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率變動法
生產率變動法
生產率變動法,是利用生產率的變動來評價環境狀況變動影響的方法。生產率的變動是由投入品和產出品的市場價格來計量的。這種方法把環境質量作為一個生產要素,環境質量的變化導致產品價格和產量的變化。利用市場價格就可以計算出自然資源變化發生的經濟損失或實現的經濟收益。
生產率變動法
生產率變動法的基本步驟如下:
(1)估計環境變化對受者(財產、機器設備或者人等)造成影響的物理效果和範圍:例如,森林砍伐所造成的後果之一是導致土壤損失3%,受影響的區域有。
(2)估計該影響對成本或產出造成的影響:例如,土壤減少3%會導致玉米產量減少2%,假設未受影響前,產量為,則產量損失為。
(3)估計產出或者成本變化的市場價值:例如,假設玉米的收成將因為森林砍伐減少,受影響的範圍為,玉米的市場價格為1.0元/kg,則因森林砍伐造成的該類損失為。
如果環境質量變動影響到的商品是在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比較充分的條件下銷售的,那麼,就可以直接利用該商品的市場價格進行估算。但是,必須注意商品銷售量變動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假如環境質量變動對受影響的商品的市場產出水平變化的影響很小,不至於引起該商品價格的變化,那麼,就可以直接運用現有的市場價格進行測算;如果生產量變動的規模可能影響價格的變動,就應設法預測新的價格水平。一般來說,如果全國某種產品的供給主要來自污染或受影響的地區,或者是相對封閉的區域市場(如地方鮮魚市場),就需要分析上述產出水平變化對商品市場價格的影響。例如,某一荔枝產區環境質量惡化導致了整個市場荔枝供給量的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供不應求會導致當年荔枝市場價格的上升,而荔枝價格的上升又可能使一些高生產成本地區的荔枝生產從無利可圖轉變為有利可圖,從而刺激這些地區增加荔枝生產,進而導致荔枝的市場價格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假定荔枝的市場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則有:
(8-1)
式中:P——根據荔枝產量變動所測算的環境價值變動額;
ΔQ——環境污染地區荔枝產量的變動量;
——荔枝產量變動前的市場價格;
——荔枝產出變動后的市場價格。
為了確保價值評估結果的準確與合理,應該估計產出和價格變化的凈效果。例如,土壤侵蝕減少了農作物的產量,但也因為收穫成本的降低而彌補了部分損失。當環境損害增加了某產品的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它的產量,則是一個相反的情況。
假設環境變化所帶來的經濟影響(E)體現在受影響的產品的產量、價格和成本等方面,即凈產值的變化上,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8-2)
式中:p——產品的價格;
c——產品的成本;
q——產品的數量。
式(8-2)中共有種產品和種投入,環境變化前後的情況分別用下標x、y表示。
表8-2為環境改變的生產效應。如表8-2所示,當產品增加而投入減少時,對於社會而言,將產生雙倍收益;與之相反,則是雙倍損失。而另一方面,產品及投入可能同時上升(或同時下降),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就會互相抵消一些。
環境改變的生產效應
生產效應法亦可用於非市場交易物品。此時,它往往是參照一個相似物品(或替代品)的市場信息來進行價值評估。
利用生產率變動法對環境損害或效益進行評估所需的數據與信息有:
①對可交易物品的環境影響證據;
②有關分析物品的市場價格的數據;
③在價格可能受到影響時,對生產與消費反應的預測;
④如果該物品是非市場交易品,則需要與其最相近的市場交易品(替代品)的信息;
⑤由於生產者和消費者對環境損害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需要對可能的或已經實施的行為調整進行識別和評價。
生產率變動法的實例