項。建設國家精品課程2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門。出版“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10部。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構建了具有學科前沿性和交叉性為特徵的“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化應用”三位一體的創新研究體系,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研究平台和基地,建有當前全國化工學科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合作建有“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和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學院主持過國家“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百餘項,年科研到款經費達8000萬元以上,年發表SCI收錄文章170多篇,年申請國際、國內專利40餘項,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教育部和北京市級獎勵20餘項。學院在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工業催化、納米材料與技術、能源化工、資源化工、環境工程、應用化學等領域擁有很強的教學、科研實力,成為國家化工高等科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重要基地。

合作與交流


化學工程學院召開科研工作研討會
化學工程學院召開科研工作研討會
化學工程學院開展富有成效國際國內的合作與交流,為開放辦學,培養創新人才,了解國際科研前沿動態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學院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Rugers University ,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香港理工大學,日本福井大學等高校,以及美國陶氏化學、德國巴斯夫、新加坡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與科研合作關係,多次舉辦國際性學術研討會。與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Loughborough University、France tours engineer school、Brad Ford University、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等大學展開了聯合培養學生的合作教育。

學院展望


步入新世紀,化學工程學院正以“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團隊協作、敢為人先”的學院精神,以“人才培養是根本、學科建設是龍頭、體系創新是關鍵、隊伍強化是保障”為指導思想,以“體系創新工程”、“創新人才工程”、“安康工程”建設為舉措,為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化學工程學院而奮鬥。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邱介山
書記山 嵐 

所屬學校簡介


北京化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
北京化工大學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哲學、醫學等學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形成了從本科生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動站以及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建校以來,北京化工大學已為國家輸送了 10 萬餘名各類人才。

歷史沿革


1958年,設立基本有機合成和無機化工專業。
1978年,院系調整后成立化學工程系。
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8年,設立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1996年,由化學工程系、製藥與生物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和化工研究所組建成立了化學工程學院。
2000年,化學工程與技術獲得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1年,化學工程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5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后流動站。
2006年,在教育部評估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中,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中排名第5。
2007年,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成為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2014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